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共枕难眠
今晚的气氛有些不一样,听雨默默地为海晏换上团绫寝衣,平时总爱说个不停的清韵也开始安静起来,弄得海晏也心惶惶的。
“将军呢?”
“将军在外面坐着。”
海晏转过屏风,从门帘的缝隙里,看见坐在外屋的韩江。
韩江用手敲着桌面,也不知在想什么。
“什么事?”以韩江的敏锐,很快就察觉到海晏偷窥的视线。
突然被抓包,让海晏怪不好意思的,她说了句:“该洗漱了。”然后快步走到里间,带动着房间内的珠翠帘子噌噌作响。
海晏不知如何面对韩江,索性躺在她那张漆金雕花红木大床上,还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
因为有折枝花卉蝴蝶床帷,海晏看不清韩江的动作,但可以听到屋子里的声音。
“将军,先由奴婢帮你把头发放下来。”海晏听得出这是听雨的声音。
韩江“嗯”了一声,然后又是连续的脚步声,就没有什么声音了,大概是听雨在为韩江梳头发吧。
海晏想到韩江总是把头发束起来,然后戴上一顶精致的发冠,也不知把头发放下来的韩江,是否少了几分凌厉?
接着是哗啦啦的水声,那是听雨在往瓷盆里参水,接下来该是清韵拧干锦帕,给韩江擦脸。
这时韩江却说:“我来吧。”
海晏想着之后的步骤,就该是刷牙换衣服了,她躲在被子里,觉得时间无比漫长。
一般换衣服的事,都由清韵来做,海晏以前都没意见,现在突然不乐意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时,韩江的声音让海晏回过神来,韩江挥手让听雨和清韵退下,说:“剩下的事我来吧,你们下去。”
海晏听到OO@@换衣服的声音,等屋子里突然暗下来,自己身旁突然多了一个人的时候,她才意识到:“我竟然跟韩江同床共枕了?”
好在两人盖各自的被子,没有任何身体接触,但海晏的心情就像烧开的沸水,不停地滚动着。反观韩江,他躺在床上后,就没有任何动静,似乎睡着了。
海晏突然不乐意了,她伸出手戳了一下韩江,还“喂”了几声。
“何事?”韩江开口问。
“没……没事。”真要说话的时候,海晏却不知说些什么。
韩江也就不再说话,他从军多年,对身边的一切都很敏感,现在突然身边多了个人,他还真不适应。
寂静的夜里,除了屋外传来的细微光芒,到处都是黑色。若是在夏日,还会有月光照入窗户,但现在是冬天,窗户上挂起了厚厚的帘子,更无月光可言。
海晏睡不着,想起伺候在韩老夫人身边的戚冬云,她问:“老夫人她……她……”
“是祖母。”海晏正要说出后话的时候,却被韩江打断,而且他还破天荒做出解释,“你这样叫她,她其实很高兴。”
“啊?哦。”海晏被韩江打断话,都快忘了自己要问什么了,她小声问韩江,“那祖母……她好像有意让你娶戚冬云?”
海晏的心怦怦直跳,竖着耳朵听韩江的回答,等了好半天,连她都以为韩江不会回答的时候,居然听到韩江的声音:“是有这事。”
海晏心里咯噔一下,弱弱地问:“那你想娶她?”
“不想。”
听了韩江的回答,海晏更是睡不着了,第二天,更是很晚才起床,那时韩江早就去兵部了。
-----------------------------------------------------------------------------------------------------------------------
枕边突然多了一个人,对海晏和韩江似乎都没什么影响。两人都很默契地避开夫妻那些事儿,平静地过日子。
转眼就临近新年了,长安城里张灯结彩,就连宵禁都松了很多。韩府里也开始打扫卫生,挂上各色灯笼,房间里还插上了各色新鲜的梅花,每天都更换。
海晏的生活一点都不无聊,因为韩老夫人说她是韩家的媳妇,要多管管府里的事,所以戚妈一大早就来等候海晏,让海晏一起去监工。
海晏跟着戚妈,看着家丁擦拭牌匾,侍女张贴窗花,生活充满了乐趣。
兴致高的时候,她还跟侍女学剪纸,但剪出来的花样,要么不成形,要么缺了一角,总之,很少有成功之作。
除夕这天,天一亮,府里的下人都开始忙碌起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还伴随着呼呼的风声。所以一大早,戚妈就开始召集人扫雪,把刮下来的枯叶也清理干净。
这新年里,走亲访友是常事,若被人看见韩府一片狼藉,那多丢面子啊。
海晏白天没有事,只等晚上回宫参加家宴,而且这晚宴,她上一世还经历过,她也想好了应对之策,所以海晏就很轻松地到处看看,打发时间。
昨晚的风很大,之前被装饰一新的青松翠柏都乱了仪容,盛开的梅花,更是凋零了不少,还有挂好的灯笼,也有几个被吹了下来,或是被雪弄花。
走廊里,一个家丁搭上梯子,手拿灯笼,慢慢爬上梯子去挂灯笼。梯子旁围了好几个下人,有人甚至还拍手叫好起来。
海晏远远看着,对听雨说道:“雨姐姐,我想起爬宁泉殿围墙的事了。”
“我也想起来了。”清韵附和道。
听雨却苦着脸:“幸好公主现在不住宁泉殿,不然奴婢真会吓出病来。”
“有什么好怕的,我还要去爬梯子呢。”
这时,挂灯笼的下人们已经换了一个位置,他们刚把梯子搭上一棵高大的柏树,海晏就来了。
“参见公主。”
“起来吧,这里也要挂灯笼?”海晏问。
其中一个侍女出列答道:“是的,公主,昨夜的大风把这边的灯笼给吹下来了,为了对称,所以还要把这边的灯笼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