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娶 - 盛唐之情深不寿 - 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求娶

李清最后再向咸宜和周元杰谈过口风后,就自己找上了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她。整件事一讲完,武皇后便又是一阵感慨。儿子太能干也不是什么好事,竟然背着自己这个当娘的,把他亲姐姐的婚事都搞定了~

要说武皇后有多满意周元杰,那也谈不上,毕竟一开始她可是更中意杨、张二人的,不过既然这个周元杰通过了儿子的考验,自己娇嫩嫩的女儿又喜欢,家室也还过得去,她也不会一点都不考虑这人。当然,最重要的是儿子想把人家培养成得力手下,武皇后也就不说什么了。

不过虽然武皇后这边松了口,可是哪有皇家亲自开口求亲的?于是武皇后找了长信长公主,让她把自己的意思透露给周家。

这个长信长公主自然不敢违抗武皇后的意思,回去就想着招的与周家拉上关系。

说起来这位长公主能这么听武皇后的话也真的是没办法,不然她好歹一个长公主,又怎么会对武皇后言听计从,甘当马前卒呢?

她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章怀太子的独女,她的父亲是则天女帝的第二子,可惜这位太子才上位五年就因谋逆罪被囚禁,最后更是被自己母亲活活逼死。他的独女长信长公主一夕之间,自然也从一个备受瞩目的城中贵女跌落神坛,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女,从此只能小心翼翼靠看人脸色过日子。这位长公主好歹是玄宗的姐妹,可是却空有一个公主头衔,俸禄都比自己的侄女低不少。

但是多年仰人鼻息的生活,也让长信长公主变得圆滑无比,虽然自己的夫家不显,可她还是靠着自己获得了城中贵妇人们的认可。甚至攀上了武皇后,成了皇后在宫外最得力的代言人。

长信长公主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自然是有两把梳子的,很快就与周夫人碰上了头。一开始,周夫人还疑惑,怎么这位长公主主动折节交好自己呢,哪想到人家也没多和她绕弯子,单独约她过府一聚,直截了当告诉了她实情――武皇后看上你家儿子,要招他做女婿呢!

长信长公主看周夫人被自己的话惊住了,好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便劝她说:“姐姐痴长你几岁,也是和你交好才和你说句心里话。这皇后娘娘既然已经有了这个意思,除非你毁了自己儿子的前程,不然怎么能拒绝的了?再说了,周家妹妹,不是姐姐说你,咸宜公主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想娶嘞!你倒好,还嫌弃上人家了。你要知道这位公主是最受当今圣上和皇后娘娘喜爱的,就是她将来的实封,我敢说一定不下千户。更不用说人家的亲弟弟可是十八殿下,这位祖宗有多受宠,那是全长安都知道。”

长信长公主说着说着便压低了声音:“依我看,能继承皇位的可不一定是现在的太子,妹妹你也要心里有个数啊!”

周夫人听长信长公主说了这么多,也回过了神,苦笑道:“公主说的小妇人都知道,我周家也没那个胆子得罪皇后娘娘。可是,可是,公主啊,那咸宜公主又怎么会是好娶的!我家就那样的情况,娶个县主就顶天了,现在要娶咸宜公主怎么说得过去啊!真不知道皇后娘娘怎么想到咱们家的!”

周夫人好像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再说了,若是咸宜公主真的嫁到我家,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待这个儿媳,怎么说也君臣有别啊!而且自来驸马刚不能超三品,我家大郎可是金科探花,就算不毁婚,那前途也会受影响啊!”(唐朝驸马即使入仕途也不能官拜三品以上)

长信长公主看周夫人都急了眼,扑哧一笑:“呵,这你就不明白了吧!你也不必惊慌,你家长子不是和十八殿下关系不错嘛!我听说就是十八殿下向皇后娘娘提的人选。我要是你啊,就高高兴兴的回家准备提亲去,你家儿子这是得了殿下的青眼啦!你就等着享后福吧!什么三不三品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公主是说!我家景芝有大造化了!”“你这还不明白啊!十八殿下都愿意将亲姐姐嫁到你家了,不是要提拔你家大公子还是什么!等咸宜公主嫁进门后,你也别真摆婆婆的款,伺候好了这位祖宗,你公子的前途才会大大的有啊!”

听完长信长公主的点拨,周夫人茅塞顿开,欢欢喜喜的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家老爷、儿子。

光禄大夫周庆那时正在书房看年历,冷不丁自家婆娘闯进门,不待他发火,就塞给他一个天大的消息,也真是醉了。又招来最疼爱的大儿子把事情一说,看着自己向来稳重的大儿子一瞬间羞红了眼,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明白了事情经过,周庆才发现自家儿子就这样不知不觉的上了十八殿下的船了!

周庆仔细考虑了一下,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正二品光禄大夫,即便儿子娶了咸宜公主也不会搭进去全家的性命。也罢,于是他隔日便特意上书给皇帝陛下,求娶咸宜公主。为了顾及武皇后的脸面,周家父子商量着在上书的奏折里承诺,若求娶得咸宜公主,便永不叫公主伤心,不叫犬子纳妾,若违背此诺言,周庆甘愿辞官回乡。

那头玄宗早就被武皇后支会过了,看周庆很老实的上书给自己,他家那个探花儿子还郑重承诺永不纳妾,还是很给皇室面子的,便同意了这门婚事。

虽然玄宗还是很介意周家的家事不显,很不愿意将自己疼爱了这么多年的宝贝女儿嫁到他家去,可是到底武皇后对他说的话起了作用,又看周家还是很有诚意求娶的,才勉强答应下来。

要说武皇后跟玄宗说了什么?让我们把时间调到三天前的傍晚。

那日武皇后亲自邀请玄宗务必来德福宫一会,玄宗自然没有不应允的,还以为是自己最近冷落了皇后,所以她吃醋呢!

可玄宗哪想到自己到了德福宫之后,先是与武皇后一番云雨,然后便被告知自己的宝贝女儿不小了,要嫁人了,这嫁的人选还要自己帮着挑!!!朕不舍得啊!自家宝贝女儿还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啊!朕怎么忍心就这样把她嫁到别人家里去!!要是有人欺负自己宝贝可怎么办啊!

但咸宜的年纪确实也是到了,之前皇后不提自己都还没意识到这点呢!可是皇后你也不能就挑了这么一家子吧!这个周庆平时上朝可是连站前排的资格都没有啊!

周庆这个正二品其实也就是说说好听罢了,真要提起来,光禄大夫在唐朝基本没什么实权。平时也就是管管书籍编辑,颁发一下像“国家先进教育机构”这样的荣誉给民办企业。要自己的咸宜嫁到这样的人家玄宗怎么可能会愿意!

可是架不住武皇后口齿伶俐,会说啊:“三郎,你怎么就不明白臣妾的心呢!难道臣妾就不是咸宜的亲娘了?!咸宜也是我疼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啊,我怎么会不尽心给她挑个好婆家呢!这个周元杰还是清儿向我说起的呢!”

“这里边还有清儿什么事?”

“三郎不知道,这个周元杰是咱们清儿新交的朋友,清儿说他挺有才华的,最重要是为人不浮躁,看上去清清秀秀,相处起来也是光明磊落,人品十分可靠呢!”

玄宗听着倒是对这个年轻人有点印象,春闱殿选的时候自己也觉得这个年轻人一生正气,才点了他做探花,可是,可是:“那后生倒是不错,但是周家实在不是什么好人选,咸宜可是朕的嫡女,嫁给一个尚未领官职的进士已经够委屈了,公家还只是一个正二品,这怎么能够呢!大唐每三年就有一位探花,谁知道他周元杰将来立不立得起来,等周庆一死,咸宜说不定都不能靠夫婿得个诰命呢,岂不是要被人看低?”

武皇后连连安抚住被激怒的玄宗,说:“三郎说的是,我也想到了这些嘛,可是我选这个周元杰也是有我自己的道理的嘛!”

武皇后顿了顿,含情脉脉地对玄宗说:“三郎啊,自从妾身当上了皇后,是日日提心吊胆,就怕有人说我图谋不轨,意图谋取太子之位。这几年即便清儿学问再好,我也从没在那些夫人面前夸过清儿的资质一句,就是聊起来也只是说清儿个性耿直,最是孝顺父母。这样子三郎还是不明白”

“好阿云,朕怎么会不知道你有多不容易呢!真会与你在一块的!”玄宗闻言也是心软不已,直道自己委屈了皇后。

武皇后听到玄宗这些“深情告白”差点就出戏了,你妹,你要真有你自己说的这么爱我,这宫里还会冒出一个接一个的宠妃?要不是你那个梅精还算识相,要不是老娘伴你多年,对你的心思不说十成十,也了解个八成八,我现在还能做到皇后的位子吗!

不过武皇后演技还是很赞的,泪眼婆娑的继续演戏:“三郎别说了,这些也是臣妾应该做的,毕竟臣妾这个姓氏摆在这里,难免被人嚼舌头。可怜我的两个儿女也要受我这个当娘的拖累,清儿推荐这个周元杰未尝不是想让太子安心。三郎,我的儿女我自己知道,清儿还是很尊敬太子这个哥哥的,也不愿做那等谋逆的小人,至于咸宜,也是只想安安心心过自己的小日子,所以就让咸宜嫁到周家去吧,这样不显的人家才正好不会被人说清儿靠姐姐发展自己势力啊!”

最终玄宗败倒在了武皇后的温情一击中,答应了周家的求娶,不过为怕咸宜日后受人欺负,玄宗提议下旨赐封咸宜实封三千户,又赐她未来夫婿不受驸马限制,可官至三品之上。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几天真的很忙,总是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

但是我是真的很想把这篇文章写好,所以只能把每天零零碎碎的时间拼凑起来写文章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