第71章 组团 - 1976逃生记 - 大脸师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1976逃生记 >

第71章 组团

衣服由繁入简,鞋子以暖变凉,时光就在不经意间缓缓淌过。

“家庭承包责任制,怎么个搞法?你详细说说”五团长、李向前还有耿金斌此时都饶有兴致地看着卢秀鸿。

“简单地说就是耕地还是大队的,但生产、分配任务都由个人说了算。”

“倒是不难理解,那其他像副业、畜牧这些?”

“同样的,如今家家户户自留地里不都是想种什么种什么,当初没管是因为人要吃饭不能没有菜,那么我想如果都放开不会更坏。”

耿金斌在来之前已经听过卢秀鸿的想法,他回家也仔细琢磨过,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团长,一大二公和大锅饭的做法算是行不通了,大伙种地再卖力那跟种自己的还是两码事。”

“嗯”五团长点点头,他们团如今跟二团算是泾渭分明,有什么样的头就有什么样的兵,底下总的来说肯干愿干的人占多数,但是组织架构本身有问题,出来的产量并不是特别尽人意“闷声发大财当然好,不过细节得想清楚,你有计划么?”

“田地,包产到户,按人头按劳动力分面积,然后交一部分给团里,充作保障粮或者补贴给值岗的,这就看您怎么安排;工具,现有的也够用,只不过就是领走了以后不用再还回来,同样,损坏、丢失,团里概不负责;牲畜,主要就是耕牛和骡子,登记好轮流用,谁当天用就当天负责喂,平时可以找些孤寡来看,保障粮这时就可以用来支援一部分”卢秀鸿不疾不徐地说着,这些话在家其实都跟哥们还有亲人商量过,大伙一致认为现在所有人混在一块劳作,平时为了你少干偷懒我多干了一会这类鸡毛蒜皮的琐碎,又是口角又是闹腾,真真是挺麻烦的。老实人跟滑头出的力不一样,可领到的东西是相同的,日子久了谁还真比谁傻呢!“至于其他,有能耐过的好那是本事,哪个也没道埋怨。”

“行啊!”在座的都是痛快人,也希望五团能越来越好,目前来看并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时候要是再提什么‘刮资产主义歪风邪气’之类的口号,就显得太可笑了!不是没有信仰,也不是不拥护集体农业,只是在这之前,作为五团的当家人,有义务有责任让自己的队员能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这种事宜早不宜迟,趁着刚翻完田还没播种,老李、老耿,帮着小卢明天就得落实好。”

说起来哩嗦,做起来却不拖沓,人数和土地面积的统计是灾后就做过的,现在需要的就是把它们分割成等份而已。待到开大会李向前把提议和分配方式一讲,底下便是一片嗡嗡地交头接耳。

“营长,要是出产不够吃怎么办?”

李向前看了看提问的小子,唔,是个不老勤快的“咱的黑土地肥不肥?”

“肥啊!”

“按照你家的人口和壮劳力分配完,所有人拿到的地都是一样的,你出产不够是为啥?如果是天灾,那大伙都好不了,如果是你自己偷奸耍滑,可不就是活该。”

话出口不止噎得那人讪讪地,旁个听到后肚子里转一圈也明白了好处在哪。

“刚说了,地都差不多,但为了公平原则还是抓阉”朝卢秀鸿点点手指示意他拿箱子上来“每家一个号,摸到不满意的你找人换可以,但之后有事我也不管。”

团员和住户们并没有啥不乐意,反正一样都是种,照营长说的交的那点也就是半成,余下的都是自家的,那还犹豫啥!玩命干哪!

还有剩下的一些鸡鸭猪,李向前的意思就是可以领回去养,拿对等的东西来交易即可,如果没人要那就还是留在棚里,等到年底杀了分肉吃。

折腾了大半天,终于发完了号码牌,会场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大伙都着急去地里逛逛。毕竟是今后安身立命的根本,还有那觉着离家远的,也在想办法跟别人换,越近越方便照顾啊!

转天早上,田埂边更是从未有过的热闹,虽说还没应季,但扛着锄头小铲子的人比比皆是,哪怕拔根草、捡块石头呢!嗳!怎么看怎么亲近。

五团长和李向前在远处望过来“好啊!调足了劲头,以后再也不用操心他们有没有好好种,偷没偷懒了。”

“是啊!心气上来了,不争面子还争口气呢!”

“嗯,小卢呢!”

“他得过过,我让他先去安排山上放夹子的事,农忙起来可没功夫,粮食糟蹋了多可惜。”

“哎!老李,有时真的感觉我们都老了,不中用了,以后都得靠他们年轻人。”

“团长,长江后浪推前浪,能干还不好么!”

“能力大责任就大,担子不好抗哪!”

***

“有脚印”邵凯军探头往陷阱里看了看,泥潭上浮着非常明显的打滚痕迹“离夹子也就二三米。”

“野猪哪有那么好逮,鼻子灵着呢!”大海跟着军子往上爬,回身站定后把卢秀玉拉了上去“尤其是铁器和人的味道,老远闻到就会绕开。”

“那只能碰运气喽!”汪长卫在最前面带路,听见他们说话转头问了一声。

“也不是,在他经常出没的地方放点红薯,得算计好了下夹子,必须挡住它所有退路,短点的话一两个月能碰上算是不错。要不就是拿网拦,当然最安全当然是用枪崩,总之不管哪种方法,运气的确很重要,这可是个费功夫的活”

几个人边说边往深处去,这条道经常走,倒没什么危险的。此时正值炎炎夏日,太阳透过林子洒下点点斑驳,与山下相比,气温相对要低不少。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整片绿色把天与地连成了一片,好一幅疏密有致的水木清华。

周围的风景仍旧如常,可实际距离他们来到建三江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年。

这几年间的变化自然是一言难尽,今天上山是大哥来通知的,还给配了防身的猎枪,有收获最好,没有的话就弄下套子,省得回头野猪有的没的下山糟蹋粮食。

“军子哥,咱们这次出来,莫翠英竟然没缠着你,这倒是稀奇哈”邵凯军走着走着就跟汪长卫并排到了一块,汪长卫偏头看了看他,想起莫家那支花,就忍不住打趣起来。

“边去”邵凯军不露痕迹地往后扫了眼,卢秀贞正跟走在最后的李滨说着什么,两人时不时笑笑,看起来还挺投缘,没留意前面的情况,他暗暗松了口气,又觉得有些碍眼“好好的提这茬干嘛”放慢脚步磨蹭了一会儿,走到了秀贞边上“聊什么这么开心。”

“在说秀华和李清两人呢!”

“哦!秀华又干什么蠢事啦!”

“这不刚还说么!那天他非得帮李清下面条,李清还问他会不会,他说会,结果把面条扔在凉水里盖上锅盖就炖,等发现的时候面都坨了。”

“呵呵,男同志嘛!总归马大哈些,对了”他故意凑近了点压低声音“等这趟回去得找捍东他们帮忙收集材料了吧!”

“是呀!到时候你和我加上秀华去就行,大海留下来准备”邢大海这些年一直在秀玉身边,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家里人看好这对自然是放任发展。卢秀玉本不是无心之人,相处至今也早就明白了心思,刚来头几年先得顾及着安顿,现在稳当了成家立业是水到渠成的事。

“行!”

六个人走了一段路以后终于来到腹地,兵分两路,四个男的去放夹子下套,卢家姐妹俩留在原地没有跟过去。

秀玉找了块潮湿的地方拿出工具开始刮苔藓,秀贞则是用铲子挖起看中的野菜。

大灾过后,因为原材料的减少、设备的损毁还有燃料的缺失,很多原先的生产无法继续开工,衣食住行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建三江这边当机立断就成立了商贸队,沿着卢家当年的路线频频出去试过几次水,但局势摆在那,能置换的物资十分有限,供应那么多人很是吃力。

几年下来,师里的情形也跟早年大不一样,如今再提什么二团、五团、知青、民兵都是过往云烟。

师长、团长、营长、连长这些名头也都叫不响了,当生存、吃饭成为了头等大事,老百姓已经不吃那套。

五团这里还好些,虽不能说是上下一心,但是老传统都还在,二团就简直剩乌烟瘴气。岑友鹏领着一帮人没挑唆起这边,干脆跟二团长斗了起来,有输有赢也搞不懂现在到底谁说了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