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
杨玉环拔得头筹的消息很快就在长安城里的贵妇圈传开了,如果以前还有人不知道这位兵马参军家的娇小姐,那从这一次开始,杨玉环的名声彻底在大唐最富贵的圈子里唱响了!
当然,有人风光,那势必就有人失意。杨玉环抢的可是一众小家碧玉们的机会啊,有她珠玉在前,旁人怎么才能突围而出呢!第二日甚至出现了一位模仿杨玉环的官家小姐,也带着结香花进了宫。可是人家杨大美人带这花,就是娇俏可爱,旁人戴这花就没有这效果了。那个东施效颦的小姐不但没有因此得到武皇后的青眼,还让自己成了大家眼中的一个笑话!
这样一来,连着两日,都没出现一位姑娘能将杨玉环的艳光压下去,惹得后边等着上场的众多小姐又是忧心怕自己也被杨玉环比下去,又是期待自己可以力压这位风头上的人物,成为新一任的幸运儿。
所以等到第三日的时候,崔玉k才刚进宫,就感觉到了周围这群妙龄女子散发出来的杀气,每个姑娘也都没有了以往攀交情闲聊的兴致。崔玉k一踏进殿门,就被好几双带着戒惕的双眼打量着。
但是崔玉k对于长安的众位小姐来说,真的算是个新面孔。或许有些人会知道她的族妹――崔雯的身份,但是对于崔玉k这样的,基本就没有人会去注意了。更何况崔玉k进京的时间本来就不长,而且来了之后,除了和李瑁相会那一次以外,她基本就没有出过崔家的大宅,哪里有机会和在场的小姐们相交啊!
此时被这么多双眼睛打量着,崔玉k难免就感到一丝紧张。就算她再足智多谋,再胆色过人,突然进到一个完全陌生,甚至有些敌对的环境了,她也免不了心里打了个寒战。
还好她手里一直握着李瑁之前给的那块玉佩,此时这块玉佩就是崔玉k的精神支柱,只要握着它,崔玉k就感觉是李瑁陪在自己身边一样。
而武皇后看到崔玉k进来之后,只看见这姑娘穿着一身青色的宽袖对襟衫,里面搭配粉桃色蓬松的长裙,臂上还垂着轻薄的沙罗画帛,整个人清清爽爽,就好像春天里的一股暖风一般。武皇后又眼尖的看见了那小姑娘手里握着的,正是儿子贴身戴着的玉佩。
这下子,武皇后就有点心里发酸了,自己的儿子就要被这个嫩得出水的小姑娘拐走了,是个做娘的都要感慨一句“儿大不中留啊”!
其实之前武皇后之所以会变相的同意李瑁和崔玉k之间的事,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要说她有多满意崔玉k这个抢走自己儿子的女子,呵呵,那绝对是在说笑。总的来说,武皇后属于心不甘情不愿的、勉强的认可了崔玉k,一方面她希望崔玉k真的各方面都不好,这样她就有理由给儿子找个更好地,可是另一方面,武皇后知道儿子就是认准了这个姑娘,所以又希望崔玉k不至于太差,好让儿子圆了这个心愿。
昨日晚上,武皇后还拼命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劝服自己,要是崔玉k不是差到,让她连去教导的兴趣都提不起来的话,那她就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媳妇。其实这也是因为武皇后自认从来没有为李瑁这个不让别人替自己操心的儿子做过什么,所以这一次,她才会愿意顺着儿子的心意。
好在崔玉k的礼节是经过专业人士精心调整过的,所以一出场,她的举止就让武皇后放下了一半的心。武皇后想着:还好小姑娘长得不算拿不出手,看样子也是受过训练的,虽然内里看不出什么,但是不说话在那里坐着也能当个大家闺秀看待。让她做个侧妃什么的,也够格了~
武皇后真的算是个好婆婆了,虽然这个好是为了顺着李瑁的心意,可她也是真心希望崔玉k能好好的。
不过这头武皇后才放下了一半的心,那头崔玉k却被一群小姐为难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合出现一个完全陌生的面孔,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嘛?所以别的官家小姐自然要试探崔玉k一番。
于是就有人靠过来探崔玉k的口风啦。王雨淳因为比杨玉照小一岁,所以才勉勉强强符合这次被邀请的条件,这次就是这个缺心眼的姑娘给别人当了枪使,来给崔玉k使绊子了。
“不知这位妹妹怎么称呼?怎么我从来没见过妹妹啊!”
崔玉k此时整颗心都落在怎么讨好武皇后上,对来问话的王雨淳就提不起什么兴趣了,只是敷衍的回答:“我姓崔,出自博陵崔家。”
于是立马就有人拆台到:“博陵崔家?恐怕姐姐说错了吧,崔家的大小姐崔雯,大家可都是见过的,可不长姐姐这个样子啊,呵呵,难道姐姐连出身何处都讲不清楚吗?”
“妹妹接话也太快了些,我只说自己出身博陵崔家,可没说是崔雯妹妹啊!我~”崔玉k正待反驳那些小姐,却有武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铜雀来传话说:“玉k小姐,娘娘请你到前边一叙,还请小姐挪步。”
这下原本刁难崔玉k的小姐们都惊得花容失色了!早知道这个人是皇后娘娘注意的人,自己就不招惹她了,此时不知道皇后娘娘有没有看见刚才的事情,可千万不要让皇后娘娘觉得我歹毒啊!
倒是崔玉k早就做好准备和皇后正面交锋了,所以大大方方地和铜雀一同前去正殿。
一般情况下,武皇后让那些小姐们上前来,都会出个题考考她们,再怎么着,也会问问平时她们在家里干些什么。可是到了崔玉k这里,武皇后一看见这个女孩子,就开始在心里盘算要怎么改造她,居然就没有出口问问题。
武皇后想着,崔玉k长得还可以,礼节也还过得去,只要再让自己身边的嬷嬷教导一下细节,应该就可以了,倒是不知道这姑娘能不能在圈子里吃得开,虽然已经打定主意把崔玉k聘做侧妃,可侧妃的交际也一样重要的好不啦!
哎!这点少不了得自己帮她做门面打开路子了,至于之后她能不能把握住机会,那就要看她自己的啦!
因为武皇后好婆婆上身,所以崔玉k想象中的那些恶毒婆婆为难媳妇的戏码就都没有上演,事情反而是武皇后一直拉着崔玉k给她介绍身边的这些贵妇人,之后还命长信长公主带着崔玉k逛起来德福宫后边的小花园。
武皇后的这些做法,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我是说,如果那时候有眼镜了的话。就连长信长公主都不知道皇后娘娘到底是哪里抽住了。
不过崔玉k也没有浪费武皇后给她创造的好机会,她本来就长得好,一张玉瓷般的面孔最是得长辈们的喜爱了,加上她又会做人,旁人与她说话,她总是让别人感到十二分的尊重。这就是崔玉k的魅力,她有本事安抚别人的情绪,使得自己走进别人的心里。
如此一圈下来,一开始只是顾忌皇后娘娘,才对崔玉k态度和善的众人,现在是心甘情愿地和这个姑娘交流。这些贵妇人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样的奉承话没听过,什么样的奇女子没见过,不说其他,就是现在殿上坐着的武皇后和江淑妃,就是两朵不可多得的娇花。
可是即便是这样,崔玉k的性格也让她们大有好感。她会故意走到嗓子不舒服的信王妃的下风口,免得自己身上的香粉让对方不舒服;她会注意宫女们上茶的顺序,然后默默记住在座之人身份等级的差别,以防自己失礼;她会大大方方地和也穿着粉桃色衣衫的北齐候世子夫人谈论衣衫,言语中既不过分清高,又不过分谄媚......
总之崔玉k真的人如其名,像美玉一般心思剔透,又带着一股率直的风范,惹得武皇后嘴角也多了几分笑意。而时时关注武皇后的长信长公主心里则是咯噔一下,她仿佛知道了为什么皇后娘娘对这个崔玉k这么重视了,该不会,这个崔玉k就是皇后娘娘亲自为瑞王殿下培养的姑娘吧!长信长公主投向崔玉k身上的目光越发凝重了起来,这可真是个该好好对待的人物啊!
于是,继杨玉环之后,又一个家世不显的姑娘――崔玉k成了长安贵妇圈中的热门人物。大家都在猜,这两个人相比就是皇后娘娘为瑞王殿下相中的孺人吧!
李瑁位列亲王,按规定,他可以有一位正妃,两位侧妃,两位孺人,十位滕妾。这个滕妾地位是很低的,不用指派,瑞王自己就可以纳娶,孺人呐,就比滕妾的地位高一些,生了孩子可以自己养,至于孺人之上的侧妃,虽然比不上正妃身份尊贵,可也是上过皇家族谱的,一旦正妃膝下无子,那侧妃的孩子甚至可以当成是嫡子看待。
所以大家才会以为杨玉环和崔玉k两个,是皇后娘娘给瑞王看好的孺人。当然,她们两想要进一步当上侧妃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正妃之位就绝无希望了!
这样一来,崔、杨二人居然收到了很多顶级世家的邀请,请她们第二日过府一聚。额额,大家可别误会,不是说这些世家有多重视这二人,只不过是这些世家都有参加最后一日选妃宴的小姐,此时和这二人交好,那说不定可以看出武皇后到底中意怎样的女子,将来要是能被选为正妃,和这两个孺人先打好关系,那也是挺好的嘛!
可是这两人一个比一个的谨慎,居然一张帖子都没接,老老实实地在家等着选妃结果出来,让一众小姐暗恨她们不识相!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武皇后还是出了一题给崔玉k,要是崔玉k处理不好长安贵妇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或者说她没能力得到大家的真心认可,武皇后还是会嫌弃她的。好在崔玉k没有让武皇后失望,所以咱们的皇后娘娘才会露出笑脸。
但是,但是,这个认可,只是指把崔玉k当成李瑁的侧妃哦!到目前为止,武皇后还是想给李瑁重新找个正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