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 - 紫玉传奇 - 夏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紫玉传奇 >

☆、风云变幻

天佑二十一年开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天希对于各项国事的处理渐入佳境,天景洌也在很多问题上放手让他拿主意,太子威信日益提高。虽然天希是帝位唯一继承人,但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只有真正让百官臣服才是帝王之道。

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然而在一次早朝上,却意外地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工部侍郎上奏皇帝天景洌,说他们发现先帝――天衡帝的陵墓近期出现局部坍塌,该如何修缮请皇帝示下。天希的意思是应该大肆修整一番,毕竟天衡帝的陵寝稍显简陋,与其帝王身份不符,然而天景洌却不同意,只让工部简单修建一下即可。

本以为此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一日早朝时,礼部的一个小官却跳出来说,先帝在位时勤政爱民,驾鹤西去后却只得一个残破不堪的陵寝入眠,风雨凄凄二十年,如今陵墓坍塌,皇帝竟然无动于衷,真正叫人心寒!

这名小官的公然叫板,不仅让朝堂上的百官骇然失色,更让御座上的天景洌气得当场吐血。

自从二十年前,天景洌篡夺了其兄天衡帝的皇位后,百官无一人再敢提起天衡帝,天衡帝成了天景洌的禁忌,谁敢踏进雷区谁就不得好死。

暴跳如雷的天景洌二话不说,直接下令侍卫将那个小官拖下去斩了,这时年迈的礼部尚书居然站出来替他部下的这个小官求情,天景洌一怒之下让人将尚书杖责五十大板。百官见情形不对,人人自危,有几个胆大的跪下为礼部尚书求情,最后朝堂上哗啦啦跪倒了一片,口径统一,请求皇帝从轻发落。

天景洌怒极,这些人竟敢挑战他的权威,全部都活腻了!他冷冷撂下一句话,说谁再敢求情,全部自领五十大板!

那个小官虽然被侍卫擒住手臂,并不挣扎,但口中却说出了更让人勃然变色的话,他昂着首挺着胸,指责天景洌昏庸无道,沉迷女色,篡夺皇位,还残忍杀害天衡帝和他的子嗣,实该遭天地唾弃!总有一天,会有人替天行道,灭了天景洌这个不忠不义的人渣!

小官的下场显而易见,死无全尸,株连九族。没有一个皇帝能容忍自己被人指着鼻子骂,让他在百官面前颜面无存威信尽失!好在天景洌理智尚在,除了对那小官处以极刑外,其它朝臣未被牵连太多,然而所有人还是被罚了半年俸禄。

自此后,天景洌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干咳之症更为严重,时常会咳出血来。玉飞胧看在眼里,堵在心里,只有更频繁地去龙紫宫看看他。

以为那天~朝堂上的事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所有与天衡帝有关的事情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势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无论朝臣还是百姓,私底下都开始流传天景洌如何谋害皇兄如何篡夺皇位,细节之具体仿若亲眼所见。更有秘密消息说,尽管天景洌惨无人地道杀光了天衡帝的子嗣,然而天不绝人之后,天衡帝其实还有一个儿子尚在人世!

这条爆炸性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而其中最震惊的,非天景洌莫属。

天景洌做事,向来心狠手辣,斩草除根,绝不会让祸患遗留人间!所以,如果此事属实,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唐太后做了手脚。

当年天景洌联手唐太后篡位,心高气傲的他如何会想到唐太后竟然会背着他留一手。他是战无不胜的年轻王爷,手握重兵,几乎所有的文臣武将都以他为尊,连亲生母亲唐太后都不敢违逆他。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是天景洌这样不可一世的自负者。

天景洌明面上对疯传的谣言不予理会,但暗地里却动作不断,无论真假,他势必要查个清楚的。

天希和玉飞胧也在查,只不过和天景洌欲赶尽杀绝的目的不同,他们更想要一个真相,平息谣言,稳定人心。

“你认为,如果谣言属实,这个幸存于世的孩子很可能就是唐淅亦?”玉飞胧双手交握撑住下巴,压着声音问。

天希面色微暗:“我也只是猜测。只是,他的可能性最大。”

“你是不是查到了什么?”

“之前,你让逐日通知我多留意唐淅亦,当时我就着手调查他了。期间我发现,除了你说的那一封信外,太后先后还收到过另外两封,皆是来自唐淅亦,至于信的内容,因都是阅后即焚的,尚无从得知。”

“阅后即焚?”玉飞胧蹙眉,如果是正常的家书,何必焚毁?

“嗯。从小,太后待唐淅亦就和其它唐家子弟不同,经常召他进宫伴驾。宫里没有其它男孩子,所以每次他进宫,我就很开心,因为可以找他玩。当时只觉得没什么,但现在想来,太后的行为只怕是太过了。除非……她对唐淅亦怀有愧疚,她要补偿他……”

玉飞胧点点头:“这样似乎可以说得通。但是,唐淅亦明明是唐大将军的儿子,将军夫人怀胎十月,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难道是假怀孕?但是不对啊,唐夫人诞下的可是龙凤胎,如果怀孕是假,那唐淅雪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关键就在于这龙凤胎!如果没错的话,唐淅雪应该是唐夫人生的,而唐淅亦……”

“你是说唐夫人只生了一个,却对外宣称是龙凤胎?”

“不错。否则,我实在想不通为何当年所有接生的人会在一夕之间销声匿迹!”当年唐以颢还年轻,府中之事并不为人注意。关于这件事,天希也是最近追查“天衡帝遗子”之事才知晓的。

“你是说……可是唐家为什么会答应抚养这个孩子?这实在是说不通。有关天衡帝的事,时人颇多避讳,当年的唐以颢虽只是初露锋芒的年轻将军,但前途无量,他又如何会为了先帝这个见不得光的孩子甘冒灭族之险?”

天希颔首:“是,所以这些都只是基于唐淅亦是天衡帝遗子的假设上推测的,而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大概只有太后知道。”

“如果这个先帝遗子真的存在,而且真的是唐淅亦,那么他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许是从最近和太后的通信中得知,也许他从一开始就知晓了一切……”玉飞胧不由自主地缩了缩。

对于唐淅亦,她从来没有看清过,正确地说,她从来没有想要真正去看懂他。从最初的相识,到渐渐成为朋友,他们的关系不淡却也不深,也许称不上莫逆于心,但一定高于点头之交。所以她不明白,为什么后来唐淅亦对她冷淡,甚至故意避开她,是因为唐淅雪的死是玉家之过?可如果这样,他为什么不拒绝玉飞曜死皮赖脸的纠缠?

天希扫了玉飞胧一眼,眸光锐利如剑:“无论如何,无论天衡帝是否尚有一子在人世,无论唐淅亦是不是这个所谓的漏网之鱼,我们都不能忽略一点,就是最近发生的所有一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什么!”

“而且矛头直指父皇!”天希补充道。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从来没人敢提起天衡帝,可最近工部和礼部却先后上奏父皇,而百官中又有不少人为他们辩护……”天希眸中闪过寒意,“此事很难不让人疑窦丛生!”

“有人背后唆使?先帝的事是皇上的污点,”玉飞胧并不讳言,“所以幕后黑手在这个时候大肆用天衡帝之事来攻击皇上,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百姓中掀起舆论,就算无法动摇皇上的帝位,也必让他心力憔悴!”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舆论是一把银光四射的利剑,直刺要害。

这个幕后之人,究竟是谁?谁觊觎帝位?谁想取而代之?或许,此人正是天衡帝的遗子,这样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要回被天景洌偷去的江山!又或许,此人是个野心家,只不过想假借先帝之子的名义掠取万人之上的地位!当然,也不能排除他国的使坏,兵不厌炸,何况这是一个引起天崇内乱的绝佳计策!

“胧儿,”天希突然道,“你可知天崇如今的兵力都掌握在谁手中?”

玉飞胧一愣,不知道天希为什么有此一问,便随口答了一句:“我只知道唐淅亦统领西军……”

刚说完,她的眼珠便瞪圆了,嘴巴成了“O”型。她突然想到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谁拥有军队的掌控权,谁就拥有主宰天下的能力!

“不错,唐淅亦被父皇任命为‘振西大将军’,统领三十万西军。而直接由父皇掌控的是东、南、北三军:东军即禁军,是守卫京城之师,人数为两万;南军安逸,人数二十万;北军先前由平延皇叔统领,不过如今已收归父皇手中,人数十五万。而诸侯就算拥兵自重,也各自不过数万。由此可见,谁可以挑战父皇,谁敢于兵戎相见,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唐淅亦!

玉飞胧浑身一凛,她无法想象唐淅亦会起兵造反,之前的种种分析只不过是一种猜测,并不一定就会是他。可是,当分析不断深入,她不得不强迫自己承认,如果这个人不是唐淅亦,那么还会是谁?

如果唐淅亦发难,皇室的胜算几何?唐淅亦有三十万的军队,况且有舆论造势,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进攻。而天景洌却不同,他虽手握东、南、北三军兵权,但实际能动用的却只有两万东军和少数南军,南北两军的使命是守卫边疆,防止南斐和北晷国的入侵,根本不能随意抽调。东军虽是能以一敌十的精锐部队,但如何能抵得上三十万骁勇善战的西军?

“殿下,紧急军报!”逐日在门外焦急汇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