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节人同乡的来历
李进一行人来到大厅,与前来配合他们工作的人员汇合,双方见面寒暄了几句……
李进,袁艺桐与天桥镇一组;满意,魏欣与人同乡一组。
两个乡分别接到了秦淮集团的客商,双方兴奋地介绍起属地的优势及招商政策,热情、周密、有问必答,大有久旱逢甘露,凤鸣遇朝阳之喜悦!
他们懂得老辈子留下的那句话:赚钱的诀窍,就是不要着急赚钱。这句土话里隐含着从商之道的深刻哲理,他们眼前的唯一目的,就是把秦淮集团的来宾所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号变成感叹号,让他们在意识上拨云见日,看到投资的光明!
两辆车各自沿着欲去的方向出发,乡路虽然不宽,但还算平坦,路两旁不用刻意美化,到处都是葱郁的农作物,绿油油连起远方层峦起伏的山峰;天边有云,有百媚千红的烂漫,眼前有小桥流水人家,有好看的飞鸟与野兔同框,——这不就是文人笔下的小说、散文、诗歌里的山水田园画卷吗?!
走在去往人同乡的满意好奇地问道:“华书记,‘人同乡’这名字好特别啊!”
“哦,这地名是有来历的,传说古代这里出了一名能征善战的将军叫济儒,在长达十年的塞外征战中,他遇到了这样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
有一种人型的怪物,每逢夜里就会穿越层层守卫,光顾他的中军大帐,透过帐篷的窗子向里张望。起初,济儒看见他特别的惊愕,传令缉拿驱赶,可任凭守卫军士使出通天本领都无济于事,久而久之,大家就习以为常了,这种人性动物虽然来去神秘,却也从不见它有伤害驻军的行为出现。
于是,济儒和军士们对人型生物也放松了警惕,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探马来报,有数倍于己的敌人即将向军营合围,紧急关头,万般无奈下济儒下令:死守不战,等待援军。
可一次次派出的求援信使均被敌军擒获杀害,经过数日浴血奋战,营内物资日渐紧缺,将士们伤亡严重,就在济儒万般无奈时,那个人型怪物又出现在了窗外,它毛绒绒的手掌撩开窗帘,眼神里传递着一种令人费解的语言。
起初济儒听不懂,后来他发现人形怪物的右手指向桌子上的求援信,接着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这样重复几次类似人类哑语的手势后,济儒恍然大悟!
死马当活马医吧,济儒满含热泪将求援信装进锦囊,斜系在人型生物的身上,济儒朝着人型生物行了个拜托礼!望着它猿猴般的身影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之中。
果然,不到一天时间,驻扎在百里以外的济儒的同胞兄弟济武,接到长兄的求援信后,济武率一万精骑兵杀退敌军,成功为大哥济儒解围!
自此,济儒下令奉人型生物为恩人,与将士们相敬无二;人型生物见大家都认可它,也就常常出现在济儒的军营,自此协助济儒通风报信,当起了随军八百里信使,所接军令从未失误,立下赫赫战功!
一来二去,十年战乱平息,济儒奉命班师还朝,因其年事已高,他准备自此告老还乡……
临别前,他对人型生物说,“老伙计,感谢上天派你来住我,老夫即将卸甲归田,这里离我的家乡几千里之遥,恕老夫不能带你一同归隐!”说着济儒和人型生物双双潸然泪下!
济儒回乡后隐居在这里,又过了七八年的光景,这一天,家丁来报,说外面有一浑身是毛的人型生物,时常扣门,三番五次都被家丁当怪物赶出去了,可他不死心,总在门前游荡。
济儒一听就是一惊!——莫非……是他来了?
济儒吩咐:带我去看看。
来到门外,果然看见当年无数次救三军于水火的人型生物,不过在济儒印象中,这人型生物当年可是一身乌黑光泽的毛发,眼前这……怎么一身雪白了?莫非,莫非你也像老夫一样老了,两鬓霜花了!
老伙计见面,瞬间拥抱在一起,泪如雨下!
这一幕看的家丁们毛骨悚然!
济儒像恭迎贵客一般,将人型生物请进堂屋,吩咐家丁为人型生物上它爱吃的美味,美酒。还为他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唤它:——‘人同’。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人同没怎么吃东西,只顾饮酒,且酒量惊人!
这一夜它醉了,它醉的是那般清醒,它目不转睛地看着济儒,眼神里似乎有千言万语说给济儒听,怎奈它不会讲话,只能与眼前的济儒目光交错!
相处多年的济儒哪能不懂老伙计的心语呢?
年过花甲的济儒,老泪横流,它心里明白:老伙计这是向我告别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清晨,阳光穿过葱郁的树冠,又透过雪白的窗棂,散落的光斑,布满安然地躺在床上的“人同”雪白的身躯上……
他经历千山万水来到济儒身边,完成了最后见老伙计一面的心愿……他静静地走了……
后人为了纪念这感人的传说,就将此地更名为——‘人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