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重生后贵人步步生莲(五十三) - 剥夺金手指 - 大行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剥夺金手指 >

第206章重生后贵人步步生莲(五十三)

第206章重生后贵人步步生莲(五十三)

往后日子,兰箐箐不是去阿哥所就是去长春宫。

皇后不肯放权,又不让她抚养孙子,皇帝将丈夫儿子都叫去忙差事,儿媳女儿不能时常进宫,这对于在盛京自在惯了的太子妃而言,确实不好受。

人闲着无聊时,总会给自己找乐子。

妯娌们是好说话的,皇后娘娘也是好说话的,还能顺便看看孙子,太子妃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心情好起来。

皇次孙一家自从二福晋生下奕绂就跟皇长孙一家都住在宫外定王府了,都对额娘最近的心情略知一二。

这上位者位高权重,自有人在揣测上位者心思,两位儿媳妇虽说不上跟自己额娘有多生分,但重视额娘心情的态度也是摆在明面上的。

小儿媳更是重视了,她一度担心自己回到京师后没法怀上身孕,尽管后面大哥妾室生下来的两个格格证明她揣测是假,但当初的忐忑不安却是真的。

也因此,能一眼看透她怀孕并且确切诊断出她有孕的额娘,立马成了她心里的贵人,怀孕的消息如同一场及时雨让她心情酣畅淋漓、乐乐陶陶。

只是跟皇玛法将大嫂子嗣奕纯要去宫里抚养一般,她的奕绂一生下来就被皇玛嬷要去抚养了,连二爷房里尤佳氏生下来的奕绍也没被落下。

她跟二爷出宫,后院是一个子嗣都没有,只能眼巴巴看着大哥家那三个女儿——

大嫂将大格格要到身边抚养,完颜氏作为大哥侧福晋,自有资格抚养自己的亲生女儿二格格。

而王格格生下两个女儿,作为格格虽然没有资格抚养后院子嗣,但她一个女儿送给嫡福晋抚养了,若是这小女儿不归她抚养,便过于无情了。

大嫂自然不是这般人,这三格格便是由王格格亲自抚养。

她这个二房正室,也寻不来正当借口接触这大房子嗣。

而且二爷也越来越忙了,少有陪她的时候,再说了,这京师规矩确实比盛京规矩多,额娘还是待在比京师规矩更多的紫禁城里。

二福晋原本就重视额娘的态度上,也格外理解额娘现在的心情,跟大嫂说起时都是一副恨不得进宫陪额娘的模样。

大福晋颇为无奈:“你想随时进宫,你以为我不想,这规矩摆在这里,额娘是太子妃,自然不能轻易越矩。”

“大嫂,你惯会说些风凉话,你是有女儿抚养,心情不憋闷,但我日日见不得我儿子,二爷也就两个子嗣,尤佳氏现在盼着见她儿子,日日看向紫禁城方向,那模样怪可怜的,我这模样估计跟尤佳氏差不多,都一样可怜,要是有个孩子陪着就不一样了,让我和尤佳氏养着,心情也欢快。”

大福晋白了她一眼,这话说得好像她就不想她儿子似的,但万岁爷子嗣凋零,看重两位爷的子嗣是必然之事,而且她们丈夫也忙得慌,想进后院临幸妾室都没这等功夫。

她同样理解额娘心情,她就不想进宫陪额娘吗。

“这话说得真难听,不过你说话固然不中听,但你有句话确实说对了,我有女儿抚养,我这心情确实好多了。”

好在她当年催着大爷进后院妾室房里,不然这女儿她还休想有呢。

二福晋也白了她一眼,大嫂还说她说话难听,大嫂说话也不遑多让。

妯娌俩就着这事商量了许久,当然也没商量出一个好结果。

还是绵德随口一说,“额娘膝下寂寞,将大格格、二格格和三格格都送进宫里陪着额娘吧,大姐不能时常进宫,钦兰就更不能时常陪着额娘了,还是得让亲孙女陪在额娘身边,才算慰藉寂寞。”

这话说得大福晋心里难受起来了,她养孩子都养出感情了,这会儿还得将孩子送进宫里。

绵德看她模样,也觉得这话不妥,额娘也并非强行要孙子陪她的性子,皇玛嬷将他和二弟两人的儿子都要去长春宫抚养,额娘也就时常看看孙子,没有跟皇玛嬷抢夺孙子的意图,将三个孙女送进宫里给额娘抚养,额娘心里未必自在。

要是让额娘看出福晋的不舒服,反倒让额娘难受了。

他便改了下说法,“还是等妾室日后有孕再将孩子送去让额娘抚养吧,这记着生母的孩子,或许会吵着额娘。”

“就只能这样了。”

大福晋轻轻叹了口气,想到阿哥都被送进宫里抚养的情形,也不知道这回的阿哥还能养在额娘身边吗,又或许是被皇玛嬷抱走抚养了。

尽管主子爷阿哥不多,她仍是盼着这回妾室有孕生下一个格格就好。

……

兰箐箐发现永璜特地留下来陪她的时辰变多了,一看就是强行挤出来的时间。

还有儿子儿媳们进宫陪她的时日也多了,她这宫里日日见妯娌们过来,眉开眼笑。

她这日子自在快活了,宫外传出的消息也挺让人惊喜的。

绵德后院的李格格有孕了,据诊断还是双胎。

她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让人将李氏送进宫里,她要仔细照顾李氏这一胎,怀双胎本就艰难,若是在宫外养着,她不放心。

皇室难得有双生子,李氏的双胎也让乾隆帝欣喜若狂,往毓庆宫派去了不少经验老道的嬷嬷,都是有着数十年接生经验的,还有两个是接生过双生子的。

有这些嬷嬷在,不用太子妃照顾,李氏这胎也能安稳落地。

但太子妃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派人日日给李氏送去药膳,极度关心李氏这胎子嗣。

因李氏怀的是皇长孙的子嗣,并且这双胎若都是阿哥,生下来后皇长孙就有了三个阿哥,在明面上,皇长孙就算不上子嗣凋零了。

因此李氏这胎也是隔三差五就有人将消息禀告给万岁爷。

李氏吃的药膳自然被乾隆帝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了,事关皇曾孙,一切都得谨慎,若这药膳无益,是绝对不能端到李氏跟前的,但太医们无一例外都对这药膳赞不绝口。

过去尘封的记忆在苏醒,乾隆帝后知后觉大儿媳好似格外擅长调养身子,过去就给皇后、皇贵妃养过身子。

今非昔比,皇帝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上来,早就不比从前自在舒坦,尽管心里存着跟从前一样的想法,并不觉得儿媳妇有这么厉害的调养身子手段,但因太医们的态度以及从前成功的事例还是让帝王对这事上心了。

乾隆帝将大儿媳调养过身子的人的脉案都放在自己跟前,以往舒展的眉心在看到脉案上记着的身体一次次好转的情况,皱了起来。

他以为这都是太医的本事,大儿媳不过小打小闹。

但是事情总不可能这么巧合,一次是巧合,两次也能算是巧合,但三次四次下来,就不是巧合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