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节暗香 - 行医奇遇传记 - 五岳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行医奇遇传记 >

第9章第2节暗香

暗夜的霓虹与璀璨的星光争宠,天上人间柔情交错。潮汕餐馆的招牌在一串彩灯的怀抱里呼唤着熙熙攘攘的过客。

温馨包间里的欧阳岭南、李姗姗,正在品茶聊天……

“姗姗,这几天连个电话也不打,你到哪快乐去了?”

“欧阳姐,我这些天去了广州,我那个在广州外贸工作的舅舅给我介绍了个男朋友,多番催促见面,这不,我顺便到舅舅家又住了几天。”

“喜事啊,有照片吗?姐给你参谋参谋。”欧阳岭南开心地问道。

李姗姗调皮地说道:“哎呀,是个老外,和舅舅是生意伙伴,这事,我还没答应呢。别看了,别看了……”

“欧阳姐,那个李医生药店开了吗?这家伙,也好久不和我联系了。”

“打住,姗姗,你那点小心眼就别懵我了。哎,说说你俩是不是……”欧阳岭南转动着揶揄的眼神。

“欧阳岭南,看看李姗姗,这会儿,心里感知到了李姗姗今天的来意。”

“姗姗,李医生前些日子和他朋友来过……”欧阳岭南把李医生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李姗姗闻听后,整个人像切换了频道的电视机,从一帧鲜活玲珑春意盎然的画面,变频成了万千一色的冰雪旷野。

这时的李姗姗像谁动了她的奶酪一样,不由得望向窗外。

这一切,都被冰雪聪明的欧阳岭南融化成了梦里的春雨,从天而降的雨滴无声地敲打着她那早已牵挂的心扉。

此时的欧阳岭南和李姗姗像见到美味的一双筷子,无形的心之力凝聚在同一块红烧肉上,但是,放在嘴里的那一刻却全然没有了肉香,而是苦辣酸甜、五味杂陈在冲撞。

“姗姗,要不咱们去看看李医生吧?”欧阳岭南试探着问李姗姗。

李姗姗沉思片刻,拿起桌面上的手机拨通了李进的电话……

“喂,李医生你好!我是李姗姗啊。”

“李总您好!”李进回答道。

“您药店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李姗姗为了不伤李进的自尊心,还是像什么也不知道一样轻松地说道。

“谢谢李总关心,快了,快了,等我开业时还得劳驾您和欧阳姐为我捧场助威呢!”李进高兴地说道。

“一定,一定,我和欧阳姐一定去!”

李姗姗挂断了电话看向欧阳岭南。

“欧阳姐,李医生电话里好像很乱,有很强的机器、马达声。”

欧阳岭南肯定地说:“李医生一定是在那个‘富信再生塑料厂’上工呢。”

“那咱们去看看吧?现在。”李姗姗急切地说。

二人来到下桥开发区新区“富信再生塑料厂”大门的对面停下了车。透过灰色贴膜的车窗看向院里:一辆满载货物的蓝色敞篷卡车上,一个高大灵活的男子正在忙碌着卸货,当这个人转过身的那一刻,李姗姗呆惹木鸡地看向欧阳岭南,没说话,但是,面部表情却堆满了说不出的万语千言!

二人生怕被李进发现,赶紧开动马达返回了潮汕餐馆。

天近黄昏,李姗姗离开了潮汕餐馆。她决定再到“富信再生塑料厂”一探究竟……

李姗姗看这时院子里很静,应该是下班时间了,她直接把车开进了院里。

一辆黑色奥迪映入厂老板阿强的眼帘,阿强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赶紧迎了出来……

因为改革开放之初,开什么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他主观判断能开奥迪的这位一定不凡,——莫非……来生意了!

人这种动物永远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永远也改不了以貌取人的着相本性,这是刻在基因里的咒语。就像在大街上捡了个茅台瓶子,洗吧洗吧灌上瓶二锅头,你独坐酒馆里品,用心地去品吧,即便你连盘好菜都没钱点,那些同样咽下二锅头的人绝对对你心生羡慕。

“您好,您是?”李姗姗温柔亮丽的声音,隔着空气都让阿强像吃了蜜一样甜到了心里。

“您好,我叫阿强,是这个厂的老板。”

二人互相介绍着走进了阿强的办公室,阿强拿出压箱底的好茶叶,炫耀起了干净利索的沏茶手法……

“嗯,这茶不错,不错,——福建“岩茶?”李姗姗夸奖地说道。

从美女口里散发出的表扬,冲淡了阿强内心对李姗姗的陌生感,阿强问道:“李总是不是来照顾我生意的?”

“老板,我是来向您打听事情的。”李姗姗把来意向阿强陈述了一遍。

“李总,李进一个月前就来了,一个人包下了我这里的全部装卸,虽然货物单件不沉,但是一车货下来也是够辛苦的,有时我都看不下去了,想再招两名装卸工,可是,年底实在找不到人,我也只能采取给李进加薪的方式,告慰我内心的忐忑。——看样子他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吧,不然谁会吃这份苦。”

李姗姗也把李进的实际情况向阿强做了简单介绍……

阿强甚是惊讶!

“阿强老板,您能帮我个忙吗?”

“您说,您说,在我能办到的范围内,没问题!”阿强爽快地说道。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给您留下两万现金,您能不能以发奖金的形式替我给李进?但是,一定不要把实情告诉他。因为李医生是个要强的人,别伤了他的自尊心。”

阿强疑惑不解地思忖着,转念一想,我还是别问太多,这个忙还是要帮的。

李姗姗和阿强在这件事上达成了默契,二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李姗姗驱车离开了“富信再生塑料厂”。

劳碌了一天的李进,晚饭还是简单的两包泡面、一袋榨菜。

他习惯用写日记的形式催眠。打着横格子的纸张上挤满了这样两段文字:“三厘米高的竹子,要经历四年深埋泥土的昏暗和寂寞,可五年后的它会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冲向蓝天,经历短短的四十二天它会一跃长高十五米。其实,人们看不见的是,竹子的前四年默默将根伸向大地十几平方米,筑牢了日后一飞冲天的根基。”

我现在何尝不是如此,苦了心志,劳了筋骨,不也就像竹子的前四年,在扎根、沉淀中等待着人生向上的那一刻,期待着好梦成真的那一天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