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清穿]锦鲤饲养手册(二十)
第232章[清穿]锦鲤饲养手册(二十)
这放在从前是不可思议的。
顺治帝年少登基,不是因为天资聪颖被人看在眼里,也不是因为在众多皇子中居长,更不是因为先帝只有他一个子嗣,不得不选他登基。
只是因为他出身够高,生母是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早些年顺治帝的汗阿玛皇太极积极跟科尔沁部联姻,就是看中了科尔沁部落的势力。
皇太极后宫五位妻子至少有三位是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的出身,还有两位虽不是科尔沁部,但也是有着博尔济吉特氏姓氏的蒙古贵女。
放在皇太极的那个时候,出身贵重就意味着一切,是彻彻底底子凭母贵的时候,当然,那个时候大清极其看重继承人嫡子的出身,不光要母族身份好,还得看生母是不是妻子的身份。
因多妻多妾的规矩,也因子凭母贵的规矩,即便皇太极先前已经有了不少侧妃或是庶妃诞下的皇子,但继承人始终在流着博尔济吉特氏血脉的皇子中打转。
尽管顺治帝的生母太皇太后并非皇后,入了中原之境后,皇太极也只被认作有一个皇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太皇太后也是皇太极的妻子,顺治帝是以嫡子的身份继位的,只是后来入乡随俗,皇家认了一妻多妾的说法,便成了后世皇帝口中的“庶子”出身。
到了顺治帝这里,顺治帝不想后宫被蒙古贵女把控,便看重满洲贵女,将满洲旗出身的董鄂氏提拔上贤妃、皇贵妃的高位,在皇贵妃诞下四皇子后,顺治帝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将四皇子视作继承人,朝廷臣子都没法否认顺治帝的做法。
因皇贵妃的身份确实可以看作顺治帝的妻子了,而四皇子其实也是嫡子的出身,是皇上第一子的说法真没说错。
只是四皇子早夭,顺治帝又是不长命的,因病逝世,因此皇位就落在了出了天花的皇三子身上,而这位三皇子就是康熙帝玄烨了。
所以朝廷中人都觉得康熙帝是走了运道才能捡漏皇位,并非子凭母贵。
所有人都将这当成一次幸运,并且认定大清之后不会再出多少回这般幸运事了,而且起初康熙帝后宫也是按着子凭母贵的规矩来的。
皇贵妃生下子嗣,便立马册封为皇太子。
后宫即便再多庶妃生下子嗣,也越不过皇贵妃,最多也只是被提拔为小福晋,不再是格格。
更是没有资格与之相比。
皇后就连恨,也只是恨她没有早早察觉到皇上待皇贵妃的不同,恨皇上刻意在她面前做一场瞒天过海的戏,她从没觉得以皇贵妃的身份,诞下的子嗣被封做皇太子有什么不对。
有些时候,皇帝选择扶持哪位贵女,全看当前局势变化,过去皇太极需要科尔沁部的支持,便直让蒙古贵女在后宫横行,到顺治帝时,大清入关了,尽管还需要蒙古部落,但也不是从前那般被动了,因此想扶持满洲旗贵女。
到了康熙帝时,这三藩动乱便是这被收归汉军旗的汉人惹的动乱,皇帝因此扶持对大清忠心耿耿的汉军旗贵女。
朝廷臣子指摘不了,只能认了皇贵妃之子为皇太子的身份。
好些人已经开始站队了,只要皇太子一日是储君的身份,那就是他们这些保皇党要遵从之人。
所以,当那些出身低微的庶妃有朝一日也能母凭子贵为高位时,皇后直面这个变化,差点没反应过来。
或许是心里受不住这个刺激,在皇上跟她说起这事不久后,皇后便患病了。
……
翊坤宫,都说翊坤宫就不闻宫外事这点还真没错,在后宫断断续续出现新人时,兰箐箐还在跟两个孩子较劲。
“皇额娘不是跟你们说好,一天只能吃一块糕点?你们还瞒着皇额娘偷吃。”
云竹心虚地后退一步,想用弟弟短小的身子将自己挡在身后。
胤礽回头看了眼大姐姐,奶声奶气道:“给,额娘,吃。”
真是好乖一孩子,兰箐箐无奈了,只能顺着他的小手将点心咬了一口,“好了,皇额娘吃了,下回不许再这样了,还有你,云竹,下回不许让保成帮你偷拿点心了。”
云竹嘟起小嘴,兰箐箐眼疾手快往她嘴里塞了块糖,“好了,吃了甜的就乖乖去慈宁宫,不许跟皇额娘闹。”
云竹乖乖点头,拉着弟弟的小手又是姐弟俩感情好的时候,“要跟弟弟去。”
“那就去吧,去见了乌库妈妈和玛嬷后,要陪她们玩一会儿再回来,知不知道?”
云竹点头,拍拍小胸膛,“皇额娘放心,云竹肯定陪她们玩,皇额娘,乌库妈妈和皇玛嬷都好可怜,没人陪她们玩的,唉。”
别看她年纪小小,可做这小大人儿的模样还真有几分样式。
兰箐箐无奈笑了,“不许说长辈可怜,她们只是太喜欢云竹和保成了,知不知道?”
在孩子眼中,没人陪着玩就是天塌了的大事,这也是云竹每回都挺耐心对上两位长辈问话的缘故。
“知道啦!”小姑娘认真点头,“皇额娘,要亲亲再走。”
说罢她小脸凑过来,兰箐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过后小姑娘认真拉着弟弟要走,但弟弟却不走了,眼巴巴看着皇额娘,“弟弟?”
她疑惑地看了眼弟弟,使出浑身的力气想将弟弟拉走。
但弟弟不要她拉着了,还是眼巴巴看着皇额娘。
兰箐箐哪还不知自己小儿子的意思,也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这下两小孩都心满意足了——
大公主满意自己终于能拉动弟弟了,皇太子满意自己也被皇额娘亲了,他们都是皇额娘最喜欢的好孩子。
等两个孩子一走,兰箐箐便拿起医书看,自从落子汤一事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后,翊坤宫逐渐添了些医书,她平时闲暇时就看看医书,顺便再精进自己做药膳的厨艺。
屋外依稀还能听见李淑荣呵斥手脚不利落的奴才的声音。
她也只恍惚一瞬,便聚精会神看书了。
自从她成为皇贵妃后,女主作为她的心腹,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早就不念着出宫了,反倒转变了认真干事业的心态。
她问过女主怎么想的,李淑荣只说在宫里她身份地位还能得到保障,但在宫外,她就随波逐流了,任人拿捏,即便日后遭遇不幸,想进宫求她,两人身份天差地别,即便一人有心,另一人怕是无力。
她意识到女主因她这些时日心态的变动,早就不将这个时代当作一场兴致勃勃的探寻之旅了,加上胤礽被册封为皇太子,女主有了干劲,觉得自己不是没可能成为皇太后身边的第一人,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了。
至少现在宫里人提起李姑姑,都清楚那是皇贵妃最看重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