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逆
等待着开宴的百官们自然不知道后宫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知道皇帝陛下离席小半个时辰之后,变回来了,照旧款待众臣,照旧面色如常。只是瑞王不知天高地厚,恃宠而骄,非要带着佩剑坐在皇帝陛下身边,惹得中书令张九龄大人很不开心,要不是在国宴之上,恐怕张大人就要当场发飙了。
可是一向稳重的瑞王今天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坚持陪伴在陛下身边,连陛下站起来醒酒,瑞王殿下都一步不离,紧跟在陛下身边。
“瑁儿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不去和王家那小子喝酒谈天?”玄宗此时惦记着太子的事情,对什么事都爱多想一些,看到李瑁带着剑跟在自己身边,难免多想,觉得他说不定也参和到了谋逆的事情中去,说不定是想要渔翁得利。
可是李瑁却回答道:“回父皇,儿臣此举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望父皇宽恕儿臣无理之罪,儿臣只是担心父皇的安危,若最后证明儿臣是错的,那儿臣就任父皇惩罚。”
李瑁虽然没有把话说明白,可是知道前因的玄宗怎么会不知道李瑁的意思,恐怕十八郎也是猜到了太子会对自己动手,可是他估计不是很确定,所以不敢轻取妄动,只能除此下册,亲自跟着自己,好保护自己的安全。
玄宗真的被李瑁感动了,这么好的儿子真是上天赐给自己的恩赐,他怕误会了太子,让兄弟间产生隔阂,又怕太子真的做出那样的事情,只好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父亲。玄宗要被自己脑补的画面感动哭了,可是表面上却要装出一副听不懂李瑁说什么的样子,对高力士说:“朕这个儿子就是爱多想,不过他关心老父的心还是可贵的。”
高力士秒懂玄宗的意思,连忙夸赞李瑁道:“京里人人都知道瑞王殿下纯孝,如今一看,可不就是吗?”
百官: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瑞王颠三倒四的一句话,陛下你都能看出他纯孝,我们也真是醉了~
等到节目进行到龙虎万骑上场的时候,一直没露面的太子果然安排手下给宫里送去了暗号,自己则带着鄂王光王赶来。
照太子的估计,等他和两个弟弟赶到的时候,龙虎万骑已经控制住了百官,将玄宗杀了,到时候大唐一般以上的官员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自己再演一出赶来救驾不及,为父报仇的戏码,找几个人推出去被这个黑锅,自然就能在百官的支持下以储君的身份正正当当地登基了。
玄宗得知太子发来暗号,便让高力士故意做出混乱的样子,百官们收到惊吓,正好配合高力士演戏,连李瑁都拔出剑,挡在玄宗身前,大喊着让周围自己的亲信围过来护驾。
等太子赶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场面一片混乱,正殿之中李瑁护着玄宗,而玄宗在李瑁身后微微点头的一幕。
太子当即就火了,又是李瑁,又是李瑁,怎么总是这个李瑁坏自己的好事,这一次要不是他当着,此时玄宗早就死了,怎么可能还好端端地站在这儿。
李瑁也看见太子带着人马走了进来,看样子就是来者不善,鄂王和光王也随即露面了。“太子殿下,不知你可是来救驾的?”李瑁试探着问。“哈哈哈哈,救驾,对,本宫就是来救驾的,李瑁,你可以将父皇交给本宫的手下了。”
太子此时已经有些得意忘形了,他贪婪地看着玄宗背后的那张龙椅,恨不得现在就做上去,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
可是他却没看见,玄宗眼里对他的失望。“你果真要行谋逆之事吗?太子!李瑛!你回答我!”
玄宗已经气得忘记掉自成朕了,此时百官也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了,连一向因为支持正统而站在太子一边的张九龄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太子根本没有那个魄力能弑父夺位,却做出这样的错事,张九龄已经对太子绝望了,只期望玄宗能念在多年父子情分上,饶过太子一命。
可是太子还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被瓦解,他也不知道在了解玄宗的张九龄心里,已经给自己判了死刑,他更加不知道,原本想要饶过他一命的玄宗,看到张狂嚣张的小人模样,已经对他动了杀心。
太子并着鄂王和光王,此时已经开始将人马召集到正殿中央来,企图逼迫玄宗在他们准备好的退位诏书上按下玉玺,鄂王为讨好太子,抢先说:“父皇,你就别硬撑了,这殿内殿外都是太子哥哥的人,你还是乖乖按下玉玺,做你的太上皇吧,相信太子殿下不会亏待你的。”
光王立马接口说:“在场的各位大人,你们也不用担心,只要你们支持太子这个正统储君登位,我们自然会全模全样送大家回去,否则~”
“否则怎样?”玄宗质问道:“这里有整个大唐近三成的官员,怎么你们还想加害于这些大唐的功臣?只要今日发生的事情传出去,你这个不孝子必定会遗臭万年,你~”
“没错,本宫就是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今日殿中之人只要支持本宫,本宫必定保他步步高升,如果不从,那就不必再出这个门了!”太子打断玄宗的话,迫不及待地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权威。
李瑁见太子已经疯癫,悄悄对身后的玄宗说:“父皇,一会儿儿臣想办法拖住太子和他的手下,您就想办法出去,只要您能脱险,那太子的阴谋必定不能成功。”
“好孩子,你不用担心,宵小之徒成不了大器,父皇心里有底。”玄宗安慰道。
“磨磨唧唧干嘛,还请父皇快点成全了儿臣的心意,好让大家都解脱。”
“朕问你,你对着自己的父亲拔刀相见,可曾心里感到愧疚?可曾念及过父子之情?”玄宗闭着眼,让人看不清楚他的神情。
“父皇怎么到了这个地步还这么儿女情长,什么父子之情,儿臣早就不顾及了,连父皇都不当我是儿子了,我还需要顾忌什么父子之情,如今只不过是成王败寇,我劝你还是乖乖低头吧!哈哈哈哈~”太子仰天长啸,恨不得将这几年受的委屈都发泄出来。
而玄宗则终于艰难地挥了下手,躲在暗处的高力士接到玄宗给出的暗号,立马命令潜伏着的侍卫冲上去制住了叛乱的众人。
可怜太子和鄂王光王,这头还坐着美梦呢,那头便立马被冲上来的侍卫直接按在了地上!而他们原本以为在自己控制之中的龙虎万骑,也纷纷调转目标,对付起了自己带来的东宫守卫。
短暂的惊愕之后,太子并一种人等便知道情况发生了大逆袭,看玄宗老神在在的样子,哪里还看得出一点受惊的模样,恐怕从一开始,太子就是玄宗的笼中鸟,瓮中鳖,只等着他自己一头撞进来吧!
“父皇,这”李瑁装作一脸吃惊的样子问玄宗,玄宗对着他露出了个安抚的浅笑,说道:“没事,父皇早就得知此子的狼子野心,早就做好防备了,倒是辛苦你,提心吊胆了一晚上。这里已经没事了,等明日父皇再和你细细说来,你也忙了一整天了,回去好好休息去吧!”
李瑁看了看狼狈的正殿,便顺着玄宗的意思,说:“是,儿臣这边回去了!”
李瑁很快就从宫中回到了自己的瑞王府,而其他众臣也和他一样被玄宗遣回了家,这一夜,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虽然不知道太子最后的结局会如何,但几乎所有人都为了这场宫变感到心寒。
当然,虽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各个朝臣都受到了惊吓,可是第二天的朝会却不容错过,有捏不准玄宗意思的大臣,就选择闭口不谈,选作壁上观;有想要投机取巧的,就赌一把,站出来请求玄宗处死三个主脑;至于像张九龄这样的,就希望玄宗能给太子留一条活路。
可是玄宗这回却是铁了心要杀了这三个儿子,不但在朝堂之上斥责了张九龄等老臣,还掀了桌子,看上去一晚上的休息非但没有浇熄他的火气,反而让他更加不喜李瑛等人。
而李瑁则是一言不发,和李浚一起,装成两只闷嘴葫芦,看着朝堂之上乱成一锅粥。
下朝之后,李瑁被武皇后叫到了德福宫,昨天听说自己儿子护驾有功,挡在玄宗前面,武皇后就觉得心惊胆战的,今日便立马叫李瑁过去看看有没有伤到哪儿。
等确信李瑁并没有受伤,武皇后才开始训儿子:“瑁儿,你怎么如此莽撞,若是你有个好歹,你让母后怎么办?”李瑁笑着说:“母后不是也知道昨天之事根本就是父皇对太子等人的试探嘛,儿臣也猜到了一些,可是儿臣立场尴尬,没办法直接向父皇说明,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才能不让父皇起疑心。”
“话虽这么说,可母后还是放心不下你,昨日刀剑无眼,要是误伤到你,那可如何是好啊,你听母后的,以后这种事少参和,一切都有母后呢!”“母后怎么老把儿臣当成小孩,儿臣知道分寸,当成上战场的时候儿臣尚且能全须全脑的回来,这一次都没打起来,怎么可能伤到儿臣。”
没错,昨天李瑁在玄宗面前表现得如此英勇,替自己塑造了一个保护父亲的赤子的形象,这里边自然有一些实在做戏的,玄宗可是位高寿的皇帝,就算不知道太子等人的计划已经被瓦解,李瑁当时面临那样的情况,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护驾。
“你没事母后就放心了,这一次,我看李瑛他们怎么翻身。母后必定要想办法让你父皇亲自下令铲除他们。”武皇后已经想到要联合朝臣,向玄宗进言了,可是李瑁却阻止了她:“母后你错了,这一次,咱们不但不能上表请求父皇杀了他们,还有替他们求情才是。”
“哦?”武皇后不明白李瑁想要干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小姐妹们,小戒戒这几天身体不舒服,上吐下泻加发烧,所以会断更几天,今天是存稿君和大家见面,但是明天就没有更了,我想好好修养几天,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一个星期不更的。在这里和大家说明一下。至此敬礼,我吃了药先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