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之争 - 紫玉传奇 - 夏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紫玉传奇 >

☆、王侯之争

御书房内,沉木飘香,明黄耀眼,盘虬大鼎里摇曳出缕缕青烟,轻盈而飘渺。天崇皇帝天景洌端坐于紫金檀木的案几前,下首坐着的正是安国侯玉腾知。

“臣妾玉氏第五夜咏携小女飞胧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玉夫人拖着玉飞胧一起跪地行礼。

玉飞胧跟着她娘轻声咕哝了两句,但眼睛和思绪却早已集中到了传说中的皇帝身上……

明黄着身,金冠系发,高贵华美,气宇轩昂。虽是微笑着的脸庞,却不自觉流露出丝丝威严。嗯,似乎皇帝就该长成他这样。

“平身。赐座。”

“不知皇上为何宣臣和夫人来御书房,而非到天乾殿觐见?”玉侯爷眼带疑问。

“何必到天乾殿受那繁复之礼,宣你们到御书房来,朕只想叙叙旧,谈谈轻松的话题。”皇帝淡淡一笑,眼角依次瞟过微低着头的玉夫人和毫无顾忌盯着他看的玉飞胧。

皇帝转眼一笑:“腾知啊,你这女儿真是惹人爱!令夫人的美貌倒有一半给这孩子继承了……”皇帝乐呵呵地抱起玉飞胧,眼神有意无意地扫过玉夫人。

玉腾知:“皇上过奖了。”

玉飞胧此刻却有点发毛,这皇帝手脚简直太痒,为毛要抱她!万一自己一不小心尿失禁可肿么办?会不会被砍头?

正胡思乱想着,她却惊讶地看见皇帝突然取下了大拇指上的紫玉扳指,然后放进她的手中,勾着她的鼻子道:“朕赐给你了!”

啥?天上掉馅饼了?

玉侯爷也似乎有些惊讶:“皇上,这枚紫玉扳指……”

“朕金口玉言,赐给了胧儿,那以后便是胧儿的了!”

“臣替小女叩谢圣恩。”

“腾知啊,朕和你也有好些年未见了吧,上次朕私访路过孔西,算起来也快两年了。朕在你侯府借宿了一晚,只可惜啊当时你不在。”

玉侯爷一听,当即跪了下去:“臣彼时不知皇上驾临,人处外地,未能远迎,请皇上降罪!内子那时初入天崇,如若有不懂礼之处,还请皇上恕罪!”

玉夫人也跟着跪在了玉侯爷身旁,身子竟微微有些发抖。

“你看看你们,朕也没说什么,快快起来!那次朕在侯府过得不错,令夫人的安排,朕很满意!”皇帝顿了一下,继续道,“虽然,有些地方不够尽如人意,但朕看在令夫人是叶迢郡主,不懂我天崇礼仪的份上,就不追究了。”

“谢皇上!”玉侯爷扶着玉夫人一起站起来,却没再坐回座位上,而皇帝也没指示他们再次入座。

随后皇帝又和他们谈了谈其他话题,直到一名太监在皇帝耳边私语了几句,皇帝露出一脸遗憾的表情对着玉侯爷道:“朕本来在御花园设了宴,奈何刚刚有一紧急要务待处理,看来这宴席要作罢了,爱卿不会怪朕吧?”

“国事要紧,臣和夫人小女先行告退。”

“臣妾告退。”

皇帝应允,却似又想起了什么:“不过玉夫人,适才落妃遣了人来,说想让你留下来再陪她闲聊会儿。”

“这……落妃娘娘……”玉夫人显是极为为难。

“难得她和你极为投缘,你就不要驳了她的意。”皇帝用了毫无商量余地的口吻。

一回到侯府别院,玉飞胧就迫不及待地缠着玉侯爷打听这紫玉扳指的价值。笑话,这可是皇帝赏的,御赐!

“爹地,这个紫玉是不是很珍贵啊?”

“天崇地大物博,却从未有紫玉出产,就是产玉大国南斐也鲜有发现,大部分紫玉都来自西珈国,但如这种呈油脂光泽的紫玉却仍然不多。况且,当今天子极喜此玉,尽收天下紫玉,民间极少流通。所以,它也就成了所有玉石中最稀有珍贵的。”

“哇哦,皇帝的品位果然比较奇葩……不过这玩意儿晶莹剔透,当真是漂亮!”玉飞胧得意地在阳光底下晃了晃手中的紫玉扳指。

“不仅珍稀,而且,这枚紫玉扳指还有一个特别的用处。”

“什么用处?”

“免死金牌。”玉侯爷语气淡淡,眉头微皱。

神马!神笔马良,请告诉她,她没有听错!免死金牌?!!!这简直赚大发了!

但玉侯爷却没有一丝兴奋,他眼跳着远方,神色略显凝重。

天乾殿是百官议政之所在,乃万殿之首,自天崇开国以来,诸侯面圣均在此殿。可今天天景洌却故意将他们安排在御书房,言语间颇多责难,态度只怕已经足够清楚了!

三百年前,玉家先祖跟随天崇开国皇帝――天始帝征战四疆,建立天崇国,天始帝为表彰各位将领的不朽功绩,封他们为侯,爵位世代相袭,并封地四方。虽然皇帝仍是最高统帅,但近百年来,各路诸侯逐渐脱离皇室掌控,如今的天佑帝早就坐不住了。

削藩,势在必行。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玉侯府还是那个玉侯府,但玉飞胧却逐渐长大。

少年郎,不知愁,白马春衫足风流。玉飞胧一直觉得,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一辈子衣食无忧,绝对是最幸运不过的事了,至少在拼爹的时候你就已经赢了普天之下绝大部分人。

直到有一天,玉家突然接到皇帝的圣旨。

圣旨中提及皇帝邀请玉、齐、董三大藩王以及几个小藩王举家搬至京城。说是邀请,但却是不容拒绝的语气。诸侯各有封地,如无要事,必然不会踏出自己的封地半步,当年玉家进京面圣之后也是立即就回了自己的封地孔西郡。

有时候,你所谓的幸运往往并没那么幸运。

这一道突然降临的圣旨,让诸侯措手不及。

据圣旨所述,皇太后近些日子大感身体不适,且她老人家最近一直重复做着同一个梦,梦里有仙人指出太后此症无药可医,就算侥幸治愈,此症也必定转移到另一位皇室成员身上。而据仙人所指,此病的症结在于皇室开国先祖创下天崇基业后将一干功臣分到了国之四疆,而非留在京城让他们继续辅佐先祖。所以解症之法自是将这些重要功臣的儿孙后代接到京城,同享京城繁华胜景,共创先祖未完之事业。

虽然此说甚是荒谬,明眼人一看便知真假,但玉侯爷与其他藩王几番研讨后,最后还是决定了接受皇帝邀请。如果不接受,那就是公然抗旨,就是明目张胆地不顾太后死活,就是间接诅咒皇室成员,皇帝可以名正言顺地收拾他们。

即便他们揭竿而起,与皇帝拥军对峙,却也早已处在了天下舆论的下风。任你再神通广大,依然是难敌悠悠众口。民智未开的时代,最容易为政治家所利用。

作者有话要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