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宴进行中(上)
李清以为这几日长安城里唯一的大事就是太子的春日宴,好吧,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以为的。可是事实是玄宗大boss再出新招,把所有人都炸得头昏眼花。
就在春日宴的前一天,玄宗召集了身边的亲信大臣们在御花园散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当初遇到武惠妃的芙蓉园。
玄宗记得那时自己还是一个才成年就失去母妃的皇孙,而武惠妃则是年仅十一便父母双亡,被则天女帝接进宫的孤女。两人在芙蓉园里巧会,又在这里相知,同是失去亲人的两人越靠越拢,暗通款曲。可惜当时两人的亲事都不能由自己做主,才一年,自己便去了临淄,娶了王氏。
玄宗又想起等到武惠妃及笄,自己还苦苦挣扎在临淄,为了等自己,她拒绝了所有的提亲者。之后再一年,自己终于强势归来,到那时,没人再可以阻止两人,是年武惠妃也才十六岁,两人才有情人终成眷属!
想到心爱的女人当年便是这样在芙蓉园等了自己五年,再想到自己中意的小儿子近日来却受到别人的欺辱(那个“别人”也是你儿子!。。。),玄宗觉得自己真是亏欠武惠妃母子太多。
所以痴情的玄宗就问左右近臣:“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能长久的没有主事之人。众爱卿看武惠妃可是能担当皇后重任的人选啊?”
听到这样的话玄宗身边的那几个大臣不要太惊悚哦!陛下,我们只是来陪你散步的,不要吓唬我们好不好!!!
可是玄宗明显是认真的,搞得大家都好紧张,深怕自己说错话让皇帝陛下不开心~~~~(>_<)~~~~!
最后,快要退下来的张嘉贞提出武氏祖上出过则天女帝这样的人物,所以绝不能立她为后,以防历史重现。他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其中就包括张嘉贞永远的死对头张说。好吧,这种死对头统一意见什么的想起来就是萌萌哒~
可是玄宗不满意啊!我就是想要给心爱的女人一个名分嘛,你们怎么能不理解我们之间的感情呢!!?所以玄宗的脸立刻就拉下来了,妈蛋,你们不同意老子的话,老子就不和你们玩了!他甩袖走人,把一帮子大臣甩下在了芙蓉园。。。。。
皇宫里出了这样大的事,皇宫外的人怎么能不注意到?很快玄宗有意立武惠妃为后的消息就传到了各个达官贵人的耳朵里。
所以等到第二日太子春日宴的时候,大家的表情都是这样子的Σ(°△°|||),你说我们是讨好太子比较好还是讨好十八殿下比较好?
按说太子是未来的君主,当然是大家力捧的对象。可是要是武惠妃上台成了皇后,那太子这个储君的位子八成是保不住了,到时候十八殿下作为皇后独子必定是要上位的,所以现在讨好他也是应该的。最后,几乎所有人都达成共识,低调做人,不轻易入局。现在局势不明,除了不要命的投机者,很少有人愿意马上就下注。
基于这样的共识,春日宴上,除了有寒门学子在那边大秀文采以外,家里有点门路,知道皇后之位的纷争的,都低调做人,力求不要被上面的大拿们注意到自己和自己的家族。
可是世家子弟的低调,也导致了向闫文席这样自视甚高的寒门子弟觉得:“哼~什么贵族世家子,一个能拿的出手的都没有,未来果然是属于我们这样的人的!!”(大雾)
---------------------------------------分割线----------------------------------
等李清坐着自己的马车翩翩而来的时候,就看到东宫一点都没有宴会的热闹样子,虽然四周都是才开放的美丽鲜花,但是也压不住无处不在的低气压。李清走进东宫大门,又明显感觉到在场的人对自己都格外恭敬。。。。
额,好吧,李清当然也知道自己父皇前一天在芙蓉园说的话,但是在他的记忆里好像历史上武惠妃最后没有登上后位,倒是死后才被追封为贞顺皇后。所以李清觉得玄宗就是随口这么一说,也没当真。所以李清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对他转变了态度,毕竟武惠妃还没有封后嘛!你们这些人真的够了!
李清一路保持着疏离的微笑跨步向内殿走去,才刚到门口,就听到偏殿里面有人吟诗:
春意扶柳花先知,
绿水东流传暖意。
遥看群山争先碧,
近触海棠始开颜。
于是李清便跨入偏殿看看里面是个什么情况。
原来是一群书生打扮的人在那儿斗诗。李清看着这群书生大多都不像是世家出身,衣着帽饰也仅是整齐而言,但个个眉宇间都有一份傲气。
对于这样的书生,李清还是很有好感的。一个人的出身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但是一个人的成功却不一定只被出身限制。李清很清楚大唐皇朝的未来不可能只由世家扛起,在未来,朝堂上也必定不会缺少这些出身平民的官员。
所以李清从没有用有色眼镜看扬名苑的学子,相反,他对于这些不甘于命运,自己奋斗的学子很是敬佩。所以看到这样的斗诗比赛,李清也上前加入了其中。
能来参加春日宴的寒门学子,除了像闫文席这样特殊的,大多是有文采又懂得变通的人。看见李清加入他们的斗诗会自然不会冷落了这位皇子殿下,所以双方你来我往的交谈的很愉快。
李清觉得这批学子中确实有值得相交的,学子们则觉得李清虽然比他们小了好几岁,但是灵气十足,做人正派又好学,即便没有那层皇子的身份也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弟弟。偏殿里一时间气氛很和谐,这种氛围正如春日里的微风般温暖人心。
但是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开心,比如我们的闫文席小逗比。
本来闫文席自己的才华并不出众,又自持身份不同与一般参宴的寒门子弟,所以就没有参加斗诗会,反而是去正殿巴结几个高官贵族。当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样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又有谁会看重呢?到最后闫文席高枝没攀到反而受了一肚子气,所以他转而来了偏殿想在这群同样没什么背景的学子们身上出出气。
结果让他看到了李清和这群学子聊得正嗨,闫文席整个人都不好了,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在挖他墙角一样!
于是闫文席特意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诸位兄台不是说要斗诗嘛?可是出了什么好诗句,怎么都围在一块啊?到底是什么诗句,让小弟也跟着长长眼。”然后假装是才看见李清一般,“惊叹”到:“原来是十八殿下在这儿啊!怪不得大家伙都围在这儿呢!”他这样一句话说出口在场的所有人就都不开心了,这人什么意思啊,大家在此一起讨论诗句,怎么到他眼里就是咱们在巴结十八殿下了!
当即就有一位不太沉得住气的陈姓学子反问道:“闫兄此话就唐突了,我等确实是在此斗诗,恰好十八殿下也喜爱诗文大家在一起探讨探讨又有什么问题?”闫文席听了这个话心里越加气愤,口不择言的就把心里想的话说了出来:“十八殿下才不过五岁,陈学年你居然说和殿下探讨诗文,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闫文席不屑于你这样贪慕虚荣,趋炎附势的小人为伍!”
此时正殿的人们已经被偏殿传来的争吵声吸引过来,等这些人刚到偏殿就听见了闫文席的壮志豪言,然后就看到了十八殿下也站在偏殿中,不过就是脸色不太好看。-_-!在场所有人此刻的心理活动都是:“呵呵!”
这个时候要是有个身份上压得住李清的人出来说句话,事情可能也就过去了,可是偏偏东宫唯一一个身份比得过李清的太子李鸿没在,为什么呢原来李鸿觉得玄宗才说要立武惠妃为后,自己这边就举办春日宴,到时候自己一定会被人嗤笑的!要不是高尚劝住了他,他可能连春日宴都要取消。。。。。。
所以没有了太子压场,众人也都不敢开口,开口你说什么啊?这个闫文席虽然是在斥责陈学年,可是也间接骂了十八殿下年幼无知被人哄骗了嘛,你要是现在开口说什么都是错啊!
要是你说闫文席不对,可人家是在愤世骇俗,你这么说不就是承认自己就是趋炎附势之辈了嘛?可是你要是说闫文席说的对,妈蛋,你不就是在打十八殿下的脸了吗?到时候人家亲娘做了皇后看你怎么死的!所以这一次大家又都有默契的保持沉默了。。。。
再说闫文席,一开始他看四周没人出来说话,以为大家都被自己的话惊到了(确实是惊到了),所以他挺胸抬头,颇有一种“我就是正义之神,你们这等凡夫俗子理解不了我的伟大”的感觉;可是他到底不是傻到家啊,在众人诧异、看他好戏的眼神里也意识到不对了,然后他反应过来了,然后他后悔了,然后,额,没有然后了,李清不发话,他也想不出做什么事来弥补了,现在他只能祈祷李清是个真.脑残,会喜欢他这种传承自“奋斗型灰姑娘”的独特风格。。。。
好吧,你真是想多了,亲~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从今天开始,我更新的时间变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