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五章:会客
三人慢慢停下了笑声。
国碧华说道:“今天前来,主要还是想和铁总探讨一下,看看有没有展开合作的机会。”
冯育良和黄伟国同时点着头,表示认同国碧华的说法。
“三位同时亲临九鼎,卫东已经汗颜了,本来应该是我登门造访的,但是最近有点私事缠身,一直没能抽出时间登门拜访,真是惭愧。”
“这倒无妨,我们也想来参观学习一下铁总的公司嘛!这不,我们此来,还真是收获不小,看来我们是来对了。”冯育良说道。
“不敢!冯总客气了。说到合作,其实卫东是真有一些想法的,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价值观和贵公司是比较相符的。”
“哦?愿闻其详!”冯育良饶有兴趣地看着铁卫东。
“三位稍等一下,我让助手去将最近整理出来的计划书拿给各位看一下。”
说完后,转身在方玉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方玉点了点头,然后起身离开了会客室。
很快,方玉的手里便拿着一份文件走了回来。
她将文件放在铁卫东的面前,说了声:“先生,给。”
三人一听,有点愕然,国碧华问道:“铁总,你这个助手叫你为先生?这倒是挺少听到的。”
铁卫东一笑,解释道:“这个也是我们的股东之一,国总应该不会面生,在鼎丰的时候就一直担任我的助手,为我处理一些日常的工作,其实我有说过不需要这么称呼的,只是方玉她自己坚持这么叫的。”他表示有些无奈。
方玉接过他的话,朝着他们三人说道:“因为是先生当年将我从危难中救出来的,后来先生还分了股份给我,做人不能忘恩,这一声称呼,是我对“先生”心中的尊重。”
听到方玉的话,三人同时点头,脸上都露出了一个赞赏的表情看了一眼方玉。
“这份计划书,三位先看一下,看完后,我们继续聊。”铁卫东双手将计划书递给了离他最近的冯育良。
会客室里面陷入了沉寂之中,变得安静下来。
这样的安静持续了大约有三十分钟左右,三人才算是大概将那份计划书看完。
合上手中的计划书,国碧华轻皱眉头问道:“根据铁总的计划书上来看,铁总是想成立一个专项并购基金,主要投资在前景可观,稳定性比较好的企业?”
“没错,这是我的第一个计划,也是我为什么说a&f的价值观和我比较接近的原因。”
“因为a&f就是注重实体企业投资的一个基金?”
“对,这个是最重要的。”
“铁总认为实体企业还有投资价值吗?”冯育良问道。
“当然有,无论我们的社会和科技有多么发达,最终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和纠缠,所有的行业都不可能离开人,起码在100年以内是这样的,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嗯,有人的存在,就有创造和创新的价值,也就有了投资的前景。”黄伟国点头说道。
“所以我看好实体企业,不瞒三位说,我已经收购了一个企业了,是一家科技研发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这是我的首次试水,但是我对此次的收购比较满意。”
“铁总为什么会认为实业还有投资的机会呢?现在的人可都是冲着房地产、高科技、互联网和金融方向去投资的,实业是最不被人看好的一块。”冯育良问道。
铁卫东稍微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在监狱里的那两年,我认识了一个同个监舍的老前辈,是他告诉了我一个道理,那就是实业才是国之根本,纵观这两三百年的华夏,事实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刚才冯总所说的那些行业,其实都是衍生在实业基础下的新生产业。”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a&f有强大的资金背景,也有这一块的投资经验,我不否认,在我设计整个构思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合作对象就是我们a&f基金公司,与其说是合作,倒不如说是希望能够借助吧!”
国碧华听完铁卫东说的话,点了点头,说道:“感谢铁总的坦诚和对我们公司的青睐,我们在商言商,既然铁总已经知道我们既有资金,又有经验的情况下,还要找我们来合作呢?你认为我们能够达成合作的基础在什么地方?”
铁卫东晒然一笑,说道:“做计划的时候,我是以a&f基金公司来做参考蓝图和基数的,但其实在这个计划未和任何人签订合作框架之前,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是不成立的。”
“a&f有我最欣赏的一点就是始终以投资实业为根本,在这一块,贵公司的确可以说得上是行业标杆,我要想做大,就必须用贵公司了做设计标准,这样,即使未来我不能和贵公司当成合作,我起码有能力在一个时间段以后,去超越贵公司。”
他们三人一听,忍不住和自己的拍档相互对望了一眼。
铁卫东的话说的很明白:我可以不找你们来合作,但是只要有人愿意跟我合作,我就能竖起另外一面超越你的旗帜,因为我的起始阶段就是用你们a&f基金公司做标杆的。
在现有的资本和这一方面的投资实力上,现在的九鼎公司确实不如a&f,但是依照今天他们三人对铁卫东这个人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他们认为,铁卫东要超越他们,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从刚才铁卫东说那番话时,脸上所洋溢出来的自信,他们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初步的确认了。
“铁总的思维和远见,真的是令我这个老头子感到佩服,不得不说,我做生意这么多年,铁总是我见过最有将相之才的一个商人,假以时日,我相信滨城的商界里,铁总一定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冯育良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和眼睛都表现出一片的钦佩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