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父慈子孝” - 盛唐之情深不寿 - 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所谓“父慈子孝”

而最重要的是,李瑁虽然被册封为太子了,可是他的册封典礼还没有举办,如果这个太真娘子对李瑁心怀不满,依照玄宗的尿性,说不定就会做出些伤李瑁面子的事。

如果不是这样,武皇后也不会公然和玄宗对着干,当年江采萍入宫的时候,武皇后可是相当坐得住的。但这个杨玉环确实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尤其是经历过那些人和事之后,这朵原本清纯的桃花早就盛开成夺目妩媚的牡丹了,而在玄宗这里,杨玉环的魅力又被无限放大,武皇后作为玄宗身边最亲近的人,自然感觉得出玄宗的变化,所以她才会这么忌惮这个杨玉环。

有几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武皇后也会想起当初给李瑁选妃时,杨玉环那羞答答的样子,真是和现在判若两人,让人唏嘘不已啊~

武皇后也知道杨玉环曾经心系李瑁的事情,要是杨玉环是一般的情敌,武皇后绝对不会手软,会把这件事当成把柄来对付杨玉环,可偏偏这件事牵扯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武皇后投鼠忌器,生怕事情抖落出来,会引得玄宗对儿子有意见,所以她不但不能拿这件事做文章,还得尽力帮杨玉环掩饰,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

武皇后现在就怕两件事,第一,就是杨玉环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会帮着别人对付自己的瑁儿;第二,就是怕杨玉环对李瑁余情未了,在后宫里也不安生,平白拖了儿子下水。

所以武皇后急不可耐地想要除掉杨玉环。可是杨玉环自被高力士引荐给玄宗开始,就一直颇受玄宗宠爱,玄宗从前未见过自己三儿子的这位侍妾,现在得了这个宝,直叹天意弄人,让他们错过这么多时日,真真是将杨玉环捧在了手心里,放在了心尖上。武皇后根本没机会接近杨玉环。

不过嘛,李瑁是不会为这件事担心的,难道你们以为他能倚仗的全部,就是玄宗的宠爱吗?呵呵,那你们就太天真了!

可以这么说,明面上,现在的朝堂上,找不出比李瑁更出色,更得人心的皇子,他的这个储君之位实至名归,想要扳倒他?难~

至于私底下,玄宗恐怕不知道李瑁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而这一点,正是李瑁最聪明的地方。他明面上和裴桓芝这群小伙伴只是君子之交,裴桓芝等人看上去也只不过领的是清贵的官职,也就裴桓芝一人,看上去比较能接触到大唐最核心的政务。

可是事实上,论军权,朔北一般的新晋将士是张勤为李瑁发展来的,他们大多是从当年那场石堡城之战开始冒的头,对李瑁有种天然的归属感。

再加上几年前李瑁就安排郭子仪转了武职,这位历史上的汾阳王现在已经拿下了剑南的兵权。可怕的却是,外人从未知道郭子仪是李瑁的人,李瑁从当初初遇郭子仪开始布局,引得郭子仪认他为知音,帮着李瑁培养起了蜀中的一大张关系网。

其实李瑁出游汉州的时候,就曾经向李硕透过底,所以李硕已经和郭子仪暗中联系上了,两人一文一武,就把剑南掌握了大半。

当然,除了地方上和势力,李瑁在朝中也有自己的布置,裴桓芝稳重,所以得以在中书省任职,加上这一次张九龄呈了崔玉k的情(当然,这个是意外之喜,李瑁没料到崔玉k这么能干)。

所以裴桓芝其实已经隐隐直逼李林甫,成了中书省的三把手。李瑁觉得,张九龄自从这一次玄宗从泰山回来之后,就已经默许站在自己这一边了,他会着手培养裴桓芝,未必没有留下香火情的意思。再说了张九龄确实年岁大了,他也需要有裴桓芝的存在,好帮他抑制李林甫的权利膨胀。

还有王虎晨和周元杰。

你可别小看他们,王虎晨这个人做事没多大才能,顶多能保证不出错,在李瑁的纠正之下,倒是办事严谨了许多,可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交际能力一流,顶着那张讨喜的圆脸,同辈人都对他讨厌不起来,加上嘴巴够会说,性子够活跃,长安城中谁不是他王虎晨的朋友。

所谓势力,李瑁难免要接触到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这种活交给王虎晨一准没错,大唐也是有江湖这种东西存在的好不好,虽然不是武侠的鼎盛时期,这群人论战斗力和正规军没法比,可是他们外路子多,用得好也是一把好刀。这些人和王虎晨交好,必然也能为李瑁所用,长安城里的那些乞儿们,随时可以成为李瑁的耳目。

再有周元杰,这位可是出身清流的大才子,自从娶了咸宜公主之后,周元杰干脆正儿八经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他身上只是领着个不咸不淡的闲职,可他本人的影响力却不止这点儿。

据说当年国子监的院长就想要收周元杰做关门弟子,最后被山西孔夫子的后代、当代文学大家孔崇基给劫了胡。

这个孔崇基啊,他是个专研四书五经的专家,不同于后世闻名的唐宋八大家,在当时,这些写诗出身的诗人,见到这位专攻正统文学的孔大家,也都是要下首礼的。也许李白这样的有才之士会轻视迂腐的科举考试,可他不会对孔崇基心怀不满,因为天下礼节的根就来自人老孔家,你知道基本的伦常,你便得到了孔家几代人的恩惠,又怎么能对他们心生不满呢?

也因此,周元杰的地位是很高的,孔崇基可不经常收徒弟,他能收下周元杰,不但说明周元杰文学水平高,更加能说明周元杰品性高贵。

所以被周元杰认可的、有功于百姓的、为天所眷怜的、待双亲纯孝的李瑁,岂不是天下学子最推崇的皇帝候选人嘛?

李瑁有时候想,曾经的周元杰是多么纯粹的一块美玉啊,现在却被王虎晨那家伙熏染成了芝麻包,表面上是翩翩公子,享誉全国的大才子,可是骨子里,已经是个弯弯心思一大堆的腹黑男了。

亏当年在周元杰做了孔崇基弟子的时候,长安城的众多千金们还嘀咕过是姐姐咸宜拖累了周元杰呢。李瑁只要一想到那时周元杰在自己面前得意的脸,以及他在姐姐咸宜面前那幅专情的肉麻样,惹得被传言所累的咸宜被周元杰一番“真情告白”感动的死去活来,李瑁就觉得周元杰绝对是世上最毒的毒药,尝一口就要人命。(好吧,至少也是和裴桓芝那厮并列第一,至于李瑁自己,那必定是天下最干净的清泉啦,哇咔咔!)

说了这么多,无外乎是在展示李瑁各方面的实力,可是这样大的摊子,玄宗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呢?

这儿就是李瑁聪明的地方,你看看,这些关系里边,有哪一个是李瑁通过结亲,或者利益交换得来的?固然只要李瑁得胜,这些人也能得到天大的好处,可是这些人通通都是在李瑁还不是太子,只是个得宠的皇子的时候,就已经慢慢围在了李瑁身边。

而且这些人个个都是腹黑,最懂得伪装。王虎晨整天嘻嘻哈哈的,在吏部每年的评测上也都是良多于优;周元杰就“两耳不闻身后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搞得大家都要认为咸宜公主是母老虎,才不放他出来的呢;而李硕天高皇帝远,为了赖在汉州那个地方,不惜毁坏自己每年的评测,不是真正到过汉州的人,根本不知道他在那儿鼓捣出多么大的动静来了。

所有人里边最高调的,就是张勤、裴桓芝、郭子仪这三人了。可是郭子仪属于李瑁的后手,外人轻易不知道他们的关系;裴桓芝上边有张九龄、李林甫两座大山当着,能被关注到的程度不大;至于张勤,你知道大唐现在有多缺能力出色的将军吗?要不是缺人,你以为玄宗会愿意启用像安禄山这样的胡人做统帅吗?所以就算知道张勤必定会站在李瑁这边,玄宗也不可能冷藏他。

再说了,到目前为止,玄宗都没有怀疑过李瑁这个儿子,又何谈来削减他的力量呢?玄宗最多以为李瑁小打小闹,凭着自己的身份,也只是多得了几个门客,几位好友,连个得力的姻亲都没有,连夔国公府都和李瑁不亲近罢了。

当然,要不是玄宗一直确信李瑁完全在自己掌握之中,你以为就这么一位皇帝,他会放心的为儿子铺路??

都说了,人就是这样,儿子没成长到那份上,做父亲的自然会多帮帮他,可是等儿子成长到能威胁到自己的地步,这个父亲就又会忍不住反过来打压他。

李瑁一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么多年的扮纯孝不就是为了最后撕破伪装的一刻嘛!

所以李瑁一点都不慌,玄宗愿意一直“父慈子孝”下去,他自然会陪着演下去,若是玄宗变了心意,他也得强逼着玄宗做个“好父亲”。

倒是难为不知情的武皇后瞎担心了好一段时间,就怕玄宗和李瑁为着一个女人父子失和,平白让旁人得了好处去。

那么,到底杨玉环是怎么想的,她又会怎么做呢?此时在玄宗特意命人建的太真馆里,一身青衣素发,却始终难掩其风韵的杨玉环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晚更也是更,大家对人家温柔点,千万不要打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