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玉奴立刻很自来熟的上前拉起顾雨晴的手,欢快地说:“小妹姓姚,小字玉奴,姐姐唤我玉奴即可,姐姐愿带上我是最好的,就不用劳烦义兄了!”
顾雨晴僵在那里,张远山也是一愣,不知玉奴要搞什么名堂,却在心里反复念叨:姓姚,又听她谎称自己小字玉奴,忍不住窃喜。
顾雨晴半天才缓过神来,缓缓抽出手,叫了声:“玉,玉奴妹妹。”
玉奴笑的灿若桃花,又拉起顾雨晴的手问:“姐姐芳名?可有小字?”
顾雨晴脸上一热,说话有些没底气,“姓顾,名雨晴,并无小字。”
不行,明天得让先生也给我取个小字,怎能输了她去?!顾雨晴暗下决心。
玉奴拉紧顾雨晴要抽出的手说:“顾姐姐好名字,‘远山媚平楚,雨晴涨秋溪’,倒是与我义兄的名字相得益彰。”
顾雨晴虽然娇宠顽劣,但也有专门的女先生教课,纵然没听过玉奴吟的这首诗,却也听见这首诗上句提到“远山”,下句提到“雨晴”,脸上登时一红,偷偷拿眼尾去寻张远山。
张远山却看着玉奴,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又像是警告,玉奴装作不知,拉着顾雨晴说话,“顾姐姐带我去与姐妹们玩耍吧,”又转身对张远山道,“表哥,我与顾姐姐一起,你便放心回前院吧。”
张远山勉强笑了笑,正要与顾雨晴告辞,一个小丫鬟匆匆走了过来,先对顾雨晴和玉奴施了一礼,又对张远山行礼道:“张公子请随我往湖边一行,我家老夫人想请公子品尝南方瓜果。”
临安县虽然也属于南方,归南平王管辖,但却在领地最西北的位置,这里水土不适宜种植水果,只长一种白皮的梨子。所以南方的水果在临安县还是稀罕物。
张远山自然不会拂了老寿星的要求,让小丫鬟领着,往湖边走去。
顾雨晴听了玉奴刚才吟诵的那首诗,又听她称张远山为“义兄”,便对她产生极大的好感,反手拉着玉奴也往湖边走去。
四人一到湖边,便看见一满头白,梳的一丝不苟的老太太与一个衣着低调,暗透奢华的妇人攀谈。
张远山先看了妇人一眼,随后向老太太行礼,“祝老夫人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老夫人见张远山虽是商户出身,却不卑不亢,祝寿词也是简短吉利,不似别人献媚讨好,且长相俊美,心里又多了一分喜欢,“远山快到这边来品尝瓜果,正好你母亲也在这里与我说话。”
张远山顺从地走过去,对妇人叫了声“母亲”,便坐在妇人旁边。
顾雨晴也拉着玉奴坐在顾老太太另一侧,正好与张远山相对。
玉奴观那妇人,面相刻板,如石雕一般,不笑也不哀,虽然好看,但却没一点灵气,想起书中提到张远山的母亲是林氏,是个非常寡情的人,嫁给张员外时就不情不愿,生下了张远山也没有多疼爱,等张远山六岁以后就几乎不与其接触,所以,张远山对林氏也热络不起来,只低头剥面前的荔枝吃。
众女眷中只有张远山一个男子,又是极品小鲜肉,自然免不了一顿八卦,立刻有位夫人向林氏问道:“呀!令郎竟长这么大了,上回见时还只到我肩膀,还是奶娃一个,转眼就长成俊秀的青年了,可了不得,我说林妹妹,令郎可曾定亲?”
林氏来之前得了张员外的提点,说要让她极力撮合张远山与顾雨晴,虽然她不喜欢张员外,但也没想过逆他的意思,便说:“还未定亲。”说罢看向顾老太太,“雨晴来年也要及笄了,可有相中的人家?”这话问的明了,任人一听便知其中的意思。
雨晴两颊骤然红成一片,迅速看了一眼张远山,两手绞在一起,羞得不知如何是好。
玉奴心里不屑,拿起一串葡萄来吃,心想:张远山虽然儒雅俊秀一点,但是商户出身,而顾家是官宦世家,为何能看上张远山?肯定是男主光环在作祟。
顾老太太左看看张远山,又看看顾雨晴,满眼笑意,“雨晴也还未订婚,不瞒你说,老太婆我正想借着寿辰给雨晴相看一个。”她虽然并未直接说,但眼神和语气都是看中了张远山的意思。
顾雨晴立刻脸红到脖子根,摇了一下顾老太太的胳膊娇嗔道:“奶奶,您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