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婚礼前夕
接下来是剑术比试,两两对剑,然后淘汰掉输的一方。这剑术比试,因为离高台近,海晏终于能看清士兵的面貌了。
海晏喝着茶,寻找那个让自己深恶痛绝的身影,她身旁的清韵很是开心,时不时拍手叫好。
海晏并不是喜欢打打杀杀的人,也不像清韵那样充满好奇心,在经历过上一世长安之乱后,对刀剑很是抵触。
看了一会儿,她就觉得背脊发寒,加上冬日天气冷,她很快就觉得浑身不适。海晏只好拿起茶杯,捧在手里,慢慢喝茶,最后实在闲不住了,她慢慢呼出一口气,看着呼出的气体在寒风中变成白雾,最后慢慢消散,以此来打发时间。
剑术考察进行到一半多的时候,突然出现的一个人让海晏手里的茶杯差点摔到地上。海晏放下茶杯,压下心里的惊慌,内心慢慢生出一阵窃喜,想:“终于找到你了。”
现在比试的两个人中,有一个正是海晏费尽心思要找的人,这个人就是上一世害高皇后蒙受不白之冤的罪魁祸首。这个人剑术了得,不到二十招就将对手制伏在地,最后以一种胜券在握的姿态,面朝高台鞠了一躬。
楚路云对男子的表现也很满意,还点了个头以表认可,等男子下场后,海晏问:“楚统领,你似乎很满意刚才那个人?”
“他叫刘启,在前几次考核中表现突出,我一早就注意到他了,”楚路云看海晏蹙眉,问,“公主对他有什么意见?”
“叔叔可知他是谁的人?”海晏小声说道。
楚路云看海晏一脸凝重的样子,他立即解释道:“他是北六军的人,不过我调查过他的底细,他在军中空有才能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早就有所不满,而且他还得罪了木锦升。――考虑到这些,我打算任用他。”
听到这些,海晏心想:木氏一派还真是费尽心思,难怪当年能把自己的人塞进和仪殿去。
海晏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笑道:“楚叔叔,你又怎知你调查到的信息全都是事实?如果他们只是做戏呢?”
“公主的意思是……”
“小心为上才是,楚叔叔也不希望母亲有事吧?”
最后,监军宣布淘汰名额时,刘启赫然在列。海晏站在高台上,清晰地看到刘启一脸震惊的表情,她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检阅完后,海晏打算乘车离开,楚路云自然要相送。等海晏上了马车,她看见刘启前来找楚路云,并问道:“楚统领,属下自问各项比试都进了前三,为何会被淘汰?”
“我知道你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但就是因为表现好,我才不想埋没你。到和仪殿,你只能成为一般禁军,而留在羽林军,你会有更好的前途。我会和羽林军的长官说明情况,让他给你立功的机会,这也不负你一身的才干。”楚路云早就想好了说辞,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海晏高兴地翘起嘴角,她很满意今天的梨园之行,至于刘启回去后如何交差,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了。
--------------------------------------------------------------------------------------------------
刘启没有完成任务,回去后的确受到责罚,不仅没了三个月的俸禄,而且还被恼羞成怒的木锦升打了三十大板。木锦升一直向他大哥夸口,这次一定能安排人进入和仪殿,没想到连最有希望的刘启都铩羽而归,这让木锦升很没面子,于是把气撒到刘启身上。
刘启咬着牙,生生忍受了三十大板。这羽林军的板子可不是那么好承受的,重达五十斤的板子落下来,浑身的骨头都像是震碎了一样。一般人,能清醒地挨满二十大板就算不错了,能挨到三十大板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往往在中途就会毙命。
好在木锦宏知道刘启是个人才,临刑时朝执法的人使了个眼色,依照“外重内轻”的打法,让刘启不至于毙命。
杖责,就是打板子,是个很常见的刑罚,但就是这司空见惯的刑罚,打法也有很多种。所谓“外重内轻”,就是虽然把人打得皮开肉绽,但实际上只伤皮不伤骨,没有什么危险。与之相对的是“外轻内重”,这种打法,外表上看不出什么损伤,但实际上犯人的内脏和骨盆都有可能碎裂,这种打法可谓阴险至极。
刘启在板子落下的时候,就知道木锦宏并不想要他的命,他忍受剧痛,自嘲地想:“看来我还有那么一点用处。”
木锦升年少轻狂,又缺乏才学,自然看不出杖责里面的门道来。只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吩咐道:“给我狠狠地打!”
木锦宏默不作声,端起茶来慢慢品尝,等杖责快要完时,说道:“刘启,你是一个人才,今日先留你一命。你先修养三日,然后去查一下是谁走漏了消息,看看羽林军中是否有高氏一派的细作?”
说完木锦宏起身打算离开,木锦升连忙问:“大哥你去哪儿?”
“当然去找贵妃娘娘,你也去吧,你二姐怪想你的。”
木锦升连连摆手,说道:“我不去,我不去……二姐一见我就开始训我,去了也没意思。”木锦升是老来子,木家人都宠着他,健在的木老夫人,更是把木锦升捧在心上。木锦升闯了祸,有木锦宏顶着,有时连木锦宏都恼怒了,还有木老夫人帮忙。整个木家,最多木贵妃会责备木锦升几句,但就连这几句,木锦升也不想听。
木锦宏摇头,他清楚自己的三弟无法无天惯了,他也不想浪费口舌,于是不再逗留,立即去了玉凰殿。
-----------------------------------------------------------------------------------------------------------------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公主出降前一日。在这一天,礼部官员率侍从抬送公主的嫁妆到开国侯府,这些嫁妆,海晏大致看过。说是大致,是因为嫁妆实在太多,光礼单就有十多页。
有五彩锦鸡珍珠四凤冠一顶,雉鸡华服一件,有尚服局精心裁制的四时衣服若干,此外玉佩、金革不胜枚举。累珠嵌宝金器、各大名窑烧制的瓷器、宫廷匠师雕刻的石器玉器,自然在列。还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诸如锦绣绡金帐、席子坐褥、团花地毯、各色屏风等,也都要送到开国侯府,并选合适的物件摆放整齐。
在这一天,海晏最后一次试穿了喜服,然后在苏姑姑的指导下复习了几遍公主出降的礼仪,直到无丝毫差错后,才得以休息。
海晏试穿的喜服,是高皇后亲自监督完成的,每一个针脚,每一个点缀,都做到尽善尽美。衣服是花钗大袖对襟襦裙,对襟有合称、合美的意思,衣上绣着成双成对的锦鸡,寄寓着对夫妻生活幸福美满的祝福。
晚上,大约戌时许,海晏在宫女的伺候下开始沐浴。殿外已经寒风凛冽,殿内却热气弥漫。宫女在浴池里撒上安息香,这种香料有疏通脾脏,安神驱邪的效果,有助于海晏在婚礼前夜睡个好觉。
从浴室里出来,海晏没想到会看到高皇后,她惊喜地喊到:“母亲!”
“来,过来。”高皇后脸上绽放出笑容,她让海晏坐到梳妆台前,从听雨那里接过毛巾,给海晏擦头发。一边擦,一边说道,“我实在放心不下,所以就来看你,时间过得真快,明天晏儿就要出嫁了。”
苏云知道高皇后要和海晏说些贴己话,于是她带着听雨等人出去,让即将分别的母女单独说些话。
高皇后的话,让海晏的思绪飘得很远,对她而言,感受最深的不仅是时光飞逝,还有人世无常。好一会儿,她才振作精神,笑道:“不管海晏是否出嫁,都是母亲的好女儿。”
高皇后的确高兴听到这句话,她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记得你刚出生时,皮肤粉嫩,就像冬天的雪,一碰就要化了。你不哭不闹,与当初怀你的时候,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想到了什么,高皇后的笑容渐渐隐去,“陛下一直期待你是个男孩,没想到……”
“没想到活泼好动的我,居然是个女孩!”海晏接过话来,半开玩笑道。
“是啊,当时你父皇还好一阵遗憾,本来海晏这个名字,是要给男孩用的。”
“但是母后,海晏虽为女儿身,可谁说女子就比男子差呢?历朝历代,巾帼英雄也有很多啊。”
“晏儿说得不错。”高皇后淡淡一笑,她让海晏转过身,对海晏正色道,“晏儿,虽然我们身为女性,但这并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相夫教子是你的责任,但母亲也希望你出嫁以后,不要失了你的骄傲。”
“母亲,晏儿不会让你失望。”
高皇后摇了摇头:“其实母亲很矛盾,希望你走出承天门之后,就再也不要涉足朝廷纷争,但我又希望我的女儿,能不负她大周公主的身份。晏儿,母亲后悔把你保护的太好了,现在母亲只要你到韩府后,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母亲放心不下你。”
海晏扑到高皇后怀里,双手抱住高皇后的腰,千言万语都哽在心上,化作眼角一滴无声的泪。~~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