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会脑袋滚滚的八百里加急 - 影视大庆:开局获得霸王天赋 - 七月的遗憾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会脑袋滚滚的八百里加急

在背嵬军大破柳山镇后的次日中午时分,柳山镇遇袭时派出的八百里加急军情方才送达,而狼烟烽火的传递倒是比传令兵更快了些许。

定州,守备将军府。

烈日高悬,定州守备宋国寿正于府中阴凉之所,与几位幕僚一同商议昨晚经由烽火狼烟传递而来的军情,以及后续的行军路线等诸般事宜。忽然,府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犹如疾风骤雨一般,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众人皆心头一惊,话语戛然而止,目光如箭般齐齐射向府门方向。只见一骑风驰电掣般狂飙而来,那匹骏马浑身大汗如瀑,嘴边白沫四溅,显然是历经了长途的亡命驰骋。马上的传令兵身着轻甲,面色尽显极度的疲惫,但眼神却坚毅如铁,他背上插着的一面鲜红夺目的加急令旗,在他跑动的时候呼啦啦地疯狂舞动。

骏马飞冲至守备府门前,传令兵未待马完全稳住,便以矫健非凡的身手一跃而下,一个踉跄后瞬间稳住身形。他全然顾不上擦拭满脸的汗水,几步便如飞般冲进府内,声嘶力竭地高喊:“八百里加急军情!柳山镇急报!”

宋国寿及幕僚们匆忙不迭地迎上前去,宋国寿神色沉凝如铁,厉声道:“速速道来,柳山镇究竟发生了何事?”

传令兵深吸一口气,拼命平复着那急促到几近窒息的呼吸,语速极快地说道:“启禀将军,柳山镇突遭敌军狂猛突袭!敌军兵力如潮,粗略估计八千有余,人马皆全副重甲,来势凶暴异常。镇中守军虽舍生忘死拼死抵抗,怎奈寡不敌众,如今形势已危机万分!”

说到此处,他喉咙一哽,声音颤抖着道:“恐怕……恐怕此刻已然营破。”语气中满是绝望与低落。

听闻此言,宋国寿脸色陡然剧变,周遭的幕僚们亦是满脸惊惶,纷纷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起来。宋国寿眉头紧蹙,陷入沉思,片刻之后,旋即对身旁的一名亲信厉声下令道:“速速召集城中诸将,前往议事厅共商对策!”紧接着,他又转向传令兵,缓声道:“你一路奔波劳顿,着实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稍后本将还有事要问你。”

传令兵拱手行礼,在一名士兵的引领下退了下去。而宋国寿则怀着沉重的心情,迈着大步急匆匆地走向议事厅。一场针对柳山镇军情的紧急商议即将拉开帷幕,定州城也因这八百里加急的军情,瞬间被紧张的氛围所笼罩。

定州守备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且压抑。宋国寿高坐主位,脸色阴沉如水,下方将领和幕僚们围坐一圈,人人神色严峻。

“诸位,柳山镇竟突然冒出八千重甲骑兵,究竟从何而来?”宋国寿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中满是疑惑与焦虑。

“大人,此事极为蹊跷。柳山镇地处后方,向来并非战略要冲,仅是一小部分粮草中转之地,规模不大,战略意义甚微,怎会突现如此规模的重甲骑兵?”一位将领紧锁眉头,率先发表看法。

“是啊,这八千重甲骑兵仿若凭空出现,我们此前竟未收到丝毫风声,难道是敌军的秘密行动穿插至后方?可如此深入我方腹地,他们究竟所图为何?”另一位将领附和着,眼中尽是不解。

一位幕僚轻摇手中折扇,缓缓说道:“大人,会不会是京都那边生了变故,是京都附近的守备部队调遣至此?但这般大规模的调动,按理说咱们的探子应当有所察觉才对。”这位的话虽说得委婉,可隐隐透露的意思众人也都明白,或许是京都里有人叛乱,发起了兵变。

宋国寿闻言,立马抬手打断,厉声道:“如此大逆不道之话,休要再说,便是猜也不可猜!”

“难道是西胡新组建的部队?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集结八千重甲骑兵,还能悄无声息地渗透到这般腹地,所需的人力、物力绝非易事。倘若这种情况属实,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将被问斩。”又有人提出疑问。

实则这才是他们所担忧的问题,如此大规模的重甲骑兵现身于大后方,只要这支军队一路向西,兵锋便可直接指向京都,那可是庆国的首都心脏。即便他们身为皇帝,也会怀疑,如此军队悄无声息地深入庆国腹地,是不是定州的边军叛乱了才将其放进来的。这件事根本无法解释清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愈发激烈,然而疑惑却愈发深沉。

“这会不会是西胡敌军的声东击西之计?故意将一支部队渗透至柳山镇以露出锋芒,待我们围剿时,再对我定州进行里外夹击。”一位心思缜密的将领提出了新的观点。

宋国寿听着众人的讨论,眉头皱得愈发紧蹙:“不管如何,这八千重甲骑兵的出现绝非偶然。我们必须尽快弄清楚他们的目的与后续动向,倘若剿灭不了这支军队,在座的各位包括我,都等着掉脑袋吧!”

厅内再度陷入沉默,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思索着这突如其来的军情背后的真相。

宋国寿面色凝重地坐在正位,下方将领们挺直腰板,神情专注地等待着命令。

宋国寿轻咳一声,开口说道:“诸位,这支重甲骑兵现今出现在我定州境内,实乃重大威胁。此军队战斗力极为强悍,我们必须审慎应对,务必将其围剿,永绝后患。”

他目光锐利地扫向众人,“据探子回报,目前这支骑兵的行踪大致在柳山镇往土门关一带,然而他们具体的行军路线尚不明晰。诸位,都谈谈你们的看法。”

一位将领起身拱手道:“大人,依末将之见,这支骑兵极有可能沿着柳山镇的运粮路线行进,那里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利于重骑兵行军。”

另一位将领却摇头反驳道:“末将认为并非如此,依运粮路线行军虽说平坦,却无险可守,想必他们不会选择如此明显的路线。我猜测他们会向土门关进军,休整之后从西凉路与定州交界的龙脊山穿插,直插西凉路。毕竟西凉路的守军最少,且都是轻骑,对这支重装骑兵的威胁最小。”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

宋国寿沉思片刻,说道:“诸位所言皆具道理。但我们不能仅依猜测行事,必须多做几手准备。”他指向地图,“张将军,你率领五千精兵,从左翼包抄。无论这支重骑兵是走粮道还是穿越龙脊山山脉,你都务必抢占柳山镇的关键位置,截断他们可能的退路。”

张将军起身抱拳,大声应道:“末将遵命!”

“李将军,你带两千骑兵,从右翼迂回。在龙脊山和土门关一带提前设伏,时刻留意敌军动向,一旦发现他们的踪迹,即刻回报。”

李将军也立刻领命:“是,大人!”

“王将军,你带领本部兵马一万,正面迎敌。但切不可贸然进攻,需等青州、西凉路两地的兵马形成合围之势,再一同发动总攻。”

王将军郑重地点头:“末将明白!”

宋国寿又看向几位幕僚:“你们负责收集情报,随时向我汇报背嵬军的动向和战场形势变化,并做好定州城池的防卫,不得有误。”

幕僚们齐声应道:“遵命,将军!”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向朝廷和定州边军大营传去军报,请求支援。”

布置完毕后,宋国寿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说道:“此次围剿背嵬军,关乎我定州城的安危,关乎朝廷的威严,更关乎我等的项上人头。各位务必竭尽全力,如有懈怠,定以军法论处!”

众将领齐声高呼:“定不辱命!”随后,他们各自领命而去。守备府内瞬间忙碌起来,士兵们迅速集结,积极准备军械。一场针对背嵬军的围剿行动即将拉开帷幕,定州城内外弥漫着紧张的战争气息。

青州和西凉路收到柳山镇的军报之后,与定州守备收到军报时如出一辙,只觉脖子一凉,震惊到了极点,出现这种状况,不知要有多少颗脑袋落地。在脑袋难保的情形下,三地部署围剿李春风的动作初期竟默契十足且高度一致,都是从各自的方向重兵压上,形成合围之势,誓要控死这支重装骑兵,因为他们都清楚,自己单独遇上绝无半点胜算,不过是单纯去送人头罢了。

李春风带着背嵬军连夜从柳山镇出发,历经一夜行军,于第二天的凌晨抵达并占据了青州与定州边界之间的一座小型关隘土门关进行休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