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喜多坐在店里理着帐,几个月下来,攒了厚厚的三个帐本,朱婶记帐记得倒是挺认真,但还是不够清晰,东一下西一下地记着,不同客户的帐都乱七八糟的记到了一起,喜多看了一上午,连猜带算,看着十分头大。
还没到中午,朱婶走进来,偏腿坐在小炕桌边,笑着邀请喜多中午去她家吃饭。喜多点头答应了,朱婶高兴地回家去准备饭菜了。喜多收拾了帐本,大致心里有了数,这半年下来,虽然自己没在家,豆腐坊的生意还照常进行着。
古水镇开发后,慢慢变成了旅游胜地,镇郊万亩的花田,是远近闻名的拍摄婚纱照的地方,
少军的荷风照相馆,早己更名为荷风精品影楼,在镇上一南一北开了两家,生意火爆的不行。来玩的人多了,饭馆就多了,旅店也多了,小商店也多了,总之,古水镇的发展,在富锦县的所辖乡镇之中,是首屈一指的。
喜多的豆腐坊这半年里,生意因为大环境的良性循环,也变得特别好。古水镇大大小小的饭店饭馆,都有一道家常喜豆腐,很多来游玩的游客,都指名要点这道菜。喜多的豆腐店,几乎是从早忙到晚,供不应求。
早先没去县一中上学的时候,王子儒就已经帮喜多注册好了商标,上次他带了些喜豆腐干回台湾,反响不错,还商量喜多将喜豆腐干贩到台湾去卖。可现有的小作坊,远远满足不了供货的需要。喜多仔细地考虑了一番,现在手里差不多有二十多万了,既然前景这么好,不妨将作坊再扩大些,目前作坊里算朱婶赵婶有七个人做豆腐卖豆腐,过完年就得要增加人手,还得要再买块地盖几间房子才行。
心里拿定了主意,等着王子儒过完年从台湾回来后,再和他商量下。
外面的雪越来越大了,屋里烧的暖烘烘的,眼看快要中午了,卓君怎么还没回来,喜多透过窗子向外张望着。
赵婶端上来一盘刚炒出锅的瓜子,香喷喷的,喜多抓起一把,笑嘻嘻地赵婶闲唠着。赵婶是个包打听,东家长西家短的知道的可多了,见喜多愿意和她聊天,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嘴巴倒豆子一般把这半年古水镇的大事小情说了个遍。
喜多心里惦记着一个人,向赵婶问着:“金梅梅家现在怎么样了?”
赵婶一拍大腿,吐沫都喷出来了,眉飞色舞地说着:“你说那金大头不干好事,可不就有报应了?!”
喜多一怔:“他家怎么了?梅梅还好吗?”
赵婶凑过来,压低了声音说道:“金大头蹲号子以后,他家生意可不如从前了,家里全靠着他老婆撑着呢,那个二缺因为金大头给连累了,也坐了班房,他老婆娘家人说再不认小梅子她妈了呢,唉,孤儿寡母的,又没娘家接济着,日子可不好过。”
喜多一听,心都沉了下去。心里算了算,梅梅明年九月份也该考初中了,照她的成绩,恐怕也只能在镇上念中学了。因为金永顺的事,她和梅梅已经很久没来往了,但她一直记得与梅梅同桌时,她对自己的友善和热情,心里叹了口气,过年时去看看她吧,金永顺是金永顺,梅梅还是当初那个梅梅。
院里漫天飘扬的雪花里,走进来个雪人,卓君顶着一头一身的雪推门进来了。
赵婶急忙下炕,找了个扫炕的笤帚急急地帮她找着雪。
卓君的小脸冻的像红苹果一样,两只眼睛也红红的,睫毛上也挂了一圈霜花。喜多和赵婶都吃惊地看着她,赵婶一边扫一边笑着:“这丫头是躲在哪个雪窟窿里了?怎么积了这么一身的雪。”
卓君只是静静地任她扫着,也不说话。
喜多盘腿坐在炕上,招呼着她坐上来暖和暖和。卓君慢慢走过来,鞋也不脱,直接往炕上一倒,闭上眼睛。
喜多心里猜出了几分来,让赵婶帮卓君整碗姜汤驱驱寒,伸过手来,帮她把大衣脱了。
卓君看着喜多,一直没有说话。
喜多看着卓君,什么也没有问。
后来的日子里,卓君哪都没去,消消停停地呆在房间里复习作业,也很少说话,中午小务端着一大碗面条敲开了门,卓君接过面条,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谢谢,随手又关上了房门。
转眼到了小年这一天,一大早,天气放的晌晴,雪后的天湛蓝湛蓝的,气温却特别的低,喜多呵着手,一路小跑地奔向豆腐坊。
还没到店里,就远远看到了荷风影楼门口一辆小黑车停在那里。喜多心里十分惊喜,那是王子儒的车,王子儒怎么提前回来了?不加思索地走过自家豆腐店,推开荷风影楼气派的旋转水晶门。
店长一看是喜多进来了,立刻麻溜儿地迎上来,“喜多来啦,郑老板和王先生在楼上呢,刚才王先生还说一会要去你店里看你呢。”
喜多用脚在门垫上蹭蹭了,擦去脚底的残雪,微微笑着直接上了楼。
少军和王子儒对于喜多来说算是亲人了,虽然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却比亲叔叔还亲。喜多敲敲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
靠南的大玻璃窗下,阳光十分充足,两张同样儒雅又各具特点的美男子一齐转过头来,两人嘴角都挂着微微的笑意,眼神中的宠溺毫不保留。
王子儒这次是回来古水镇过新年的。王老太太这个新年飞去美国和女儿过了。子儒的妹妹王雅萱在美国念书,邀请王老太去美国呆一阵子。台湾家里没人了,王子儒突然觉得冷清清的大房子一点都不温暖,很思念古水镇上的一个个小店,两年了,他在古水镇开发项目里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热情,也渐渐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份子。
听了喜多的计划,子儒十分赞同:“你现有目前的豆腐产量,只能满足本地鲜豆腐的供应,如果想走出大陆,卖到台湾,就必须有强大的生产量跟上。”
想了想又说道:“生态园那边有一片空地还没有规划,可以划给你盖加工厂。”
喜多笑着,“子儒叔叔可要给我便宜点哟,我现在手里的钱还不多,这一下子又要建厂又要招人的,我怕不够呢。”
子儒浅啜了口茶水,金边眼镜在阳光下闪着光,脸上挂着一幅万年不变的温暖笑意:“等你的豆干在台湾打开了市场,再算钱给我吧。反正那块地眼下我也没什么用处。”
喜多大喜过望:“谢谢子儒叔,这一下子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了!”
王子儒点点头,又建议着:“你先不忙高兴,开了加工厂,就要重新去注册了,以前你是小打小闹小作坊,以后要做加工外贸出口,那就是正规军了,最好先注册个公司。”
少军也点点头,这些生意经,他还不是太懂,只是听着王子儒说。
喜多简直是太高兴了,王子儒的话简直是说到她心坎里去了。
“不过,你现在还不满十八岁,还不能当法人,要不你求求少军,让少军帮你这个忙。”王子儒笑着,点了根烟,转头看着少军。
喜多一听,也期待地转头看向少军,少军微微一笑,“这有啥难的,我也投资入股吧,心安理得地当你这个公司的法人,也赚赚喜豆腐的钱。”
王子儒手指一弹,星星点点的烟灰飘落在玻璃盅里,笑着说:“不如我们三一三十一,跟喜多合伙如何?我负责外销,在台湾找销售渠道,少军常驻古水镇,最适合来做日常打理工厂的工作,喜多手里嘛,掌握着喜豆腐的配方,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我们各自负责一份,一块做这块,怎么样?”
喜多和少军听了这一番话,茅塞顿开,都很赞同。
喜多心里明白,眼下的豆腐坊,供自己和小务以后上大学生活费学费什么的绝对没有问题,但如果想要有更大的发展,还是要搭上王子儒这趟快车。王子儒眼界高,懂得也多,自己跟着他做事,一定不会吃亏的。
王子儒财雄势大,肯带自己一块做,简直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
喜多当即一口答应,饶有兴趣地和二人商讨起未来公司的发展。
三年后,自己就十八岁了,正常来讲,应该是考大学的年纪,但乡下上学晚,所以自己十五岁才上了初一。平时就这么按部就班地过日子倒感觉不出来,一旦有了做事的远大目标,喜多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慢下去了!
要快起来!
喜多暗暗下定了决心,这个寒假,把沈希给她的那些卷子好好做做,自己的目标,就是开学后,能直接跳级,上到初三,和沈希一块考高中!
喜多被自己的想法鼓舞着,眼睛亮闪闪的,自己要尽快成长,可以跟得上沈希的脚步,另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追的上喜豆腐的脚步!
她的喜豆腐有一天能卖到台湾去,自己的未来,也应该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