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对峙
吉祥的声音,分明是熟悉的,这一刻落在燕淮耳畔,却显得分外陌生。
每一个字,他都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可那些话却仿佛离他极远,遥远得永不可及。知道了想知道的,得到的想得到的,可他心里头却突然变得空荡荡的,比任何一个时刻,都更为空旷。
风从窗棂缝隙拼命地往里钻,拂过他的心口,里头没有半点回声,除了空还是空,一片虚无。
燕淮按在桌沿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终是彻底垂了下来,无力地垂在了身侧。
吉祥言罢,未再出声,只静候在一旁。气氛一时冷寂,吉祥悄悄看他两眼,似有意相劝,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到底只是张了张嘴,不曾说话。
良久,燕淮终于开了口,淡淡地道:“知道了。”
短短三个字,却似乎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
吉祥应了是,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书房里骤然便只剩下了燕淮一人,一扇半开的窗,几张摊在书案上的纸,上头满记关于靖王的事。踟蹰着,燕淮修长的手指,仍搭在了其中一张纸上。可过得许久,他都没有将其拿起。
脑子里灌满了乱七八糟的念头,纷纷杂杂,令他手足无措。
他的视线,落在了窗外,秋日的天,已渐渐不如盛夏时节的明亮耀眼,随着时日渐凉,隐现萧瑟之意,连天空上的那抹蓝。也似乎晦暗了些。他忽然想起了大漠上空的天,永远蓝得不像话,像块琉璃瓦。干净得纤尘不染。
七师兄不下一次同他说过,这日子唯一叫人开怀的,大抵也就只有这天光云影了。
思及此,燕淮的眉眼,情不自禁地弯了弯。
然而下一刻,他的脸色再次沉了下来。他亦记得,曾有人笑言他同七师兄生得颇有几分相像。彼时他们还因此高兴不已。认定这是缘分。可当初说出那些话的人,有哪一个能想到。他们兴许真的是血脉相连的手足至亲?
他们不知道,他亦不知。
可靖王知不知,七师兄又是否知情?
他蓦地再不敢肯定。
漏沙簌簌响在耳边,燕淮孤身一人在书房里枯坐了很久。
与此同时。同在东城一隅的纪]手中,同样拿到了些他想要知道的消息。那一日云詹先生见到他时,一闪而过的古怪神色,逃不过燕淮的眼睛,自然也逃不过他的。
故而离开后,他立即就派人暗中查起了云詹先生。
但真正叫他不得不查的,却是因为云詹先生的姓名。纪]同靖王身边的幕僚陈庶交情颇深,早年的事也陆陆续续从陈庶口中探听过些。云詹其人,他分明没有见过。知道名字后,却莫名觉得很有几分熟悉。思来想去,念着云詹先生的年岁。他不由得便想起了陈庶来。
若他曾听说过这个名字,应当便是出自陈庶之口。于是他亲自修书一封于陈庶一探究竟,同时另打发了在京里探听起了云詹先生。顺带着,他还仔细调查了一番谢姝宁。
云詹先生素来低调不显眼,在因病住入北城之前,亦一直都居于宋氏在平郊的田庄。并没有什么异样。
纪]在京里得到的关于云詹先生的消息,只知他是谢姝宁的西席。
这么点事。根本不中看更不中用。他只听了须臾,便追问了句:“可还有旁的?”下属垂首说无,他便撇去此事不再听下去,只让人细细回禀谢姝宁的事。
从延陵宋家,到京都北城的谢家,再到现如今他们跟汪仁的交好,她跟燕淮的亲事,一桩不落,他全仔细听了一回。听罢就笑,道:“果真是十一会倾心的人……”
笑着说完,他摆摆手,让人退了下去。
因等着陈庶的回信,手头的事,又还有更为重要的需要他去安置,所以很快,纪]便没有再将心思耗费在这些事上。他依旧在京都暗中走动,原本还只有个雏形的蛛网,亦渐渐完备,成了一张巨大又缜密的网,将众人网罗在其中,由他操纵。
他十分乐在其中。
宫里头却也是风云变幻。
汪仁前脚送了莎曼跟舒砚母子俩入宫面见皇贵妃,后脚便叮咛起了小润子,固然面上端得一副漫不经心,可他说话时的语气却是沉沉的。小润子跟着他长大,敬他若父,自然也听得郑重。
秋风扫过殿前落花,四下寂静无声,只有汪仁的声音,在风声中一句比一句来得深沉。
他遥遥指了太和殿的方向给小润子看,神色漫然地道:“事已至此,剩下的那些,你便只在一旁看看便成,不必再插手。左右成与不成,都没有自个儿的命重要。”说着,他嗤笑了声,“费再多的心,也轮不到你我坐上那张椅子,何必自讨苦吃。事成了,内廷依旧还是这个内廷;事败了,内廷也依旧还在掌中。闲来无事,趟趟浑水,那是乐子,如今再往浑水里栽,却是傻子。”
说到最后,他毫不留恋地将视线从远方收了回来,笑了笑,温声说道:“且等着吧。”
待到了时候,一切自见分晓。
当他站在殿前,同小润子说起这番话的时候,皇贵妃正在同莎曼见面。
没有人知道,这一天,她们都谈了些什么。就连舒砚跟惠和公主,也同样被蒙在鼓中。
然而两天后的夜里,明明身体已经瞧着大好了的肃方帝,却突然再次病倒。
消息一出,不止白家慌乱,纪]皱眉不展,就连汪仁也被唬了一跳。但众人收到消息时,已是翌日天亮之后的事。饶是小润子。这次的消息也送得慢了一步,更不消说别人。
至于肃方帝的病,太医院的说辞。当然仍是那一套,战战兢兢地开方子煎药治病,可见效甚微,并不顶用。
知道自己身在局中的人,当然都明白这其中的关窍。但汪仁想不通,皇贵妃几日之前,还在隐忍。仍未彻底打消让太子即位的念头。她这会突然发难,岂不是自乱阵脚。不要命了?
可同汪仁打过交道的皇贵妃却也不是个愚蠢的人,明知道这般做只能乱一乱那些虎视眈眈的人,终究不能治本,反倒会误了太子的性命。她怎会做出这般近乎胡闹的事来?
汪仁不禁想到了近日唯一同皇贵妃单独会面过的莎曼。
“难不成是她?”他狐疑着,动身直接便往北城去。
莎曼见他问,一脸无辜:“我不知情。”
汪仁焉会信她……
莎曼便故意扯了宋氏出来,叫汪仁无法继续追着她盘问。
汪仁一贯的好耐心,也叫她给气得差点要跳脚,冷了脸半响不曾开口。还是宋氏看出不对,拉了莎曼回房,蹙着眉问过,莎曼才说了句。“她大抵,是破釜沉舟了。”
宋氏听不明白,只好原封不动地转述给了汪仁。他却是一听就懂了。准备离去,走出几步,却又忍不住转过身来,叮咛了宋氏几句记得天日渐冷多多加衣,见她温声细语地应下了,这才安心远去。
可京都的局势。却已在这短短几日间,出现了巨大的变故。
肃方帝再次病倒。病情来势汹汹,甚至远胜于上一回,只怕等不到纪]准备逼宫的那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