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处置 - 盛唐之情深不寿 - 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最后处置

李清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执行,而且就算没有李清的安排,以崔玉k对崔母的了解,也很快就会知道这件事。

崔玉k从街坊口中知道了崔母在给她想看人家的事后,立马回家,果然看见崔母趁自己不在家,将媒婆请到了家中。

“娘,这是怎么回事?”崔玉k挎着篮子,一进来就问崔母道。崔母没想到女儿这么快就回来了,不知道怎么和女儿解释,只好先介绍媒婆说:“阿k,这是你张姨,来家里看你的。”

张媒婆一看这对母女的脸色不对,眼珠子一转,就上前拉住崔玉k的手,说:“哎呀崔大姐真是的,光和我说有个女儿,却没告诉我咱们玉k这么漂亮啊!这下崔大姐你还有什么好愁的,就凭玉k这张脸,我敢打包票,沈员外家的长公子一定喜欢,到时候你们两家做了亲,可不要忘了我啊!”

崔玉k气的脸都白了,僵硬的说:“恐怕要辜负张姨的好意了,我家还有些事,张姨改日再来吧!”“这~”崔母有些不情愿,只是被崔玉k呵住了:“母亲,女儿确实有事,咱们就让张姨家去吧!”

张媒婆看崔玉k好像气得不轻,马上说:“行行行行~行,姑娘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先回去了,崔大姐啊,你好生和你姑娘说说,人家沈家可是等着的!”

待张媒婆转身离去,崔玉k一把拉住想要逃开的崔母,将她拉倒房里。

“娘,你到底在想什么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女儿的心思,怎么好端端想起去找媒婆啊!?”

“我知道你什么心思!?阿k,你要娘和你说多少次,那个人不能嫁,你怎么就听不进去?你也不想想,咱们家是什么身份,你不是也听说了,那人就要选妃了,还哪里顾得上你啊!”

崔玉k被这几句话问住了,心上人即将选妃这件事已经够让她难过了,现在再被母亲一盆冷水浇下来,她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当初说好的约定那人真的能够遵守吗?

崔母又说:“阿k,娘见过的市面总是要比你多的,你就算真的如愿以偿嫁给了那人,你有没有想过到了那时,你真的有底气和往来的贵妇千金交谈吗?你真的能在那个位子上站得住吗?”“我,娘怎么知道女儿不行?”崔玉k心里害怕了起来,自己这些困扰被娘这么当面说出来,让她自己都不确定了起来。

“你自己怎么想的娘说不准,可是娘要说的,却是一点,但凡男子娶亲,总是希望能找个夫人帮衬自己的,那人如今这样的身份,自然更是需要一个帮得上忙的贤内助啦,可是你呢?一没有拿得出手的家室,二没有过人的人脉,真要是让你嫁给了那人,你长长久久都需要那人护着,却没有一点办法帮得上他,你能保证他对你的情谊长久的了?”

崔玉k这下完全说不出话来了,李清说过他会扫清两人之间的障碍,让自己能够嫁给他,可是自己又能拿出什么来回报这份情谊呢?依照崔玉k的性格,她是万万不愿意当一只被李清护着身下的金丝鸟的。

崔母见女儿陷入了沉思,也就没有再说话,她心里想着,要是这番女儿能够自己想清楚,那自己真要好好谢谢崔大太太了,要不是她教自己说这些话,自己还真没有办法劝住女儿呢!

没错,崔母本来就不是个伶俐人,能说出这些话来,全靠崔郑氏教她。崔郑氏这么做自然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可是她也没说错,这些问题全部都是崔玉k可能会面临的,她只不过是将事实提前告诉崔玉k,让她自己选择罢了!只可怜崔玉k如今进退两难,不知道如何抉择。

崔玉k这边迟迟没有动静,长安城里的李清便日日等不到回信,心情一日坏过一日,十八皇子府里便气压一日低过一日。

刚巧其实朝廷里正在讨论分天下为十五道这件大事,玄宗日日带着李清学习为君之道,李清这些变化,自然看在了玄宗眼里。这个儿子是自己最看重的,玄宗怎么能允许他为外物所扰。

这日,李清封召进宫,等他进了德福宫,便看到玄宗和武皇后齐坐在案几旁,正等着他呢。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玄宗示意李清坐下,打算和儿子好好谈谈。

“清儿最近几日跟着朕,看都了朝中事物,可有什么感悟?”玄宗不急着切入正题,打算先考考这个从小聪慧的儿子。

李清便说:“说不上感悟,可是儿臣却是看出了些门道。就拿近日的分天下十五道这事而言,朝堂之上各位大臣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张九龄身为中书令,最是应该居中调停,可是依清儿看来,此人只能守成却不够灵活,他虽然没有公然反对父皇您的这个做法,可是恐怕心里也是不赞同的。而他手下那个李林甫,则刚好相反,此人对父皇您的政令极其支持,又能说会道,朝中一小半的朝臣恐怕就是被他说服的。可是他难免有媚上之嫌。”

玄宗听了忍不住点了下头,又问道:“那若是让你来用,你打算怎么用此二人啊?”武皇后连忙说:“陛下,你这话说的,叫清儿怎么敢回答呢,他不过是个皇子,那里轮的上他来评价朝中各位大人。”

玄宗按住武皇后挽着自己的手,说:“阿云不用惊慌,今日德福宫中没有什么皇帝皇后,有的只是我们一家三口,只不过是私底下的谈论,当不得真的,你大可放心。我只是想听听清儿的看法罢了。”

李清已经是十四岁的少年了,他又长得高,就算是坐着,别人也已经不能将他当做小孩看到了,他笑着说:“母后,父皇逗儿臣玩儿呐,儿臣的那些对策,还不是从父皇那儿学来的,如今父皇教考儿臣,不过是看看得了他几分功夫罢了,不过父皇,儿臣可先说明白,若是我说错了些什么,父皇可不许罚儿臣,得好好教教儿臣,让儿臣知道哪里错了才行!”

“小滑头,就你花花心思多,你且说说看,说得好父皇自然赏你,说得不好,父皇就叫你再搬回宫里,好好教教你!”玄宗朝着李清的方向点了下手指,笑眯眯地打趣李清说。

“那儿臣就来说说。依照儿臣的看法,张九龄未免有些食古不化,可是他的学识确实是一顶一的好,这样的人,让他做中书令恐怕不在他能力范围内,父皇且看如今他只抓着清流一派的事物不放,反而让李林甫夺了户部的第一把交椅便可知。但是这样的人当中书令却也有一个好处,至少朝廷之上不会出现太多的官官相护才是。再说李林甫,儿臣与他有过几次的交际,这个李大人有真本事,就是做事狠了些,而且看重自己的利益,儿臣恐怕若是让他一朝得势,那他必定拼命提拔自己的亲信,意图把持朝政。”

李清停下来看了看玄宗的反应,他知道自己说的太过偏激了些,可是看玄宗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他才继续往下说:“儿臣不知道自己观察的是否够细致,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父皇将这两人让在对立面,让他们相互制衡,这一招使得实在是妙,只要这个平衡没打破,想来朝堂之上事事都在父皇的掌握之中。”

玄宗看了李清一眼,说:“小子不用想着拍朕的马屁,还不快快将你的想法说出来!”

李清一笑,说:“儿臣的小心思都被父皇看出来了,父皇这样安排,儿臣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是儿臣在想,张九龄已经逐渐年老,可是李林甫却正值壮年,总有一天两人之间的平衡会被打破,打了那时,李林甫一定会顺势顶替张九龄的位置,可是,儿臣并不觉得他是当中书令的最佳人选,等他李林甫没了外力的牵制,独霸朝政,恐怕~”

李清没有说完,可是玄宗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了。玄宗一直崇尚老子的道德经,认为无为而治是为人君最高明的做法,他想要人人都在自己最适合的位子上,然后做最恰当的事。可是李林甫野心太大,一个控制不好,很有可能就做大了,所以李清才会在此时提醒玄宗。

玄宗自然也知道李林甫这个问题,可是这个人的才能出众,裴桓芝这辈的人即使有李林甫的才能,也没他丰富的经验,用他实在是必须的。

“清儿的意思,朕知道了,不愧是朕的皇子,你能够想到这些,依然是不容易了。”比对只知道拉拢朝臣,只知今日事,不思来日祸的李鸿李浚,李清实在是不错了,这样的好苗子玄宗更加不能容忍他因为其他的事分散注意力。

于是玄宗问道:“清儿既然将朝堂上的事看的如此透彻,可怎么在其他小事上,却犯了迷糊?”

“清儿不知,不知父皇的意思是。。”“你是真的不清楚,还是装的不清楚!”玄宗一瞬间板起了脸,说道:“朕就不明白了,京中不知有多少姑娘青睐与你,可你怎么就偏偏看重那个崔氏女了呢!”

李清一惊:“父皇,儿臣..”“哼,你别以为你母后替你瞒着朕就不知道,朕这个皇帝还没有当得眼盲耳聋。”玄宗打定主意要矫正李清的心思,自然是一副严父的做派,说道:“朕不是要你绝情决意,有些少年爱慕也是人之常情,可是那个崔氏女并不是你正妃的人选,不说家室,单说她本人,朕从博陵那儿查看的结果看来,其人并无过人的才华,如此普通的女子,真不明白,怎么就让你牵肠挂肚上了呢?”

“儿臣..”李清想了想,想起崔玉k到现在都没有消息,沮丧地说:“父皇说的这些,儿臣都知道,可是,崔氏女并不是一无是处,她有急智,为人坦荡,心性坚韧,十八郎初一见她,便知道她能做好正妃的位子,请父皇相信儿臣的眼光。”

“胡闹,清儿怎么这么糊涂!”李清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武皇后见玄宗的脸已经沉下来了,立马出言制止李清继续往下说。

“好了,都别争了,你既然为崔氏女说了这么多好话,那朕就看看她到底有多好,来年待你选妃之时,便将那女子也列入名单,让你母后为你长长眼。你回去吧!”

李清愣了一下,估计是想不到玄宗这么好说话,然后说:“那,儿臣先告退了!”

等李清走出德福宫,武皇后才拉住玄宗的手,问道:“陛下真的同意清儿的请求啦?那个崔氏女..”“朕知道。”玄宗插话道:“你的意思我知道,可是清儿现在认定了那个女子,咱们再多说也没用。可是那没看见刚才清儿那副颓废的样子吗?从小到大他什么时候那样子过,想来他也知道自己鲁莽了,只是不知道如何收场罢了。”

“那陛下怎么不趁此机会收了他的心思?”玄宗回望武皇后的脸,感慨道:“咱们这个儿子啊,什么都好,就是心还不够硬,对你我倒是孝顺,可是对别人存了这份好心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难道阿云真的认为那个崔氏女会等下去?再说了,朕只是答应崔氏女参加选妃而已,你要是实在不喜欢她,大可以将她刷下去,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德福宫里李清和玄宗起了争执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堂之上。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堂上每个人都明锐的嗅到了将有大事发生的味道。很快,他们的猜测就成真了,皇帝陛下厌弃十八皇子的消息一下子就让所有人震惊了。

据说,十八皇子已经五天没有被召去御书房了,以前他可是天天到陛下跟前报到的啊!

据说,十八皇子将自己关在书房已经十天了,看着好像是出大事了!

据说,皇帝陛下召见了太子殿下,似乎是有意.....

据说,陛下隔天又召见了三皇子,该不会是......

据说,好吧,没有据说了,因为崔玉k终于给李清写信了!

崔玉k想了很久,她放不下李清,可是也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所以她给李清写了封信,信里什么内容,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李清看完之后,不但给崔玉k写了回信让她放心,也给崔仁师写了封信,随信还赠送了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崔仁师接到信之后,就将崔玉k这个侄女接到家中,将养了起来。。。

而长安这边,李清主动进宫,通过武皇后见了玄宗一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