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大结局)
第147章(大结局)
劫后余生的夜晚,清思殿的烛火燃至天明。
即使所有人都恭敬地围绕在自己周围,将自己奉为九五至尊,齐帝也认清了自己的失败。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追求的无人可以违逆的权力其实并不存在。
他是皇帝又如何?皇权在他手中孱弱至此,这殿中站着的每一个人背后代表的力量都有掀翻他的可能,而到这地步,哪还有什么所谓天子尊荣,至高无上。
“陛下,臣等蒙先帝厚顾,托付社稷,当是粉身碎骨亦难报先帝圣恩。而今贺氏叛乱,武贼危迫,吾定远将士惟愿捐躯报国,匡扶社稷。臣叩请陛下下赐虎符,成全忠心!”
任逊毕恭毕敬地向齐帝请命,齐帝目光落在先皇遗诏上,放了几十年的明黄锦缎颜色不减,他已没有力气去想任家怎么得到的这封遗诏。
但听皇后所言,兰阳这些时日一直潜伏宫中看护潞王,北境一月前就已开始准备南行粮草,这件事想来总归与安平王府分不开。
阶下韦相上前奏言:“陛下,定远军戮力同心,为君腹心之佐。若使前往平叛,定能还天下太平。”
韦相与韦皇后同出一族,武彦哲在时,韦相多年韬光养晦,这两年朝局变迁,他重新走到台前,因出身资历兼优,颇得朝中文官敬重。
朝中文官因武家恃兵而骄,对北境也一向保持着警惕。
任家在朝势弱,但此刻,韦相挺身而出为定远军背书,便意味着他们愿意接纳任家——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也意味着齐帝已被文臣武将,宗室外戚彻底架空。
一个失却了所有力量的皇帝无法再玩弄手段,只能识趣地成为一个象征。
韦相代表朝臣向北境示好,任逊立即投桃报李,提出潞王失母,不若交于韦皇后教导抚养。
殿中人人皆知,韦诸这是在许诺韦氏太后之位,也是在许诺即使日后新帝即位,北境也不会独揽政权。
至于那个看似最重要的,看似能真正决定最后是谁即位的齐帝,这时被他们默契地忽略掉了。
因为他们都再清楚不过,一个没有选择的帝王是没有资格对此提出异议的。
天色亮起,清思殿的殿门终于打开。一干人等陆陆续续地从殿中走出。他们每个人神情不一,或严肃、或疲惫、或威武、或高贵,却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眼神中都有一股坚毅的不为所动。
年轻的崔砚池和任烟烟还不具有这种神情,因此他们还没有资格站在这里,成为其中举足轻重的一分子。
当日,齐帝颁发诏书,召任逊还朝,命定远侯统领各军御敌。
北境军队尽数南下,给混乱不堪的中原带来了希望。
李承烨兵败,贺家父子自觉大势已去,在京城四百里外停军不前。五日后,新林军发生兵变,贺家父子在兵变中被杀,新任将领向朝廷献上贺家父子人头以求宽恕。
大敌当前,任逊将新林军整合收编,收为己用。定远新林二军屡传捷报,四方义兵冒起,武元魁回天无力,最后在除夕的爆竹声中刎颈自尽,荒凉谢幕。
新的一年,大齐平定了叛乱,却依旧动荡不堪。
三月,齐帝重病,立潞王为皇太子。
四月,齐帝病逝,新帝登基,由韦太后与诸大臣辅政,定远侯监国。
七月,安平王去世。
九月,青州地荒歉收,流民遍野,地方不稳。
宫乱之后,任烟烟与崔砚池一起留在了京城。崔砚池因勤王有功迁任中书舍人,得以指陈时政。潞王即位后半年,青州时局不稳,崔砚池迁任青州刺史安抚地方,任烟烟又跟随他一起到了青州。
转眼,这便过去了两年。
青州四季分明,春天满城百花盛开,别样美丽。任烟烟和崔砚池在青州的住所在城南,后院和在南漳时一样,临着一座小山。山上漫山遍野开着桃花,从院中看去粉霞如云,鲜明艳丽。
这日任烟烟在自家园中折下几枝桃枝,用清水插瓶后给崔砚池送去,崔砚池在书房处理公务,见到任烟烟来,便将手中拿着的书信折起压到了书下。
“劳烦夫人了。”
崔砚池起身向任烟烟迎去,辗转打磨这些年,他出落得更为沉稳内敛,身上山间明月般的书卷气却是一如既往,未曾有分毫改变。
崔砚池欲从任烟烟手里接过青釉瓶,任烟烟却是莞尔一笑躲开手,向前走到书桌前亲自为崔砚池换过了桌上的瓶花。
“今儿什么日子,崔大人可还记得?”
任烟烟回过身巧笑嫣然地望向崔砚池,她鬓间的海棠花簪清雅闪烁,而她一双清眸笑意盎然,比桌上淡粉柔媚的桃花还要艳丽多情。
崔砚池低头淡淡一笑,五年,离与她初见的那日已经过了五年。
那夜在曲园的宝津楼上,他初见她的第一眼,她鬓边簪着粉白牡丹,清贵漂亮,挑剔疏离。而今她褪去了那分少女的天真柔弱,可依旧明净灿然,光艳无双。
“似乎还差几个时辰。”
崔砚池心下明知,却故意不如任烟烟的愿。他牵起她的手,只是温文笑道:“我记得我当初走上虹桥的t时候,月影偏东,应是戌时三刻。”
任烟烟失笑。
“好,那我便戌时三刻再来问崔大人。”
她慧黠一笑,余光瞥见书桌上扔着任逊寄来的信封,眸光不觉一凝。
“二哥来信了?”
如今定远侯驻守北境,任逊在朝领中书令一职,与韦皇后和朝中大臣共同辅佐幼帝。
这一年朝中局势处于一种脆弱的稳定,所以任烟烟在看到任逊来信的一瞬,便敏锐地感觉到了或有变化。
这些年,任烟烟对朝局态度已不是像她少时那般一味选择回避。在安平王去世后,她和上官越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安平王,在朝廷与北境间来回斡旋,寻求平衡。
百密一疏,崔砚池不想还是被任烟烟发现了,他微微蹙起眉头,道:“是,二哥信中想请我回京,为陛下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