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收购琐事
邵涛这几天的心情很糟糕,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惨淡。看着一张张悲伤,绝望混杂着渴望的脸孔,邵涛的心一点点的沉了下去,受灾面积如此之广,受灾人口如此之多,这大大的超乎了邵涛的预料。
“为什么今天这么多农民都没有来得及及时收割小麦?”邵涛坐在车上铁青着脸向坐在自己身边的粮食厅王厅长问道。这几天王厅长过的更是窝火,陪着小心,随时恭候着炮火的洗礼,也就是他,为官多年,要不然早就崩溃了!不敢怠慢,如实说道“这都是因为那些奸商!”王厅长对这伙收购粮食的人也是心存愤懑。“哦?怎么会事儿,说来听听!”邵涛眉头一皱道。
“在小麦还没有成熟前,省内的几个大的粮食收购公司就将这里的方圆万亩的小麦以高出政府收购价格很多的价格预定了下来,并且承诺不用农民亲自收割,他们公司会委派大型收割机统一收割,就这样,农民们当然乐意的很,既省事又多挣钱,于是一下子全都耽搁了!”
王厅长说完,邵涛也是有些恼火,沉声道“难道农民就没有和他们签个合同什么的?”
王厅长笑道“那些土老...不,那些农民哪有这个意识啊,这不白白的让人家坑了!”王厅长的脸上隐隐流露出一些幸灾乐祸,这让邵涛很是不爽,把一个不热爱农民的家伙放在最关切农民利益的位置,他不由得为省委当初的这个任命而感到后悔!
“王厅长,难道这其中你们粮食部们的责任?”邵涛严肃的看着王厅长道。
“我们?”王厅长一愣,有些疑惑。
邵涛冷哼一声道“你看看,商人们只要高出我们政府的收购价格,立即就会让农民靠向他们!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和农民的关系正在越来越远,农民已经对我们政府丧失了最起码的信任!这好在是粮库充盈,如果等到粮库短缺的时候,面对这样的场面,王厅长你想过那个后果有多可怕吗?当国家连一粒粮食都不能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面对邵涛的咄咄逼问,王厅长的额头上开始冒汗了。
不过可惜他担心的不是收不上粮食来国家怎么办,而是收不上粮食来,自己的官位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脑袋还能不能保住。“那..那我们该怎么做?”王厅长悄悄的抹了一下额头,小心翼翼的问道。
邵涛叹了一口气“这次说不定就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如果能替农民们解决眼下的困难,同时让他们看到商人的那唯利是图的本性,也许能在农民心中重新树立我们政府的形象!可是到底该怎么做呢?”
“省长,面粉厂的王总电话!”前面的秘书忽然转过头来说道。
邵涛点点头从他手里接过了电话“喂,王总,我是邵涛!”
“王省长,对不起啊,我们做了无数遍的试验,但是比例依然把握不好,无论是有一个什么比例,这芽麦面就好比是一锅汤里的老鼠屎,连好面粉的味道也给变了!而且经过我们的财务部门核算,我们实在是承担不起这个损失啊,所以..”王总的话很无奈。邵涛更是无奈,原本还指望通过和正常面粉混合来消化掉这批芽麦但是看来...
“王总,你不要着急吗!这个小小的难题还能难的住你们公司吗?这样,你们每消化一吨芽麦面粉,国家给你们补贴!不会让你们吃亏的!”邵涛顿了顿道“老王啊,我知道你也是农民出身,现在农民到了这个坎儿,你我要不推他们过去,我们以后还怎么好意思吃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啊!”
那头儿的老王沉吟了半晌道“好吧,王省长,我们再做最后的努力!”
邵涛松了一口气道“好好干吧,老王,全省的农民都看着你们呢!”挂上电话,邵涛有些累的靠在座位上,闭上了眼睛。
半晌,邵涛忽然睁开了眼睛道“小张,前面到社何村了吧?拐进去!”
“咦?”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村民,和别村的村民大不一样,此时一个个脸上就好像开了花似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比起别村的沉闷甚至是死寂,这里的气氛要欢快的多,甚至还能从中闻到一点儿丰收的喜悦。
“小张停车!”邵涛心中一动,吩咐道。车子在进村的路口停了下来,打开车门,在王厅长的陪同下,邵涛走下了车。看到从后面走过来一个老汉,邵涛笑着迎了上去“大叔,啥事儿这么高兴啊?是不是您家的小麦没遭灾吗?”那老汉看到邵涛从这么高级的车上下来,当然知道人家是大官儿,急忙站下,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是一听到晓正平提这件事情,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怎么没受灾啊!看着那么好的麦子就这么泡在水里,俺心疼的差点儿没去撞了墙!俺孙女刚考上大学,全靠卖了这些麦子凑学费,麦子没了,俺孙女大学也就上不成了,她爸她妈差点没逼的去上吊!”想起当日的情形,老汉还心有余悸,满是沟壑的老脸上还有些痛苦的皱在了一起。
“那你现在...?”邵涛有些不解的看着老汉。老汉哈哈一笑道:“是俺们运气好!陈家一口气把全村的芽麦都按照市场好小麦的价格买了下来!真是大好人那,要不是他们俺们家可真是过到头儿了!”提起陈家,老汉的脸上满是感激!
“陈家?你说的是陈喜连他们家?”邵涛心里忽然莫名的激动起来,有些紧张的问道。
老汉目含感激的点点头道“可不是就是陈喜连他们家吗!说起来好人也是有好报,有一个那么有出息的儿子。哎,真是让人羡慕啊...”老汉开始喋喋不休的谈论着陈家如何如何的好,邵涛却没有心思听下去了。
匆匆告别了老汉,邵涛把车留在村外,一行人步行进了村儿。入村的唯一一条路上,来来往往的有不少的村民,有的脸上带着紧张,那是来卖小麦的,有的脸上满是兴奋和感激,那是已经卖过了小麦的。看着这一切,邵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大家不要着急,排号队好吗?”还没到跟前,邵涛就听到了一个粗狂嗓音,驻足在一边观望起来。陈喜连负责过磅,严金妹负责算账付钱,村长也带领着一大帮子的人在一边维持着秩序,虽然进步可能慢点儿,但是却很少有村民聒噪,秩序一片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