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 春花灿烂 - 金波滟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春花灿烂 >

☆、第二百八十章

夏日里最热的时候,一个沐休日里,顾梦生坐在柳荫下的一张榻上看书,春花躺在吊床上乘凉,留儿弄花瓣染指甲,只有阿瓦精神不减,在这三处来回奔波,一会儿到春花身边闹一闹,一会儿去给顾梦生捣捣乱,又少不了到姐姐那里讨嫌。

突然有人过来送信,林阁老去世了。

林阁老是内阁首辅,屹立十余年不倒,他已经八十有余,但身体非常健康,好多年前起,就有与他不睦的人,盼着他早些死去好腾出首辅的位置来,但他却一直连个小病小灾都没有。就在所有的人差不多都认为他会一直这样活着的时候,他一下子去了。

消息非常突然,昨天还在朝中议事,今天早上还在写折子,说了声头晕就倒了,再也没起来。林阁老事情出了,林家先赶紧上折子,又告知了近亲好友,一面又请了钦天监阴阳司,择定停灵,准备办起白事来。

春花与顾梦生赶到时,就见林府大门洞开,门前几条大街上人来车往,府里哭声惊天动地。

林阁老灵位停在大厅里,灵前设了一众僧人念经超度,一众道士洗业打醮,白幡香烛,到处白漫漫的一片。春花上前行了礼,进了内院,就见琼花忙得根本就没有时间与她说话,想帮忙又插不上手,就找到了于夫人,见于夫人正一脸的泪痕,她与林阁老这么多年的亲家做下来,也见过不少次面,猛然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悲伤。

春花安抚了于夫人,陪着她与林府的内眷并来祭奠的夫人太太们坐了半天,到了天黑时将她送回了杨府再回家。

皇上听闻消息,对于这样的几朝老臣非常体恤,下旨给予以殊荣,追封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定,并举行国祭。

林阁老这样的地位,自然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到了正式吊祭的日子,春花便奉泰宁侯府老夫人一同过去,这时的林府早已经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附近的街道也都塞满了前住林家的车和人。这种热天要停灵这么久,只能在棺木周围堆满了冰块,到处弥漫着水汽,不断上门的吊祭者颂扬着林阁老的丰功伟绩,林家子孙痛哭着答礼,场而非常壮观。

到了停灵最后几天的时候,琼花让人找了顾梦生和春花晚上过去。因为林家祖坟在江南,祭奠结束后,林家会家就要护送灵柩回帮乡安葬,并开始了守孝。这样,琼花做为嫡长孙媳,至少有三年不能回京城了。

快要入更时,来吊唁的客人才慢慢散去,春花看琼花瘦了几圈,一脸的憔悴,却也知道她的位置是谁也替不了的,就是回乡,也还要有一阵的折腾。皇上格外优容,特别派遣官员护送灵柩,并要为林阁老在家乡举行隆重的葬礼,琼花还要忙乱一阵。

琼花一空下来,春花先递给她一碗甜绿豆沙,“姐姐,你赶紧吃一点,这一天天的劳累,要是别人早就顶不下来了。”

琼花接过后慢慢喝下去了,看春花又拿过点心来,摆手说:“实在吃不下,硬吃也不舒服。”

“那我帮你按按后背吧。”春花实在心疼。

“不用了,”琼花的声音里说不出的疲惫,“这次回江南,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所以有些事情就先和你们说了。”

春花一下子呆住了,“姐姐,过了三年孝期,你不就回来了吗?”

“林家喧喧赫赫几十年,如今也该收场了。下几辈的子侄们虽然有做官的,但没有一个真有出息。我是打算让你姐夫就此退下来,大爷和二爷过了孝期也不一定马上去谋起复,总要好好沉淀沉淀,看清没有老爷子的日子怎么过。”

“姐姐说得有理,”可是春花还是觉得接受不了,琼花就像她的定海神针一样,没了琼花的京城,她都觉得不是京城了。她想也不想地问:“那母亲和我怎么办?”

“母亲有父亲和你呢,至于你,不是挺厉害的吗?自己就赶敢到辽东去。”看春花要反驳,琼花疲惫地笑了笑说:“行了,不要再说了,你早就长大了,再说你还有妹夫可依靠。”

坐在一旁的顾梦生拍了拍春花的肩说:“太太,别怕。大姐也不是总不回来了,若将来大爷和二爷出息了,大姐还不是要和儿子一起回京。”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和。春花明白过来,但却更不舍,眼泪就哗啦啦地落了下来。

“别哭了,母亲那里我还没说呢,还要你以后慢慢告诉她,再劝劝她呢。”

“是。”春花答应着,接过顾梦生递给她的帕子,擦了擦脸,她不能这样软弱,琼花走了,她要负担起母亲了。

看春花停止了抽泣,琼花严肃地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件重要的事情。”

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春花和顾梦生相视一眼,都静听琼花开口。

“妹夫的生母是泰宁侯的原配夫人,所以妹夫才是真正的嫡长子,泰宁侯世子应该是妹夫的。”

顾梦生和春花都呆住了,还是春花先清醒过来,结结巴巴地问:“这怎么可能?”

琼花叹了一口气,娓娓道来,“这件事我查了两年多了,最初也没想到能是这个结果,只是想看看妹夫的生母有没有名份,好帮妹夫争取袭爵时更名正言顺些。”

“我派了人到辽东去,樊家的人闭口不言,我只好又找了军中的人,一点点的追下去,查到了他们成亲时的证人。”

“三十多年前,现在的泰宁侯还在辽东一个卫所里任四品的指挥佥事,他所在的卫指挥使叫刘猛。那时,辽东瓦刺人还很猖狂,大小规模的战争不断。有一次,刘猛带军遭遇了瓦刺人,瓦刺人势大,刘猛带着下属且战且退,打算退到附近的一个军屯,半路上遇到了你母亲。”

“你母亲就住在那个军屯里,她功夫很好,又对那边的地形非常熟悉,见到明军,看他们不可能坚持到军屯了,就赶紧引着他们进了附近的一座山里。”

“这几千人在山上被围了十几天,但最后保住了大部分人马,这其中你母亲的功劳最大。可她却为了救你父亲胸前中了箭,命在旦夕。军中都是男子,没法替她疗伤,刘猛看你父母年纪相当,又有救命的缘故,就做主当场为你父母主婚,然后由你父亲为你母亲疗伤。”

“后来,瓦刺人退了,他们自然脱了困,过了些时日,你父亲就带你母亲回了京城。你祖母不想认这门亲,就提出让你母亲做妾,另给你父亲聘娶名门淑女。你母亲就去找刘猛作证,可那时,你祖母已经先找到刘猛,说动了他一起劝你母亲答应做妾。刘猛不敢得罪泰宁侯夫人,就没有答应为你母亲作证。”

“你母亲见刘猛也不肯替她出头,什么也没说,只拿了自己的衣服就回了辽东,辽东那边,泰宁侯府也通过人压住了樊家,不让他们再提起此事。而后,你父亲过了半年就娶了现在的侯夫人。”

“刘猛早就下世了,他的大儿子说他在最后几年的时间,时常提起你母亲的事,觉得自己有伤阴德,还派人去找过你母亲,并送去了亲笔写的证明,可你母亲却没有收下他的证明。他的大儿子这次把亡父写的证明给了我,并答应可以出来说明情况。”

“不只是刘猛一人,这场婚事,当时见证的有几千人,虽然事易时移,很多人不好找了,但我还是通过军中的名册查到了近百人,其中有些人也答应了出面证明,还有些人没来得及派人去联系。”

“这是一些人的证明,上面都盖着手模,这是名单,你们可以继续查下去。”琼花说着将一叠纸递给春花。

春花接了,看也不看就放在了一旁,赶紧去看顾梦生,只见他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了,双目圆睁,紧闭着嘴。再听一声脆响,顾梦生手中的茶杯已经被他硬生生地握碎了,鲜血一滴滴地落在他的衣襟上,可他宛若不知,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

“梦生!”春花扑了上去想掰开他的手指,可是她去根本动不了,“你快松松手啊,梦生!”

琼花没想到顾梦生能这样失态,因为要说隐密事,屋子里的人都被赶到了外面,她赶紧出去让人请了御医过来。

顾梦生直到看见春花的手也被碎瓷片割破出了血才醒过神来,待他松开了手,好几片磁片入肉三分,御医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将瓷片都挑了出去,包上厚厚的布,还说:“要是伤了筋络就糟糕了。”

琼花见状,就说:“妹夫这样,就别让他再回家了,今晚就住在林府吧,你好好劝劝他。”

琼花走后,春花抱住顾梦生,一遍遍地抚着他的后背,说:“梦生,你哭一场吧,哭过就好了!”

可顾梦生就是哭不出来,他睁着眼睛不吃也不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