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 - 穿越成四爷 - 老牛拉破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四爷 >

☆、强国

“八哥。”

“八哥。”

允T回头一望,却是允K、允俄。笑道:“还以为皇上召我商讨京中事务,没成想你们也来了。”

三人刚到养心殿前,允俄眼尖,指着远处快步走来的人:“那不是老十四?”

允_远远也看着了三人,诧异地唤道:“八哥、九哥、十哥。”

外头站着的太监进去通禀,不过片刻便出来,弓着腰笑道:“皇上有命,请四位爷进殿议事。

四人依次进了养心殿,一齐跪下行礼:“臣弟参见皇上。”

胤G坐在案后,眼下一片青黑,捏捏眉心:“不必多礼。你们来的倒快。”

允_笑道:“臣弟刚巧到了门口,马都已备好,皇上旨意便到了,召臣弟入宫。臣弟直接上马赶过来,可不是比平日快些。”

胤G半开玩笑地道:“朕这旨下的不是时候,倒误了你的事。”

允_摇头:“哪里是什么要紧事。便是要紧事也远比不上皇命。”

允俄悄悄撞了允K一下,朝胤G的方向一挑眉。

允K知他的意思是说胤G一改往日严肃,忽这般随和,怕是来者不善。也不理允俄,只低头不语。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二爷来了。奴才给您请安。您快进去吧,皇上和几位爷都在里头呢。”

殿中几人的视线刷的一下都集中到了门口。

允T这些年头一回见允i,面上笑容丝毫不变,不着痕迹地将他从头打量到脚。胤i倒是和十年前变化不大,比之最后一面憔悴消瘦的模样,倒还精神了不少。原来眉宇间隐隐的浮躁之气全消。允T心中暗暗嗤笑,多年幽禁倒也有好处,闭门不出整日读书,也算是修身养性。

允K上次已见过允i,两人酒桌上暗暗针锋相对,实在算不上美好的回忆。许是天生八字不合,允i在他心中始终不讨喜。允K目光淡淡扫过允i,如同未见,看向别处。

允俄下意识站直了身子,警惕地看向允i。见他丝毫不在意,又觉自己这般警惕落了下风,对方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子,只是幽禁多年一无所有的对头,他何必如当日一般慎重。暗哼一声,也扭脸盯着地上一点。

允_悄悄用眼角余光留意胤G,见他一看到允i,表情顿时柔和了一瞬,低头撇撇嘴,对允i的厌恶又深了几分。既已被囚禁便老实呆着便是了,还出来小丑似的蹦Q。当年他与胤G就是因阵营不同相敬如冰,好容易兄弟关系缓和了许多,当日的罪魁祸首又出来作梗……

允i感觉到几人并不友善的目光,只当未见,从容跪下行礼,规矩丝毫不错:“臣参见皇上。”两人独处之时,并不特别在乎这些个礼数,但现在当着众人的面却丝毫放松不得。

“不必多礼。”胤G的反应和适方对允T四人才一样。不但说辞一致,就连说话的语气神态都不差,以示没有亲疏之别。

“今日朕将你们召来,有要事相商。”胤G自案上拿起一个折子,苏培盛连忙过来取了。几人是按长幼序齿而立,所以苏培盛先双手呈给了允i。

允K眉尖一挑,没发一言。

允i早已听胤G说过此事,不过还是微露诧异之色,细细读完,转身将折子递给允T。

允T略略浏览了一遍,捏着奏折的手一紧,又从头细细看起。

待几人都看过了。胤G沉声道:“如何?”

允俄上前一步:“臣弟以为,事兹大体,还需三思权衡才是。”摸不清胤G所想,事兹大体,还是不要贸然应和。

允T允K却比他想得多些。上奏折之人乃是戴铎,胤G手下门人。并非位高权重之臣,却上了这么一个折子。这折子与其说是戴铎所想,不如说是胤G所愿。既然如此,胤G叫他们来自不是听忠言逆耳的。

胤G眸光冰冷,句句如刀。“朕登基之初,朝中事务繁多,欲找个办事能臣辅佐朕处理京中事务都找不齐,还是找了老八、老十三做总理事务王大臣。云南民怨沸腾,当地官员不知安抚百姓,一味弹压,欺上瞒下,差点酿成大祸。江苏巡抚只会给朕递请安折子,若是他能将江苏治理的井井有条,不需请安朕也安心,但他没这个能耐!还有些个人打歪门邪道的主意,不会做官,却会四处找祥瑞。祥瑞一事,大多是人阿谀媚上而已。这些无能之辈也配食俸?朕决意会试加一科时务侧。同时仿先帝博学鸿词科加开经济特科,各地官员举荐博学而有声望之贤士,直接参加殿试。”

清国之衰,由根而腐,绝非一枪一炮便可扭转。清朝的武器在鸦片战争时期也非十分落后,有红衣大炮、子母炮和连珠火铳等。胤G不是武器专家,不知道如何造飞机原子弹之类,说实话即便有了原子弹,有慈禧老太太、狂奔五百里的统帅、在大炮上晒内裤的士卒,这仗也没法打。说不定窝里斗,第一颗原子弹“肥水不流外人田”,便宜了中国人自己。

强国也非一日一年,甚至一代之事。胤G现在脱了龙袍振臂一呼“民主自由、超英赶美”,除了落下个患有狂疾之名什么作用都起不到。还是要从教化百姓入手。

众人恍然。康熙末年吏治腐败,新皇登基之初人心又不齐,很多朝臣小算盘打的噼啪直响,胤G希望通过科举多招些有才能之士也是正常。

允K先表了态:“皇上一片为国为民的苦心,臣弟自是敬佩不已。”

允T微微迟疑了一下。此事与他们并无利益冲突,胤G却将他们叫来,莫不是想让他们办这个差事?新皇重用新人,朝中旧臣必有怨念。胤G若命他们办差,除了能力,更多的是考虑他们身份特殊,尤其是他允T,结交甚广,由他来做有安抚人心之效。此事若成,他们在新臣之中亦有声望,自然愿意。但若胤G顶不住压力中途变卦……他们夹在中间可就吃力不讨好了。“皇上高瞻远瞩,臣弟自愧不如。”

允_可没这颗七孔玲玲心,他也觉如今不贪不腐的办事能臣不多,这是好事一桩,自然双手赞成。“几位兄长说到臣弟心坎里去了,臣弟也这般想。”

允俄见几人都赞同了,讨了个没趣,委屈地看了允K一眼,暗想下次还是慢些表态才是。“方才是臣弟想岔了。八哥九哥和十四弟所言极是,此乃利国利民之事,非皇上这般明君想不出的。”

不管口心是否如一,众人嘴上都表明了赞同之意。允i这才开口:“臣亦如此以为。”

胤G点头。“你们如此想,朕心甚慰。朝中大臣虽多,能臣却少得很。此事还是交予你们朕才放心。老八,老九,老十明年科举初添时务侧一科,你们尽管着手去办,有何难处回奏朕。”

允T俯首跪下:“臣弟遵旨。”胤G是何等坚不可夺志之人,多年兄弟他也有了解,既然当众表了态必会做到底。只怕是佛挡杀佛。

允K允俄也跪下口称遵旨。

胤G满意地点头。“二哥,朕听闻西洋亦并非只有奇技淫巧,也有些水利军械之技法,你原见过西洋使臣,对此也有了解。便去翰林院率众人将原传来的西洋译书残篇编纂整理出来,取其可用之术。”

听胤G唤允i,几人都竖起了耳朵,闻听此言,允俄咽下了到嘴边的“请皇上三思”。编书一事非但无权,还吃力地很。比之他们的差事,是费力不讨好。

允i点头:“臣谨遵圣命,定当竭尽全力。”

“老十四,你在兵部,二哥将西洋兵器一册编出之后便交予你善加使用。”

允_虽不觉得西洋兵器有何胜过大清之处,也点点头:“是。臣弟遵旨。”

胤G一大早召见了张廷玉、马齐,又见了兄弟几人,此刻放松下来顿觉头有些昏沉沉的。端起茶喝了一口。“你们告乏吧。切记勿负朕望。”

“是。臣弟告退。”

允i皱起眉,担忧地看了胤G一眼。“臣还有一事上奏。”

胤G本已放松下来,又强打精神道:“你且留下奏事,其余人便下去吧。”

允T脚步微微一顿,没有回头,如同未听到一般快步走出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