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躲过
楚静芸在一旁紧张地看着顺安公主对楚静茗质疑发难,她却不敢贸然出头,一则六皇子是顺安公主唯一的嫡亲弟弟,做为长姐的她关心弟弟的事,本来就很正常,虽说中间可能还有她不知道的情况,但是顺安公主会有所疑虑也不是无的放矢之事,哪怕她再了解楚静茗的性情,不是有句古话说:‘人心隔肚皮’?身为位高权重者,怎么可能完全信任那些身份比他们低下的人?便是她自己也不是被全然信任的,不是吗?
“公主真是误会九妹了,九妹哪里能是那样的人?况且据阿芸所知,刚才提起的那件事至今也过去好几个月的时间,如果九妹真有什么想法,她会掩着藏着不告诉任何人?甚至连李大郎也不曾对阿芸说起,要不是前两天阿耶向我们问起那件事的缘由,阿芸也不知道九妹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娘子,居然会瞒了大家这么重要的事情。”楚静芸见顺安公主似不再追究那件事之后,才暗暗地轻吁一口气,然后态度恭敬软和地对顺安公主说道。
“不是我对九娘子的心思存疑,六郎到底是我的亲兄弟,母后又对他寄望颇重,不说自六郎出生开始,母后就对与六郎有关的事务无一不亲自过问,还要早晚将六郎召去她那里嘘寒问暖一番,就是这两年,六郎也到该挑选正妃的年纪,,母后费尽多少心思,在那些公侯世家中挑三拣四的,就是要挑出一个既能合她心意又能待六郎一心一意的小娘子,甚至还跟父皇和六郎说了,日后要伺候六郎的小娘子,哪怕只是个不入等的侍妾也得她看过后才准许六郎收用,六郎就是觉得在宫中太受约束,才忍不住来找我替他求情,让我说服母后同意他去馥园散心一段时日,偏偏仅是去了两日就发生那等大事,们不晓得…母后知道六郎竟是在馥园附近被人袭击受伤的,便一直到现在都不怎么待见我,若非后来有六郎居中缓和关系,只怕我得好些年都不能入宫见母后了,况且话说回来,九娘子好歹是我看着长大的小娘子,我又哪里舍得她被其他世家嫡出的小娘子看轻?还不是担心她会一时昏了头,所以才出言试探一二。”顺安公主无奈地叹一口气,到底还是说出了她的用心和苦衷。
“这与九妹又有何干系?难道李大郎把六皇子因为身受重伤不得不在九妹暂住的那个院子里过了一夜的事也告诉皇上和皇后娘娘了?”楚静芸闻言,自然忍不住要多想一些,她也怕若真是那样的话,后续的麻烦可就很多了。
“这倒是没有,我会知道这些事情,还是郭管事在年前送进上的年礼回京时才向我禀报的,他还坦承李大郎曾叮嘱他不要把九娘子牵扯进此事,只是他虽知道李大郎如今吩咐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有损九娘子的闺誉,但又不敢对我这个主子有所隐瞒,再三纠结之下,便拖延了许多时日。”顺安公主摇摇头,她知道如果不是郭管事不敢瞒着她,她说不准永远都不会知道六皇子受伤之事,其中还有那么一段故事。
“那就还好,阿芸也怕若是让两位贵人知道的话,指不定又要胡乱猜测了。”楚静芸顿时松了一口气地说道。
“放心吧!父皇并非那等不明事理之人,便是母后知晓,也不过如我刚才那般,顶多担心九娘子会不会想趁机提出不该提的要求而已,再说父皇未必不知九娘子在其中也担了一些干系,毕竟李大郎君向父皇回禀过,救下六郎的人可是傅大郎君和楚义父子,而楚义父子又是伺候九娘子的奴仆,如此可知,若无主子应允,他们做为下人的哪敢自作主张地担起这种责任?父皇定然也通透其中道理,却没对九娘子和汝南郡公府再三追究,想来又何尝不是因为心中偏袒你们的缘故?”顺安公主静下心之后,想的倒比楚静芸姐妹更深远一些,这也才明白皇帝为何对六皇子那几个救命恩人的态度都异常平淡,她原以为是皇帝不重视六皇子,但此时再细想之后,却发现有些事情不做反而是真正的保护对方。
楚静茗在一旁听着这番话,心想这的确很有道理,毕竟她能约束的不过自己身边那些人,当初去小院子接六皇子的侍卫奴仆就有不少人,如果没有身份比她高的人下令封口,六皇子去过她那里的事,老早不晓得被多少人知道了,别的人倒是不怕,她怕的是四皇子或楚静蓉,甚至是其他皇子,照着时间算来,那些人恐怕已经慢慢在图谋日后的登位大事,那件意外不管最后查到是谁下的手,都必然少不了那些人的推波助澜。
楚静茗思来想去,她觉得六皇子的身份实在太过特殊,朝廷里一心盼着能除掉他的人太多了,要是让那些人知道六皇子能够保住一条命,还是因为她太多事的结果,能不视她为眼中钉吗?能不想着找她出口气吗?幸好她没有什么平步青云的心思,毕竟那些人也不傻,她一个小庶女不可能在嫡姐已是四皇子正妃的情况下,还能无缘无故地成为六皇子的后宅一员,一旦这么违和的情况发生,说不定立刻就有人会想到那个时候的事情去了。
顺安公主试探过楚静茗并得到令她十分满意的结果后,便也不再提起这件看似已无关紧要的事,还亲口允许会替楚静茗物色适合她的郎君人选,必不会让她日后在夫家受到任何委屈。
回程的路上,楚静芸才真正松懈下来,一副后怕地道:“幸亏说服了公主相信没有想攀上六皇子的心思,不然我真担心往后的日子不知该怎么过才好。”
“我是什么样的人,难道五姐还不明白?我这人一向很有自知之明的。”楚静茗笑着回道。
“说的也是,倒是我多虑了。”楚静芸轻笑一声,又下意识地摇头叹息。
“其实并不是谁都像四姐那样满脑子只想着如何才能嫁进高门大户里,咱们郡公府虽也是公侯世家之一,可比起沛国公府、申国公府那些门第又低了一层,他们家的小娘子尚且不可能都受到宫里贵人的青睐,更何况我们?我听说四姐之所以被宜都郡王当众斥责,是因为她拐着弯强迫宜都郡王收下她送的绣帕,对吗?这种做法本来就不对嘛,绣帕是娘子们的贴身之物,她怎能那么草率地给了外人?还是在明知对方根本不会接受她的情况之下。”楚静茗一副自豪又不解地说起楚静`的事。
古代女子对心怡之的人示爱表白,不过就是含蓄地吟诗作词,再大胆一点的或许会偷偷送上贴身之物,但那也真的就是‘偷偷地’,还不敢叫别人发现,至于大摇大摆地把自己佩带的绣帕香囊什么的装作不知情地丢到人家身上,又迟迟不去讨回来的举动在封建社会的人们眼里看来,就委实太过大胆也太不懂礼数,不晓得的还以为示爱的小娘子是从那些风月场所里出来的呢。
很不幸的,按楚静茗打探到的情况,楚静`那日就是故意把她身上的一条绣帕借风力‘吹’到宜都郡王身上,明明有不少人都亲自看到的事,她却能装出一副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没看见的反应…据说宜都郡王还吩咐了文成郡公府的一名丫鬟将绣帕送回,可楚静`竟然说什么‘谁人捡了去就是谁的,不必要还回来’…这、这像什么话呀?!难怪人家要生气了。
“我觉得四姐会有那种想法,恐怕也是被人故意引导的,或许不知,自从用抱病的理由出府之后,三姐便开始带着四姐一起参加京里各个王公世家所举办的宴会,从李大郎派人特别搜罗来的消息里,我还注意到她们俩出席的宴会正好就是众所周知的,宜都郡王夫妇一般也会出席的宴会,所以我觉得四姐会不会落了三姐的圈套之中?”楚静芸眉头轻蹙,总觉得脑海里有什么想法一闪而过。
楚静芸想不明白的事,楚静茗却是有些明白楚静蓉这么做的用意,毕竟在楚静蓉的前世里,楚静`的最终归宿正是宜都郡王,但不知是否因为这一生的某些人已经走上不同的道路,所以楚静`迟迟没能与宜都郡王结识,更没能走进他的心里,大概连楚静蓉也料想不到今生的楚静`会变成如此不上不下的结果。
或许楚静蓉只是想着楚静`一直没跟宜都郡王搭上线,她又想借着这件婚事拉拢一向中立的宜都郡王府,却因为疏忽掉中间某些她自己都不知道的重要环节,所以人家自然也不会卖她什么薄面了。
“宜都郡王妃身子一向娇弱,曾有太医为其诊断,说她不宜有子,否则在生产时恐会有性命之危,不过我也听李大郎提过一件事,他说他刚回京不久,宜都郡王便已派人邀他过府,请求他为郡王妃诊治疗养,如今郡王妃的气色看上去是越来越好,想必有李大郎的一份功劳在里面,却不知她如今是否已能承受得住妇人生育儿女的过程。”楚静芸突然又开口说道。
“咦?!”楚静茗顿时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她忍不住重新整理一下其中的因果关系,然后大胆猜测了一件事,她想如果楚静蓉没有救下她,那么楚静`和楚静莲要讨好她们其中一人是不是更容易些?还有…楚静蓉前世不晓得四皇子后来会舍弃她而选择楚静芸,所以她的姿态肯定比现在还高傲许多,楚静莲她们在亲近她无果的情况下,自然会与楚静芸往来更多一些,再接下去的事岂不是水到渠成之事吗?
难怪楚静`与宜都郡王会搭不上线呢,她如今与楚静芸只是面子情份,楚静芸自然不会带她一起跟着李慕启四处乱跑,当然不可能认识什么宜都郡王啦,更别说还可能有什么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让宜都郡王看到楚静`美好的一面…话说回来,谁又知道那所谓美好的一面是真的还是假的?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