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重生后贵人步步生莲(八)
第161章重生后贵人步步生莲(八)
她不会让自己太晚进门的,太迟了,估计原身亲爹就得想办法将小女儿也送进宫了。
大女儿得宠并且有幸怀上身孕,尽管没了孩子,但也是一宫主位了,这对于她们这些民籍汉人而言,无异于一步登天,而原身亲爹不可能会放过第二次将女儿送进宫的机会。
尤其是这爹只有两个女儿。
兰箐箐并不在意原身爹娘,反正都阻挠不了她达成她的目的。
她回去暂住的宅子后,听到娘亲叹了又叹,担心道:“娘,您怎么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范氏到底记得自己小女儿还未到年纪,她没必要将这种家丑告知女儿。
总不能说,她丈夫又想着纳一门妾了。
她倒不在意丈夫纳妾,后院所有儿子都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即便他又纳妾生下儿子,庶子年纪小,威胁不到她儿子。
若是这庶子是个有出息的,还能给她封诰命夫人,反正任何荣誉都轮不到庶子生母。
她就是看她丈夫这个态度,估计是想再生几个女儿了。
若是丈夫存了这个心思,那之后不管大女儿能不能生,估计他都想将小女儿送进宫。
夫妻多年,她还能不明白自己丈夫的心思。
她深深看了眼自己的女儿。
兰箐箐不理会她在想什么,能让娘亲这副态度的,只有爹了,反正让她听从这个爹的安排进宫,她可不愿意,而这个娘——
兰箐箐看了范氏一眼又收回目光,虽是疼爱女儿,但更看重的还是丈夫儿子。
她眼珠子一转,“娘,听说爹爹最近总是无精打采?”
“不怪他,水土不服。”
兰箐箐笑得开心,“女儿刚学了些补药方子,给爹补补身子正好。”
范氏惊讶,“你何时学了方子,娘怎么不知道。”
“姐姐交给我的,说是担心爹爹身体。”
范氏是清楚小女儿给大女儿递过信,而大女儿也给小女儿回过信,她当时还因为两姐妹亲密无间,而她这个当娘的插不进去心酸,可是现在才知道女儿们都在担心爹娘,这心情就一下子好转了。
“你去吧。”
“是。”兰箐箐颔首。
不将原身爹弄得形如太监,她就不姓兰。
若是在床上什么都不能做,她不信这个爹还能浮想联翩,纳妾或是想着靠生下更多女儿攀附权势。
这些日子宅子里的动向,她并非不知。
……
延禧宫,怡嫔待乾隆帝一副茶饭不思的模样,唯有见到帝王才可心喜,一举一动皆因帝王起牵挂。
这让皇帝心里起了更多怜惜。
现在高位大多是潜邸旧人,称得上是新人的高位只有怡嫔柏氏和舒嫔叶赫那拉氏。
尽管怡嫔也在宫里待了将近六年,但这陪了他五年的妃子跟在潜邸时陪他的妃子终究是有些不同的,皇帝是有些喜新厌旧的。
不过这也只是一时兴起,怡嫔清楚她在皇上心里的地位完全不如潜邸旧人,潜邸旧人能跟万岁爷谈论往事,被万岁爷看重的不止是颜色,还有从潜邸时就相伴而来的情分。
但新人也有新人的优势,仗着皇上还对她新鲜、怜惜,怡嫔不择手段让皇帝对她愈发上心。
争宠了好些日子后,怡嫔故意放任不管宫中流言,说她身子受损严重,分明还没养好身子就想着霸占帝王恩宠,也不看看自己身份。
只是一介汉女,连孩子都护不住就能母凭‘子’贵封为嫔位。
宫里这些流言如从醋坛子里浸泡了数年,传到怡嫔耳边时她就感觉到那股让人无法忽视的醋酸味。
她笑了笑,她们估计以为她失了孩子就一蹶不振,没法利用帝王怜惜复宠。
那她们就猜错了,她不但要复宠,她还要给家族擡旗——
在这种流言传到第三日时,似乎这才刚刚传到长春宫,皇后制止了这般风气。
但是话早就及时传到帝王耳边了,就算传不到,怡嫔也会在皇帝面前‘黯然伤神’,她的家世太低了,为了她们姐妹俩的前途,她即便舍下尊严做自己以前根本不愿做的事情又如何。
两日后,宫中传来皇帝擡旗的消息了。
在皇上的授意之下,以怡嫔父亲这一脉始正式被编入八旗,入满洲正黄旗包衣,柏氏一族今后就不是民籍汉人了,怡嫔也算松了口气,皇上果然不会让他的高位身份太过难看。
毕竟纯妃也是在当了高位后才被帝王擡旗。
这事传遍后宫又是怎样一番动荡不为人知,但传到亲爹柏士彩耳中时,那叫一个欢喜至极,更是下定决心也将小女儿送进宫,服侍帝王得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他无法想象。
他这日在京师一心一意去拜访从宫里出来的嬷嬷,打算让这些嬷嬷教导自己小女儿规矩。
他大女儿以汉人身份进宫都能谋个嫔位,没理由他小女儿出身更高了,进宫后不能谋得更高的地位。
当年康熙帝的母族佟佳氏不就是靠将女儿送进宫里稳固家族地位吗。
而佟佳氏也确确实实在孝康章皇后之后又出了一任皇后和一任皇贵妃。
柏士彩的野心随着女儿地位水涨船高,但是搁浅在某日他在床上下来时,和自己早年纳的妾室满脸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