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到 - 盛唐之情深不寿 - 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援军到

小刺头看着周围的战友一个一个的倒下,心里急得不行,再这样下去,这仗根本没法打了,与其说是对战,倒不如说是吐蕃人单方面屠杀好了!说好的数万援兵呢?怎么才来了这么些人!!

小刺头一分神,背后就有一个吐蕃兵,举着长戟就向他戳来,偏偏小刺头已经厮杀了好几个时辰,身体早就脱力了,此时他就算察觉背后的动静,也没有力气躲过这一下了!

小刺头最后摸了一下胸前的平安符,拼力回过身,举着手中的长矛就送出去,他想着,就算死也要在拉个土蛮子垫背!

就在这时,他隶属部队的归德执戟长――老乔,从三步远一个飞跃,从背后抱住了吐蕃兵,他一个翻身,将那蛮子扑倒在一旁,两人正厮杀在一起,小刺头连忙上前帮忙,逮着机会把长矛刺入了吐蕃兵的胸膛。

这真是劫后余生啊,可惜现在没时间留给小刺头缓过神来,作战经验丰富的老乔一把拉住还在那儿喘气的小刺头,就往后方跑,他们身后,是数十个吐蕃兵齐齐向他们围过来!

老乔一边跑,一边大喊:“所有人赶紧围到一起去,赶紧的!”这时候,已经不是考虑打胜仗的事儿了,他能做的只不过是保住更多战友的性命罢了!老乔的声音沙哑,可战场上兵戎相见的金属声,生生将他的呼喊压了下来,眼看着大唐的战士一个个倒下,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大势已去,而吐蕃兵则杀红了眼,奋力屠杀着幸存的大唐战士!

就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背后的城门居然开了,一阵响亮的:“杀啊~”想起在背后,小刺头抽空回身看了一眼,看见城门那儿涌出密鸦鸦的同胞,援军终于来了!

“乔哥,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咱们有救了!”小刺头一声说的比一声响,激动地对一旁的老乔说。老乔此时早就没力气再战斗了,小刺头一身叫,反倒激起了他求生的欲望,硬撑着打开吐蕃兵刺过来的长戟,捡回一条命来!

带兵增援的自然是李清一派的部队,其实李清比李t更早意识到古日勒的阴谋,之所以没有马上出手,也是因为他手头只有张勤的部队肯听信他的安排,而其他的部队,即使不信任李t的安排,也对李清的能力感到质疑,根本不肯轻易听从李清的安排。

在古日勒才派出四千兵马与大唐先头部队交战的时候,李清就立马感觉不对,连忙动身前去说服那些因为保持自己观点,所以被李t排挤,没有出战的部队。同时,李清也命令张勤开始整队。

本来,那些中立派的将军是不信任李清的,他们一边认为战况没有李清说的那么焦急,另一边,也质疑李清是否真的有能力指挥的了这场战役。可是当西门传来不好消息,以及李t派去的李家军被围困的消息,也传到了军营里的时候,那些将军才开始动摇,认同了李清的观点。

李清急匆匆把队伍整好,带去了正城门那儿支援,可没想到却受到了李t的阻止。

可想而知,当李t看到李清带着不少部将,浩浩荡荡地赶来城门的时候,他的脸有多黑!李清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当场打他的脸,赤果果地是在说连个“十三岁的黄毛小子都能遇见的陷阱,他李t还一脚踩进去”!

这样一来,李t怎么会给李清好脸色?他一见面就指着李清的鼻子骂道:“混蛋,李清你个狗娘养的,简直不将本将放在眼里,你这是干什么?这朔方到底是你做主还是本将做主?你将人都带了出来,万一吐蕃兵突袭军营,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还不快将这些人带回去!”

李t已经被气昏了头,不然,若是他能心平气和的想想,就不会拒绝李清的帮助,好在李清知道战况紧急,不欲与李t多做纠缠,他率先示弱,说道:“大将军教训的是,是小子自作主张了,大将军要怎么罚,小子都没有一句怨言,但是现在战况告急,还请大将军理解大家的一片好意,让小子带来的人上战场吧!”

李清这话已经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了,完全就是在给李t搭梯子下台,可是没想到李t把受古日勒戏弄的火,一股脑发在了李清身上,李清的示弱不但没有浇熄他的怒火,反而使他变本加厉,说什么都不让李清带来的人上战场,对李t而言,宁可战败,都不愿承认自己不如李清!

好话说尽,李t就是不同意李清出战,那软的不行咱们就来硬的!!

李清实在被李t搞的一个头两个大,既然这人敬酒不吃吃罚酒,那自己就没必要对他客气了!李清一挥手,让身边的曾毅拿出玄宗赐给自己的丹青铁卷,一脸严肃地对李t说:“信安王,本将军现在不是请求你,而是命令你,赶紧打开城门,如若不从,就别怪本将军无情,将你立斩在马下!”

李t心里那个火啊,你什么东西,拿个丹青铁卷就敢威胁自己!自己打胜仗的时候,你李清还在吃奶呢!可是李t他不敢赌,也赌不起啊!万一李清血性上来,真的动手怎么办,这小子拿着丹青铁卷,就算真斩了自己,都不用受罚,混蛋,自己怎么就忘了李清手里还捏着这么个大杀器!

李t没办法,只好让出了主导位置,将指挥权交到李清手上。

由此,李清才得以派部队增援,而首当其冲出城门的,自然就是张勤的部队啦!

话说,自张勤好不容易,冒死回了朔方军营后,就受到了李t的排挤,被压得死死的,别说上战场了,就是上校场操练,都没他张勤的份,李t打着注意不让张勤出头,自然360度、全方位地堵死了张勤的路,恨不得把他隔离起来。

现在好不容易自己有机会上场了,而且还是在从小一起长大的、自己心中认定的主公面前表现,张勤还不得拿出十二分的力杀敌啊!

只见张勤带着麾下一上场,就像猛虎扑食一般,杀的根本停不下来!再加上后边一众队伍的配合,立马缓解了最先上场的三支队伍的压力!

这时候,古日勒才将自己保留的所以兵力都派到了战场上,此时战场上就变成了一万五的吐蕃兵对战近一万的大唐军队。

虽然吐蕃兵在人数上,还是占有优势,可是张勤这些新加入的部队,无一不是被李t打压了很久的,就好像是饿了数天的猛虎突然被放出笼一般,个个都生猛的不行,连连杀敌,硬生生将两方人数上的差距拉了回来。

而让古日勒想不到的是,李清还命令万羌带着一小队自己的亲兵,偷偷绕过战场,潜到了吐蕃兵的大本营。

不要小看这些亲兵哦,虽然他们人数不多,可却是按照高手路线培养的,也是玄宗留给李清保命的一支队伍,这次李清要来前线送粮,这些亲兵就伪装成送粮的普通士兵跟来了。但是来的总共才五十人,这次为了确保突袭任务完成,李清命令一半的人手跟着万羌去了。

当然,李清也不会将所有希望寄存在偷袭任务上,他早在将增援队伍带过了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战术。

原来,吐蕃兵向来以作战精良的骑兵闻名,对于他们而言,马匹就是最重要的作战工具,而吐蕃的马也是出了名的灵活耐战。

可惜遇到了李清,那吐蕃兵这个最大的优势,就成了他们最致命的的缺陷。

从一开始,李清来了朔方,就开始研究吐蕃兵的作战战术,他发现吐蕃人最擅长先分散敌方军队,然后以围困的形式,将敌人一一消灭。在李清之前,几乎所有的大唐将领都认为要打败吐蕃,就必须从如何突围这方面入手,可是李清却并不这么想。

他觉得,一旦大唐军队被吐蕃兵围困,那么除非己方人数大大多于敌方,不然就算能突围成功,那己方的战斗力也大大损伤,此时再想着转过头对付消耗明显比己方少的吐蕃兵自然不易了。

既然如此,李清想着,那不如就将计就计,吐蕃兵想要围住大唐军队,就让他们围好了。

张勤他们一上战场,就按照李清的吩咐,竭力保持与己方队伍在一起,避免了被吐蕃兵冲散的情况。然后,援兵再向已经在场上的大唐军队靠近,将那部分军队也吸收到了一起。

可是等张勤他们做完这些,所有的吐蕃兵也一股脑地围了过来,将大唐的军队围在了一个大圈内。

这时候,李清嘱咐的第二个战术就派上了用场,只见大唐的军队也团成了一个圈,擅长马背作战的军人被安排在最外层,而里边的骑士则纷纷下面,和步兵一起,一遍对抗吐蕃少的可怜步兵,一遍砍吐蕃马匹的腿肚子。

这样的安排简直太危险了,至少李t自己就没想到过用这样的方法,可是这个办法却十分有效,在外围的大唐骑兵撑不住之前,底下的步兵已经很有效率的,解决了冲在最外边的吐蕃马。这吐蕃人从在疾奔的马上狠狠摔下了,就算不死,大部分也丧失了战斗力。

至于吐蕃人想要仿造大唐的战术,也上前砍大唐的马匹,呵呵,别逗了,大唐军队现在是被困守的一放,他们根本没必要纵马狂奔的好不啦,再说了,就算你这么本事,上前砍了他们的马匹,他们身后有的是刚才下马的士兵留下的马匹,只要在摔下去之前,及时换马就好了,根本浪费不了多少功夫的好嘛!!

得知自己的战术奏效了,李清一直提着的心也微微放下了些,现在就要看是吐蕃人先撑不住,还是己方军队先撑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某戒现在不是请求你,而是命令你:“小姐妹,可以收了这篇文不~来嘛,来嘛~快点收藏,收了人家好不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