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压力全场
李天对鲁树的话感到一愣,心中暗想:
“就这垃圾诗,在华夏,但凡会点成语的人,都能轻易拼凑出一首远胜此百倍的作品吧。”
他望向鲁树,嘴角微扬,轻笑道:
“鲁兄,何不前去与他一较高下?”
鲁树叹了口气,解释道:
“先不说能否胜过他,即便侥幸取胜,后面还有两人候着,胜算渺茫啊。”
面对鲁树的无奈,李天自信满满地回应:
“鲁兄,你信不信我能一挑三?”
言罢,不待鲁树回应,李天已起身,大步迈向大厅中央。
“哎,别冲动,你这也太自傲了吧!”
鲁树低声劝阻,李天却充耳不闻,直接走向那位刚完成诗作的男子。
大厅内,众人的目光因李天的突然行动而聚焦。
那位刚完成诗作的男子,见有人前来挑战,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转为期待。
他站起身,礼貌地朝李天微微点头,示意对方可以开始。
李天深吸一口气,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诗词的片段。
他闭上眼睛,让心灵沉浸在华夏文化的长河之中,寻找着那份能够触动人心、震撼全场的力量。
片刻之后,他缓缓睁开眼,目光如炬,仿佛已经找到了那把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诸位,在下不才,愿以此诗,向各位请教。”
随着李天的声音响起,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待他接下来的诗句。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未待众人从首诗的韵味中回神,李天已流畅地吟出第二首、第三首、第四首……
每一句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与情感,彰显着华夏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与自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些诗句的每一个片段如同炽热的烙印,深深印刻在每位听众的心头,犹如置身五千年华夏大地般,令人难忘。
李天的声音虽不高亢,却字字珠玑,句句有力,触动人心。
大厅内的氛围随之升温,情感逐渐沸腾。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随着李天吟诵完最后一句,大厅内陷入短暂的静默,众人仿佛仍沉浸在那股激昂的情绪之中。
随后,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经久不息。
此刻,鲁树的表情呆滞,恍若梦中,难以置信身旁这位看似随意坐着的人,竟能吟出如此仙境般的诗词。
周围议论声四起。
“这样的诗句,恐怕连大居士也难以企及吧?”
“是啊,而且题目才公布不久,他竟能瞬间构思出如此多的佳句。”
“我特别钟爱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它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边疆小兵奋力拼搏的身影。”
“别这么说嘛,那句‘敢教日月换新天’岂不更加震撼人心?
气势恢宏,仿佛能征服天下,连日月都为之俯首,自己便是那永恒不变的天,其气概远胜长胜将军。”
李天对于周围的赞誉似乎并不在意,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位先他一步吟诗的男子身上。
“能作出更好的诗吗?”
李天问道。
男子面露难色,避开李天的目光,转而望向阿拉蕾。
阿拉蕾同样面色不佳,他轻轻摆手,示意男子回来。
接着,阿拉蕾转向另外两名已准备好诗句的男子,冷冷问道:
“你们能比得过他吗?”
两名男子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阿拉蕾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