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林大秘书上场
江海和苏安并排走着,好像又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哎,对了,为什么你没有把脉呢?”“啊?”这思路跳转的太快了,苏安没有反应过来。
“你们中医不是见到病人先把脉吗?”江海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都这么说”“哈,这是谣传,中医并没有那么死板,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把脉的,我们也会根据情况不同,做出不同的措施。就像刚才那个大哥,我在观察他的时候就大概已经知道了他的问题所在,所以只需要针对自己的猜想做检查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过把脉来决定他是什么情况。”
“哦~”江海一脸受教了的崇拜表情。苏安看他这表情又想笑了,他已经不知道这是他们俩认识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第几次被他逗笑。很好,他并不讨厌这种感觉。
警察局和江海工作的医院不远,他们俩虽然没着急,但是两个大男人,走路的速度还是不慢的,这么一会儿功夫,俩人就已经到了医院门口。
江海回头瞥了一眼身后的医院,又看向苏安,没有动作。苏安看着他,一时间没搞懂,也没有动作,俩人就这么在医院大门口对视。苏安眼看着江海深吸了一口气,好像是下定了决心,但是,嘴开开合合,这话也没说出口。
苏安脑中的弦噔的一下断了,他猛然反应过来了,主动开口“那个”虽然是做好了准备,但是他开口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丝扭捏“你....几点下班?”下意识里,他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说不出口。
江海刚才不愿意进去,就是因为想再找个机会和面前这人见面,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理由。苏安这个问题直接给了他一个台阶,江海的眼睛瞬间就亮了“我,我我下午四点半就下班了,你,你有时间的吧?!”
“当然~”苏安回应的干脆。说完,苏安就从江海脸上的表情里明显看到了愉悦的情绪,于是他想也没想,直接来了一句“那,我来接你,一起吃个晚饭,可以吗?”
“当然可以”江海大大咧咧的应下了“朋友约我这个单身狗,有什么约不出来的,那晚上见。”“好吧,晚上见”苏安目送着江海进了医院后,转身上了医院对面的车,驶离了医院。
是的,他把自己的车,提前停在了对面。
江海作为他们医院骨科的主任,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权限的。没有人管他为什么迟到了,或者说,没人在意。江海快步回了自己的科室,他上午还有一个手术,现在要赶紧去做术前准备了。
苏安开车离开中心医院后,直奔自家的中医馆。车刚出现在视线内,在中医馆门口守着的人就看到了,赶紧把大门打开了,省着让苏安等。
靠边停好车,苏安把钥匙随手甩给了刚才开门的人。那人接好后,跟上了苏安的步伐在落后他一步的位置,说道“今天预约的一共二十名患者,上午九个,下午十一个。来这儿复诊.....”
苏安打断“睿啊,为什么这么分配?”被苏安称呼为睿的这人全名叫‘林晓睿’是苏安的秘书,负责这中医馆大大小小的事务,专业能力强,考虑问题面面俱到,可以说得上是苏安的最强辅助。
同时,他还是苏安的死党,俩人是高中同学,在学校的时候就是一个敢出主意,一个敢执行。当初,林晓睿的家庭情况不好,父母离婚,他妈重新找了个人。他爸酗酒,脾气又差,在和他妈离婚后,自己成功的把自己给作没了。
林晓睿其实也挺可怜,高中,正是敏感又脆弱的时候。他为了不被别人瞧不起,故意装出一副嚣张的样子,就像是充满了气的气球,外面看起来很有气势,但其实自己就薄薄的一层,已经受不得任何刺激了。
当时,正赶上高三下学期,沉重的经济压力加上学业压力,让这个气球的皮越绷越紧,就在要爆炸的时候,苏安冲到他面前,一手一个压力包,直接甩出去八百米。
林晓睿,活了
从那以后,他苏安身后始终有一个人。苏安也帮了自己一把,当时的他也没想到,林晓睿居然有这种当老管家的潜能。在他成功的把中医馆开起来后,自己忙的那叫一个脚不沾地,就在他精疲力尽,就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林晓睿出现了。
这小子什么也没说,把电脑打开就是一个干。一天的时间,加上一个通宵,林晓睿就成功的做出了一套针对他中医馆现在这个情况的方案,苏安看完叹为观止。
每一条都踩在点子上,每一点都让人没法反驳,他不仅提出了问题,还在问题后面给出了解决的方案。
看完他的那个方案后,苏安和他彻夜长谈一次。不知道是苏安说服了林晓睿,还是林晓睿说服了苏安,反正他留了下来,一分钱没花,成功入股。这中医馆正式迈进了合伙人的时代。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林晓睿并没有用一份方案吃一辈子的打算。他自觉的做起了苏安秘书的活,苏安在支付他相应工资的同时,给出了他绝对的信任。
俩人就这么相互扶持,这个中医馆开了四年,他们俩也就相互扶持,走了四年。
林晓睿回复苏安“看您早上八点半没到这里,通过手机互相定位,我预测您九点没办法正常开始诊疗病患,再加上您胃不好,没法耽误中午的吃饭时间,所以,我将原本上午的那个顾客约在了下午。”
苏安一听,看了眼手表,已经九点二十多了,他倒的确是忘了这回事。苏安撇撇嘴,心里有点打鼓,下午十一个患者,他未必能在那个时间结束,看来要和他说一声。
苏安脚步不停,手上动作飞快的把手机打开,同时嘴上也不停“行吧,继续说”林晓睿瞥了一眼手机,见面前的人打开了微信,自觉的移开视线,目不斜视的和他介绍“复诊的有七个,剩下十三个都是第一次来。
复诊的患者我已经把他们的病例放在你办公桌左手边。那十三个,我也已经把他们的基本信息和症状整理好了,在你办公桌的右手边,是十三张纸。按照时间顺序,二十名患者已经标好序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