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仅是袭都,就连刘辟,王武,许诸和蔡邕也是如此认为。程昱看到众人反驳自己,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再说下去。
李元知道程昱虽然有智谋,但因为是初出道,还远没有历史上那种胆略,所以在面对众人质疑的时候有点缩手缩脚。
但是李元不想程昱因为这样而影响到他日后的性格,于是主动鼓励道:“仲德不要紧,他们也只是说出各自想法而已,我知道你还有话没说完,尽管说好了,在我这里议事对了有赏,错了没罚,我主要是想集思广益,毕竟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所以你不用担忧,尽管说好了。”
袭都听此也知道自己刚才语气稍微重了点,抱拳道:“程长史,我袭都乃为粗人一个,没读过什么书,如若刚才说话冲撞了你还请你不要怪罪。”
“哪里哪里,袭校尉言重了,”得到李元的鼓励,程昱胆子也稍微大了起来,没有刚开始那么约束,继续说道,“诸位,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董卓的确势大,想要与他抗衡,我们必须集天下诸侯之力才有机会与其较量一番,所以我们切莫轻举妄动,否则董贼很有可能起兵攻打汝南。”
李元听完后点了点头,又向戏志才询问道:“志才,依你所见我们应当如何做?”
戏志才走出来说道:“主公,程主薄所言符合我意,我们如若主动进攻只能是以卵击石,现在还是等待时机再作定夺较为妥当。”
看到主公麾下第一谋士戏志才也同意程昱的建议,众人不禁对他刮目相看,程昱心中松了一口气,同时对戏志才多了几分敬意。
听完戏志才的建议李元才说道:“你等所说各有其理,然志才与仲德的最符合我意,董卓势大,我等主动出击乃是以卵击石,依我所观,董卓把持朝政,暴虐无道,如今不仅占据洛阳,还荒淫无度,种种所谓乃人人得以诛之,讨伐董贼乃大势所趋,我观不用多久,天下群雄将会各自起兵共讨董贼。”
戏志才知道李元向来料事如神,如若他说天下群雄各自起兵那将会有七八成可能会发生,并且这也的确是大势所趋,他沿着李元思路进一步考虑,随后问道:“主公所言甚是,但依我所看天下群雄虽并起,不过若是各自为战恐怕成不了气候,还会被董贼逐一击破。”
李元觉得戏志才真是才思敏捷,他才说完天下群雄将会各自起兵,戏志才这么快就想到下一步了,这等智谋无愧他麾下第一谋士之名。
李元点头回答道:“志才之言无须担心,我不久前听闻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然后逃离洛阳前往陈留,据我所观察曹操此人虽无势力,但乃雄才大略之人,相信他很快就会拉起一支兵马,号召天下群雄共讨董贼,而渤海袁绍也是厌恶董卓之人,并且此人好大喜功,想必他一定会响应号召,起兵于渤海,凭借他袁氏四世三公之名,必定有许多诸侯愿意跟随,到时便可组成联盟,共商大事。”
李元说完后戏志才和程昱均陷入沉思,细想后皆觉得李元所说颇有道理,而且以袁绍的威望只要他有心争取诸侯之位其他人还真是争不过他。
正在商议之际,有下人进来禀报王允前来拜访,听闻王允前来,李元立马让人带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