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121章
那日之后,任烟烟待胡梦安一如往昔,胡梦安亦是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照常在任烟烟身边侍奉。
朝中风起云涌,先是太子病重不治,齐帝哀痛不已,再是魏正群被人弹劾下狱,合家抄家流放。任烟烟心悬京城,无暇顾及胡梦安的这桩琐事,不多日便将之抛在了脑后。
这夜,崔砚池同任烟烟用罢晚饭,一同在雪云亭消夏。天气一日日热起来,池边的荷花渐次开了,朵朵粉白夹在一倾碧色里煞是清雅可爱。
“依我说,魏正群虽是被陛下摆了一道,但下场是咎由自取。”
任烟烟斜倚在美人靠上,懒懒悠着手中的团扇。
“就他的所作所为,陛下留他一条命已是格外开恩了。”
崔砚池坐在任烟烟身侧的石凳上,听见她这话,只是情绪复杂地笑了笑。
前些日子,魏正群以专权诬怨,扰乱朝纲的罪名被齐帝黔面刺字,流徙沙门岛。
沙门岛离京千里,终年苦寒,是专门监管流放犯官的地方,流放一途路程艰难,能活着到达那里的罪臣不足一半。
魏正群手下之人大多无甚根基,魏正群一出事,先前依附他的人旋即一哄而散,各自仓惶保命。
魏正群倒台,被魏党陷害算计过的人不愿轻易揭过恩怨,现下皆趁着风头清算。
朝中一边闹得鸡飞狗跳,武元魁一边青州招兵买马,崔砚池记着离京之前魏正群对他的冷嘲热讽,但他冷眼瞧着如今这内忧外患的局势,要说对魏正群的倒台有几分高兴,竟真说不上。
“我料到魏正群迟早会有这一日,但咱们陛下天纵英明,难道真是这些日子才察觉到魏正群构陷忠良,酷佞媚上吗?”
崔砚池起身走到任烟烟身旁,望着波光粼粼的池面,有些不屑地勾了一下唇角。
弦月斜挂天穹,周边淡淡缭绕着一圈云,月色透过云层变得朦胧而柔润,任烟烟仰头看崔砚池一眼,清亮的眸子微微闪动。
当初齐帝出其不意地起用魏正群,甚至放任他为非作歹,好使他成为众人厌恶眼红的对象,以此止住日趋激烈的废立之争。
如今太子病逝,夺嫡之争完全转移到信王潞王这边,齐帝没有再用得着魏正群的地方,当然不会放任他势大。
崔砚池双手撑在栏杆上,融白的月光洒在他无甚表情的脸上,照出了他眼中的清冷讽刺。
“朝中既无魏正群的立足之地,陛下趁他羽翼未丰将他剪除也是应当的。只是我见他起势起得轰轰烈t烈,土崩瓦解也不过在半月间,难免唏嘘。”
齐帝的虚伪在任烟烟和崔砚池之间心照不宣地传递,层云流动,月色晦明不定,任烟烟伴着一阵荷风向崔砚池侧过身,轻声笑道:“江山始不移,代代有明君,也许我们大齐下一位君主,便会是一位贤明英主呢?”
正如崔砚池不必和任烟烟将话说到十分明白一般,崔砚池也马上领会到了任烟烟意有所指。
崔砚池笑着偏头看向任烟烟,任烟烟不意崔砚池这么快就看破了她的心思,便腼腆一笑,移过团扇遮住了脸。
她说:“听说潞王近来练习骑术,知道他之前一直骑乘的小马病了,竟忍受着马厩难闻的气味前去看望,还将之牵回自己宫中精心照料。”
“话说,我记得陛下幼时亦曾做过相似之事。”
崔砚池若有所思地低下头,道:“我记得陛下小时候有一只心爱至极的猎犬,名唤黑缇,后来苏相不满陛下爱犬太过,竟效仿南泉斩猫这桩公案,当着陛下的面杀掉了黑缇。”
禅宗南泉斩猫这一公案,说的是南泉普愿禅师座下的弟子们偶然得到了只猫儿,猫儿漂亮乖巧,东西两堂的僧人们争执不下,都想将猫儿据为己有,南泉和尚见此一幕,便对弟子们说:“大众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
南泉和尚禅理精深,弟子们一时间不能领悟。满座鸦雀无声,南泉和尚见无人答言,竟真手起刀落,当场斩杀了这只猫。
“苏相为人清正,但为文为政皆有专断之风。苏相以为斩猫即斩执,便想以此教导陛下不可沉湎偏爱。”
任烟烟想起齐帝种种的薄情虚伪,忍不住一声叹息,道:“陛下自幼受苏相教诲,多少沾染了些苏相的气质。苏相自觉人该斩却执念,可他不知人若没了那点执,人生在世没了什么意思,人也不得已为人了。”
崔砚池听了任烟烟这话却是摇头。
“你说的是我们这些寻常人的人道,而不是为王之道。帝王不同于常人,王道,理应是不偏不倚,泽被苍生而不聚于一物的。”
……
是吗?
任烟烟一愣,心思岔到别处,蓦地涌起了股复杂的情绪。
齐帝是掌握了王道吗?可能吧。毕竟所有人都在他股掌之中,为他莫测的心思震慑。
可不知道他走在这条杀伐决断的君王道上,还记不记得自己曾经辜负过什么。
他还记得吗?
那个月夜里藏在牡丹花丛里等待他的少女,那个被他放弃,最后永远留在了寒冷的北境的少女。
“也许吧。”
任烟烟压抑住心口的翻涌,勉强镇静地一笑,又飞快地收拾好心情,拿起扇柄轻敲着崔砚池手臂,笑道:“不过此事足见潞王殿下生性仁厚,我想,潞王殿下如果有个仁善的老师教导,将来一定会是个有志明君。”
“是二哥要你来劝我的吗?”
崔砚池温和笑着在任烟烟身旁坐下。
崔砚池衣上熏的香味经过了一天略有消退,但仍然清雅好闻,任烟烟爱恋地看一眼崔砚池,笑着解释道:“二哥是有要我帮忙促成此事,但我也觉得这样很好。”
任烟烟的笑容明丽鲜妍得叫人不敢逼视,崔砚池拉过她的手,将她的手握在手心轻轻一拍。
“江州那边有人看好信王,也有人押宝潞王,可不管他们内部再怎么摇摆不定,都犯不着直接表明立场,得罪另一方。”
“江淮不止一个崔家,我在江州那群老家伙跟前虽然能说上话,但如果我做了潞王的老师,旗帜鲜明地站在潞王这一边,他们定会疏远我。”
“现在武元魁在青州虎视眈眈,这时节江州最好稳定些,不要让人有机可趁。”
“我迟迟没有答复二哥,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任逊提出让崔砚池来做潞王的老师,一是因为这样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崔砚池调回京城,二也是希望借此为潞王争取到江州那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