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 三国之纵横天下 - 一叶遮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8章

其实不仅在古代,放在现代也是如此,很多人都会将士放在第一位,人不读书而无知识,无知识而难成人才,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唯有不断学习进步者方能立足于社会。

排在第二位的农就是指农民,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商业的发展商人获利非常高,以致多数人弃农经商,社会生产下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商鞅便提出重农抑商,以法纪来约束生产力,保证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后来的君主也继续沿袭这一制度,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重农抑商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排第三的工就是指做技术活的工匠,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工匠。

“李将军言重了,我糜竺只是一介小小商人,何谈为徐州做贡献。”糜竺谦虚道,但内心其实非常高兴,虽然家财万贯,但经常被同僚排挤,皆因认为商人是重利轻义的小人,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被人夸做商人做得好。

“你莫要过于谦虚,我李元岂是眼界短浅之人,士农工商都是国之根本,各有特点,缺一不可,虽历来重农轻商,然这是错误的念,如若有机会我必定要大力发展商业。”商业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兴盛,所以李元才会有如此看法。

此时此刻糜竺总算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多能人异士为李元效力,皆因李元目光独到,一视同仁,卓远的眼界和广阔的胸襟令人折服。

“李将军乃大智之士,我深感佩服!”糜竺由衷而道。

李元笑了笑,说道:“可惜今日你我交战,不然定要畅谈一番,对了,今日来是所谓何事?”

糜竺这才想起自己今日的任务,与李元交谈两句就被折服,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开口道:“今日只为一事而来,我家主公觉得再打下去实在无益,受害的只有无数士兵还有徐州百姓,因此他自愿让位,把徐州刺史的位置让出来。”

李元等人听此都脸露惊讶之色,实在想不明白陶谦为何突然投降,按理说城内还有一万士兵,依靠琅琊防守起码还能坚持好一段时间,李元真要强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拿下,而且损失不会少,但陶谦偏偏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实在让人想不通。

其实陶谦刚开始还没有打算投降,直到李元将鲍信,张超和孔融三路诸侯击败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和李元相差甚远,再继续打下去也只有失败一途,再加上他的确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又怕李元会在破城之后对他家眷不利,所以才会有主动投降这一想法。

“陶公深明大义,不知他投降可否有条件?”李元知道陶谦投降不可能没有条件。

“启禀李将军,我家主公投降有三个条件,”糜竺把三个条件一一说出来,“第一,李将军接手徐州后不能危害徐州百姓;第二,不能加害徐州各地官员及其家眷;第三,放过陶氏全族,不能危害陶家任何一人。”

“你回去告诉陶公,他的条件我都答应了,我李元不是弑杀之徒,绝不会危害百姓和各地官员,也不会动他陶家一人,只要他安安分分,不给我搞什么阴谋诡计,我李元依然会尊重他。”李元细想一下,觉得陶谦的条件不算过分,便点头答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