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收账 - 小鱼跃农门 - 一树樱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小鱼跃农门 >

第49章 收账

小鱼跟着黄知县这一去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她是跟着黄知县一道走的,食宿安全方面陈氏自然不用担心。趁着这空儿,她已经让原先大杂院里的人全都搬进城西的宅子里,停售了许久的唐家早食也再次供应了。

此时陈氏和唐小鱼的新户纸已经办好,她们正式落籍在了江陵县,放妻文书已经备了案,京城府衙的公文回来,那边已经明确解除了陈氏与唐明诚的婚姻关系。这让陈氏彻底松了口气。

她这回算是跟唐家彻底断绝了关系。她再怎么过都跟唐家没有半点瓜葛了。

过了一个月,唐小鱼跟着黄知县才回了县衙。黄知县微圆的双颊陷了进去,人看起来倒是精神许多。唐小鱼因为一直在外头跑,被晒黑了不少,不过也是精神奕奕的,整个人都往外发着光一样。

“此番多亏了有小鱼在啊。”黄知县坐在后衙,喝了口热菜长长叹出一口气,对着何主簿和左县丞笑着说,“你们不知道,亏得小鱼发现得早,不然咱们县里不知有多少家要喝西北风呢。”

左县丞笑着说:“要不怎么说唐姑娘是咱们县的小福星呢。”

黄知县哈哈大笑道:“可不是,他们原先还不信,以为本县诓哄他们,不好好细查。要不是本县一个村子一个村子亲自去看,也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家因轻忽而遭灾。原本半个月就能回的,结果本县和小鱼被邻县拉了去,非要小鱼帮着他们也看看,这才耽搁了行程,到此时方回。”

何主簿双眉微蹙道:“也是,本县有灾,相邻各县只怕也躲不过。此事要不要告知府君大人?”

韩纶前些日子刚回巴郡,府衙公事堆积如山,这一时半会怕是来不及顾上其他。

黄知县捋了捋胡子说:“汉庭不用担心,本县与相邻几县的知县已经说好,大家一起送信给韩大人,现在信应该已经递到府衙了。韩大人向来注重农事,知道此事一定不会轻忽的。”

这边他们商议着公事,那边唐小鱼已经回到了家里。

陈氏亲自打了热水让唐小鱼洗去风尘,她搬了个小凳子给女儿洗头发,本来挺心疼小鱼掉的肉,不过见她闪闪发亮的双眼时,那些心疼和埋怨的话也就说不出来了。

“你啊,一个女孩子家家,怎么这么喜欢种田。”

“那是,农业是第一生产力嘛。”唐小鱼舒服地泡在木桶里,头仰着让陈氏给她浇水,”大家都是一样的,手上有粮心里不慌。咱们是老百姓,老百姓最大的愿望不就是肚里有食,身上有衣,天下太平,无兵无荒吗。只要地种好了,大家都有饭吃,谁还会没事生事啊。”

唐小鱼转过身,扒在木桶边上看着陈氏说:“娘,我这次出去,才觉得自己是真正有用的。你都不知道他们叫我什么。”

陈氏含笑看着她:“叫你什么?”

唐小鱼洋洋得意地说:“他们叫我农神小娘子呢。”

陈氏失笑,抬手在她湿漉漉的脑袋上敲了一记。

“不管是什么小娘子,让他们保住了口粮,不会有人饿死……娘,你说我是不是很厉害?”唐小鱼笑嘻嘻地问。

“我的小鱼厉害,最厉害了!”陈氏笑着在女儿头顶上响亮地亲了一口。

果然,韩纶收到下属几个县的信后,第一时间安排了府衙的人将信息传到下属各县去。一是着令各县治下严查所种稻谷有无病害,二是将小鱼的药方子发下去,让各县备齐所需草木灰和生石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同时又亲手修书着人递去给相邻的江州府,将巴郡的情况细述给江州知府听。

这一切都做完了,韩纶摸着胡须看着案上江陵知县递来的信陷入了沉思。

唐小鱼,说起来他也许久未见到了。

唐小鱼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惦记着她,满足地睡了一觉之后,她起床后便到唐家铺子去帮忙。

唐小鱼和陈氏商量了,唐家铺子以后便交给洪大叔他们打理,她把几样早点的做法配方教了他们,以后每年唐家铺子的收益她收两成,当做铺子租金和技术入股。这手艺只教给大杂院的人,他们经营着铺子,大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风里来雨里去的赚那几个活命钱,日子能过得更宽裕。

搁着以前,小鱼和陈氏一无所有的时候,这点做小吃的技艺便是她们安身立命的本钱。不过以前是母女二人起早贪黑的摆摊子,做点心,现在唐家铺子光灶上已经又添了三四个新人,那点技巧配方传出去也是迟早的事情。

更何况小鱼的心不在开铺子赚钱上头。

她如今有大宅子住,有银子花,更重要的,有上好的良田坡地水塘六百多亩,只要想想大背包里藏着的那些种子,唐小鱼就够热血沸腾了。就像她曾对江陵县说的,小吃那是小道,她有更重要的大道要走。

为那些曾经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对她伸出过援手,给过她帮助的乡亲们,培育出高产的粮食,四季不断的新鲜蔬菜,找到最合适的种植方法和方式,让他们人人能过上好日子。

在家歇了两日,黄知县让人来叫她,说是太平山庄顾家十三爷要带她接收那六百亩赐田。

听着这个消息,唐小鱼欢呼了一声,周身的疲惫都一挥而去。

原本黄知县说他会陪着唐小鱼一起去收地,但此时他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亲自去办,且顾家家大业大,十三爷又是办事稳重仔细的,不过交接田亩,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因此便让左县丞陪着唐小鱼去。他和何主簿二人则请了陈氏去了县衙。

唐小鱼只是一琢磨,便知道知县大人要办的“大事”是什么了。

如今陈氏和小鱼已正式落户江陵县,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赐给陈氏的亲笔立屏怎么还能放在唐家?!

名不正言不顺!要不是突然出现大面积病害,他和唐小鱼跑遍了全县,他早就带着人马杀到唐家,把东西全全拖回来了。

有知县大人亲自出面去到唐家要东西,唐小鱼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只要一想到唐家那几个婆媳心疼肉疼浑身疼的模样,唐小鱼心里就跟三伏天喝了一碗冰酪子一样。

爽!

被请到县衙的陈氏听了黄知县的用意,也不矫情,提笔“唰唰唰”就把她们带去唐家的一应物件都列了个清清楚楚。

黄知县将手里的清单抖了抖,捋着胡须挑着眉毛笑了笑,对陈氏说:“陈娘子放心,本官定会将上头列的东西一件不落地给你拉回来。”

陈氏微微一笑,对黄知县福了福说:“小妇人一切都仰仗父母官大人了。”

她现下是江陵县人,黄知县自然当得起她一声父母官老大人。

一旁的何主簿看着她,觉得不过一个月不见,陈氏有如褪茧而生的蝴蝶一般,原先眉间带着的一丝悲苦怅惘寂寥绝望之意尽皆消失不见,平就十分清丽的面容上增了不少光采,整个人都显得熠熠生辉,竟如双十年华的年轻女子一样,周身都是活力,吸着人让人挪不开目光。

黄知县笑着问道:“陈娘子要不要随同本官一道过去唐家?亲眼看着,也免得人家拿了假货糊弄。”

陈氏笑了起来,摇了摇头说:“都是御赐之物,唐家没这样大的胆子敢偷龙转凤,即便想,也拿不出趁手的假货来。”至于她们自己的东西,左右也不值多少,唐家人若这点小便宜都想沾,那也就真的是没脸没皮了。

以前包在她身上的壳子一旦打破,她的眼界跟以前自然不同,觉得天宽地阔,唐家那点儿破事儿如今真的不是什么事。

江陵县知县带着主簿亲自去涪川县唐家去要东西,这脸打得是“啪啪啪”的,不止是唐家,就连那位刘知县,只怕脸也要被扇肿了。她只要安心在家里等着清点东西就好,何必要亲自过去,将本来的公事变成私事,让唐家有机会再往她头上泼脏水,跟她胡搅蛮缠?

黄知县没想到这层,何主簿却是想到了。

“大人放心,下官家里有典当行,好歹也有点眼力,我把掌眼先生一起带上,保准不让人用假货糊弄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