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使命
陈逸帆叹了口气,说道:“这都开学了,到哪儿租房子去?这种房子,得由细致、勤快的人经常打扫、保养,我住这儿,可以让他省下一笔雇用费,反而帮了他一个忙呢。我免费替他干活,他把房子借我住一下,正好扯平了嘛。”
陈奎生、方玉兰对视一眼,觉得儿子说的话还挺有道理。
“好了好了,别瞎操心了。东西再贵,也是让人用的。”
陈逸帆在蔷薇花纹的矮脚软垫椅上坐下,示意父母坐到旁边的珍珠白色欧式长条沙发上。
“沙发再漂亮,也是让人坐的。赶紧坐下歇歇。”
说实话,这种豪宅就算装修得再舒适,他也不可能住得舒心。
因为,房子在无时无刻地提醒他身分、财富等等各方面的差距,警告他不要对周宏远痴心妄想。
他知道,周宏远送他这套房子的本意并不是如此。
只是,他的自卑是根深蒂固的,无从化解。
幸好再过14个来月,他就年满18岁,可以不经过父母,进行独立投资了。
到时候,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买套小公寓,为自己打造一个温馨的小窝。
至于这套房子,他得想办法还给周宏远。
本来,陈奎生、方玉兰计划先带陈逸帆去旅游,现在,被这套豪宅刺激,他俩改变计划,决定先带儿子去看房。
发现手里的存款只够在京大周边买个30平方米左右的破旧房子,他俩被这里的高房价吓到了。
陈逸帆倒觉得房价便宜,因为,他知道,未来十年,这里的房价还会涨七八倍,升至每平方米七八万元。
只是,他认为,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买房,而是圈地。
如果没有种植基地,他始终找不到借口将系统空间里的果蔬拿出来卖。
他现在还未满18岁,无法在不惊动父母的情况下,用自己攒的钱财进行投资,只能暂且依靠父母。
他找了一家代理注册的公司详细咨询了一下,苦口婆心地说服了父母注册公司。
将相关文件、材料提交给代理公司后,他又领着父母前往京城远郊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咨询,做好圈地准备。
因为注册、圈地耽搁了太多时间,一家三口还没来得及出去旅游,陈逸帆就要去京城大学报到了。
陈逸帆知道,9月7日上午前来学校报到的大一新生肯定特别多,选择在下午4点左右过去报到。
不过,为了让父母见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的盛况,他还是领着父母去了京大。
毫不夸张地说,整座校园真是人山人海、热闹欢腾。
那炽热的气氛,甚至压过头顶的艳阳。
陈奎生、方玉兰有生以来第一次跨进京大,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看什么都新鲜,心里也有种孤陋寡闻的怯意,显得束手束脚。
后来,发现好多人都跟自己一样,每到一处都稀罕地看啊、摸啊,还不停地拍照留恋,他俩渐渐放开了,也拿出数码相机到处拍照。
陈逸帆见状,暗暗放下心来。
他之所以愿意过来挨这份挤,就是希望帮父母消除这种自卑心态。
玉澜湖的荷花已经凋谢了,只剩下满湖黄黄绿绿的荷叶和残败的莲蓬。
这种透出秋之萧索气息的景致,竟也阻挡不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游兴。
看到大家你争我抢地以玉澜湖、德和塔为背景拍照留恋,陈逸帆暗叹京城大学的形象已经被全国人民给神魔化了。
陈逸帆为兴致勃勃的父母拍了很多照片,还在他俩的要求之下,拜托别人帮忙,拍下一家三口的合影。
荣上居距离京大很近,步行只需20分钟,陈奎生、方玉兰却像两个贪玩不肯回家的孩子似的,非要往人堆里扎,跑到大学食堂排队买午饭吃。
陈逸帆吩咐父亲在排成长龙的队伍那里等着买饭,领着母亲在拥挤而吵闹的食堂里转悠,想要看看能不能找到快要吃完午饭的那桌,在旁边守着等座位。
忽然之间,他听到有人在呼唤自己,却又因为周围太过吵闹而辨不清声音传来的方向,只好环视四周寻找。
发现邱科含正立在5米外的一张四座餐桌面前不断冲自己挥手,他抬手回应,领着母亲穿过拥挤的人流,来到邱科含所在的位置。
“我早就看见你了,喊你几声,你都没听见。”
邱科含两眼亮晶晶地看着陈逸帆,一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模样。
接着,他转头看向方玉兰,开始介绍。
“阿姨,您好!我叫邱科含,陈逸帆的高中同学,现在读计算机系。这是我爸、妈。”
双方寒暄完毕,方玉兰应邀坐了下来,与邱科含的父母聊起天来。
邱科含则仍然站着,与陈逸帆交谈。
“我已经报完到了,宿舍床铺都整理好了。我住16栋2单元505。你呢?”
“我嫌人多,打算下午再去报到。”陈逸帆回应道,“我住朋友家,走读。”
邱科含“哦”了一声,有点失望。
“你不住校啊?”邱科含的母亲郭新霞抬头说道。
“我特意问了一下,知道生物系的新生住15栋,还为你俩住得近高兴呢。我家小含认生、腼腆,从小到大只会读书,什么活儿都没干过。我真想让他就在家门口上大学。可是,他这回托你的福,分数够上京大,总不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只好过来了。
“说实话,我对他真是不放心啊!听说你很独立,麻烦你平时多照顾照顾他,谢谢了!
“对了,你换新手机号了吗?我存一下。万一找不着他,我就打你的电话。你把我跟他爸的电话都存一下,有事情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