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战乱 - 盛唐之情深不寿 - 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边关战乱

其实说是顺路,李清和杨家人最多也只是顺了没多长的一段路。毕竟杨玄d要带着杨氏两姐妹先到洛阳去拜访那里的本家,之后才会到长安就职。而李清他们则是直奔长安去的,两队人马少不得就要在路上分开。

这对李清而言是解脱,对有些人就不是了。

一开始杨玉环还自持身份,不肯先低头,还等着李清先来哄她开心呢!可是李清避开她都来不及,哪还会往上凑啊!这一来二去,本来只是对李清比较感兴趣的杨玉环慢慢的还真就对李清上心了呢!

再加上还有个杨玉照在那儿添乱,每日不是送自己做的汤汤水水给李清,就是做些小荷包什么的让阿俊给李清送去,这情况就更乱了。幸好大唐本来就风气开放,不然就杨八姐这种一个劲儿往上贴的做法,指不定被人编排成什么样了!

其实李清是误会人家杨八姐了,她到不是见个男人就这么热情的。只是杨玉照今年都已经十四了,她生的月份又早,翻过年就要及笄了,她也算是运气好,刚到要相看人家的年纪,叔父就调到了长安,自然是想着给自己找个高门嫁过去。

没成想在路上遇见了李清这样一个俊朗不凡的少年,一颗芳心当即就落在了他身上。杨玉照活了十四年,自记事以来,就一直被长得貌美如花的妹妹压在底下,好不容易遇见一个不将妹妹放在眼里的良人,她还不卯足劲儿的向心上人展示自己的贤良淑德嘛!

这日,杨玉照又拿着自己做的小点心来找李清,可惜她还没进门,碰到了洗衣服归来的吴瑜。

“杨小姐,又来找我家公子啊,那可真不巧,公子出去了。要我说啊,您这老来咱们这边,不知道的人还要误会您是我们齐家的小姐呢!不过咱们齐家可消受不起您这样~的小姐~”吴瑜这两天正看不惯杨八姐那轻浮的做法,看到这个要脸没脸,要家室没家室的丑女人没事就缠着自家公子,吴瑜能高兴才怪!若是换了杨玉环,吴瑜还服气些,至于杨玉照,呵呵,还是算了吧!如今看丑女人又来找公子啦,她当然忍不住要刺她几句!

而杨玉照也还看不惯齐公子身边这个心术不正的丫鬟呢!什么人啊,不过是个下人,还有脸老是阻碍自己和齐公子的姻缘,真是不知所谓!

这样两个女人碰在一起,无事都要生非了,怎么太平的了!听到吴瑜明着讽刺自己不要脸,杨玉照也不是好惹的,开口就指着吴瑜鼻子说酸话:“我说你这个小丫鬟还真是不知所谓,要知道今日我是杨家小姐,明日说不定我就成了~~夫人了,不管是哪个身份,都不是你小小一个丫鬟能比得上的,我杨玉照那是心好,听了你这些话不和你多计较,这要是犯在别人手里,那可就不好说了!”

说完杨玉照扭头就走了,将拿着一盆衣服的吴瑜晾在了当场。吴瑜气的在后面跺脚,恨不得将手中的盆砸过去,要知道她原来也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吴家鼎盛的时候,就是一州之长都要让三分,现在自己落难了,连个小官的侄女都敢欺负自己,想到这儿,吴瑜眼眶立马就红了!都说打蛇打七寸,身世就是吴瑜心里最不能被提起的痛!

“八小姐,那个阿瑜在后边哭呢!嘻嘻,小狐狸精,还不是怕了我家小姐了!”杨玉照身边的莲儿正在自家小姐面前邀功呢,主仆两有说有笑的,一拐弯,却撞见了杨玉环和谢阿蛮两人。

如果说在吴瑜面前,杨玉照自觉高人一等,那在杨玉环面前,杨八姐就总觉得自己像是吴瑜,低了眼前人一等。

看着越长大越美艳的妹妹此时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杨玉照无来由地觉得心里不舒服,指不定她杨玉环脸上在对自己笑,心里却在那儿诋毁自己呢!于是杨玉照只是僵着脸微微弯了一下嘴角,算是和妹妹打过招呼了,然后头也不回的带着自己的丫鬟就回了自己房间。

杨玉环见姐姐对自己爱答不理的,也没见怪,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她杨玉照心里想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自己这个八姐向来小心眼,又爱炫耀,这几天她上蹿下跳的折腾,又防着自己接触齐家人,现在看到自己心里不舒服也是有的。

杨玉环望着李清他们住所,悠悠的叹了口气,带着阿蛮回去了!

要说杨玉环对李清的感受,连她自己恐怕都不能说清楚,说不喜欢吧,看着那个少年对自己不假思索,她心里就像是有只猫在挠一样难受;可要说自己喜欢他吧,两人才认识不到一个月,那人还一直躲着自己,自然也说不上有什么感情。

杨玉环知道虽然自己出身在家室不显的杨家,但就凭自己长得这幅相貌,想要嫁入豪门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她生来就受到身边众人的追捧,自然眼光高得很,既希望未来的夫君身居高位,威武不凡,还希望夫君心里眼里只有她一个。这么想来,就算是对李清的感觉不一样,杨玉环也没想过要嫁给李清,人家也是有自己的骄傲的好不啦!!

只是不知道等将来玉环妹子知道“齐公子”原来是十八皇子,会不会后悔自己如今的犹豫呢!

这边杨家姐妹春心荡漾,而那边,刚收到长安来信的李清可没有闲情逸致谈什么“恋爱”!原来就在李清他们慢慢向长安走回来的时候,大唐与吐蕃相交的边关却传来了战报。

早年间吐蕃就屡次犯唐,五年前更是占领了唐朝辖地石堡城,之后每年一入秋,吐蕃军队就有不少的小动作,边关百姓深受其苦,所以玄宗早有志向要收复石堡城。

而就在月前,吐蕃三皇子古日勒带着麾下分队再一次犯唐,而且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受吴冼农之事败露的影响,这位吐蕃三皇子竟然将石堡城周边的城镇袭了个遍,行事颇是嚣张!这让原本就好大喜功的玄宗下定主意出兵吐蕃誓要将石堡城收回来。李清知道消息的时候,玄宗已经命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t与河西、陇右地区驻防将帅共议攻城大计,朝廷也开始集结军队西行援助边境。

李清当即写信给正在陇右军区服役的张勤,向他询问具体战况。可惜此时大唐和吐蕃战况激烈,李清的信到达陇右的时候,张勤所在的部队恰好被古日勒的一支军队围困,一时之间这份信当然送不到张勤手里,而这边李清等了好些日子都等不到张勤的回信,自然也猜到前线危急。

李清现在一不知道边界的形势,二不知道朝廷的对策,只能瞎着急,频频去信长安,才在裴桓芝的回信里知道了事情的发展。

原来玄宗下令反攻吐蕃后,考虑到河西陇右两个地区屯兵不足,立马下令兵部召集安北的军队支援。可是安北都护府的军队向来是为了防范突厥犯境而设下的,偏偏突厥得知吐蕃犯境,也蠢蠢欲动,颇有要分一杯羹的架势,这种情况下安北都护府的人怎么敢将军队调离,只能上报朝廷。可惜这么一来一回,浪费了不少时间,原本兵力就弱于吐蕃的朔方军队如今已经形势不妙,被古日勒的兵压着打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立马从剑南召集军队,星夜兼程赶去支援前线,才能缓解那边的情况。

裴桓芝的情报自然比朝廷的调令迟不了多少,李清和剑南节度使差不多是同时收到长安来的消息的。两边也差不多是同时有了行动,李清他们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剑南方面则是连忙准备粮草,召集军队。

接到裴桓芝来信的那一刻,李清几乎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动,想要赶赴沙场,可是仔细想想,就算他去了前线,也不可能以皇子的身份出现,但是作为寻常人,去了前线也没什么大用处,就算自己真能想出妙策解了现下的困境,也没人肯听自己的,倒不如快马回长安,做回自己的十八皇子,说不定还能出一把力呢!

这么想着李清当即叫阿俊收拾行囊,立马就回长安。

至于等杨家人得知李清要走时是什么反应,呵呵,反正杨八姐当场就绷不住了,要不是杨玉环拉着,她能立马找李清哭诉去,而杨玉环估计心里也不好受,只是强忍着没表现出来而已,还要估计面子拉着姐姐,真是难为她了。

但是她实在是想不通,自己到底有什么做错的,让这个齐公子避自己如蛇蝎,如今更是编出什么家中长辈急招的烂借口,就是为了摆脱自己!她杨玉环从小到大还从来没被人这么对过呢!倒是谢阿蛮脑洞大开,居然安慰她玉环姐,什么说不定是齐公子正是因为对玉环姐起了心思,又有什么苦衷,才不得不避走的呢!

当然,心急着要回长安的李清现在可没时间理会杨家人的心情,简简单单收拾了一下,李清就挥挥衣袖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没捉虫~~没呀没捉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