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夺宫 - 凝欢2:乱舞 - 当木当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凝欢2:乱舞 >

第二十一章 夺宫

太后歪在榻上,睃了眼前的锦盒,里面装着一套撰着各式寿字的玉壶及杯。

楚澜道:“这是北海藩使为贺太后千秋,特献上的一套寿字玉盏。请太后赏玩。”

太后淡淡道:“正越有心了,成了亲人也温缓了许多。不仅好好地将众臣送回来,连着积欠数年的钱粮也都缴足。可见,雁行所言极是。待他生了儿子,封了世子送上京。过些年,北海早晚还是朝廷的。”

楚澜淡淡道:“雁行无礼,话也不留一句就悄悄去了。若非朕顾着手足情分,就该派兵缉拿。”

太后睨他一眼:“若不走,留着让你逼他自请去藩,好当个诸王表率?或是送来丁景隆,连着王氏也一并办了,才遂了皇上的意吗?”

楚澜的脸色更难看起来,睃了一眼寿康宫诸人,最后将眼神定格在胡应权身上。胡应权浑身一抖,急忙低头。

楚澜道:“雁行出入宫禁有如无人之境,可是太后暗中相助?”

太后冷笑:“哀家身边只剩个胡应权。皇上仍要疑到哀家头上吗?”

楚澜道:“胡应权以前任司掌局大总管,手底下仆役成群,总保不齐万一呢。”

胡应权吓得跪倒在地:“奴才不敢,皇上饶命!”

太后说:“哀家统共就剩了这么一个奴才,皇上若连他也容不下。不如连哀家一并勒死了干净!”

胡应权当即俯地大哭,楚澜挤出一丝笑容:“母后息怒,儿臣岂敢?今晚千秋宴,儿臣特诏王氏诸人齐来为母后拜寿,母后见了也该宽心些了。”

太后冷笑,拿起一个玉杯端详:“但愿皇上不是叫他们进来受死才好。”

楚澜的表情冷了下来:“母后说这样的话,是愈发要与儿臣生分了!”

太后眼中浮了悲意:“雁行离京,是不想累及王氏,更不忍伤及天下。在这世上,最一心为你的人是你的弟弟。你屡借宗室互残,只会搞到众叛亲离……”

楚澜很不耐烦地打断:“是母后教导儿臣不可轻信任何人,儿臣今日所为也是拜母后所赐!”

太后倒抽一口冷气,手指颤抖。因果循环,注定的!

殿外脚步纷沓,伴着嘈杂尖叫声。不待楚澜反应过来怒斥,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跑进来:“皇上,出、出大事……”

“你把话说清楚了。”没等楚澜说完,一柄利箭穿殿而入,不偏不倚直扎在小太监的后心上。紧接着,哗啦啦一片甲声,拥进一群张弓持戈的刀斧手。这些人面容陌生,俱不是行务属的侍卫。

太后与楚澜俱变了脸。乐安寿扯着尖嗓子:“护、护驾!”没等他喊完,上来一个刀斧手,手起刀落。乐安寿的脑袋霎时离了体,骨碌碌直滚到皇上的脚边,吓得殿内的宫女太监登时脚软,惨呼尖叫声不绝于耳。

“皇上驾前,岂容放肆?”随着低沉的声音,一阵锦光流闪,袂下长靴不疾不徐地踏进殿来。紫衣叠耀,金绣明媚。长发高束,媚眼潋滟。他笑意轻浅,带起唇如花绽。

楚澜与太后的眼双双睁大了,两人俱是阴谋与阳谋中轮转多年的人,有山崩于前也不改颜色的镇定。方才血溅五步只在面前,也不过是短时的惊惧,但看到此人的一瞬间,却仿佛活见了鬼。

太后惊道:“楚……楚……”

楚正越莞尔,恭身道:“微臣楚正越,参见皇上及太后。恰逢千秋佳节,微臣特来亲贺。”

楚澜脸色煞白,见了此情此景,如何不明白?这帮人都进了后宫,那意味着九门早失,皇城内行务属也失控了。九门提督洪典星与行务属统领程玉等人,不是死了就是降了。

只怕外廷一带,早就血流成河。

想到这里,楚澜倒平静了,低声道:“你未诏而至,拥兵犯上逼宫。王祥引贼入内……俱为乱臣贼子,纵然你杀了朕,诸王也容不下你们。”

太后惊叫道:“皇上!”

楚澜瞪着太后:“若非王祥在内接应,他如何进得来?”

楚正越看着楚澜,熊熊烈火,渐渗入眼底。新仇旧恨,皆伏于胸中。他的笑容更艳丽起来:“是皇上先在东华、西华、端方三门内设死士,城墙之上高架弓弩手。想将王氏诸子尽数杀于宫闱内。”

太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看着楚澜半晌都没回过闷来。

楚正越冷冷道:“今日千秋宴,满城焰火轰轰如雷。到时杀伐声尽掩,明日只说王家在内行刺就是了。太后尚在朝,皇上于心何忍?皇上现在斥王祥造反,不如说他是自卫比较好。”

楚澜面色铁青,瞪着楚正越说不出话来。太后惊怒交加,颤抖着手指:“哀家还在这儿呢,皇上这是要哀家全家死绝吗?”

楚正越逼上一步:“十九叔已弃爵外逃,皇上依旧咄咄相逼,定要除之方可后快!不知皇上如何面见先帝于九泉之下?”

太后五雷轰顶,直接瘫倒在榻上,忽然发疯一般去抓楚正越:“你说的可是真?雁行他,他……”

楚正越自腰间摸出一个吊佩,丝络随着佩晃来摆去。镂雕精艺,配极品好玉,润色之上,赫然是一只凌雁高飞。

上面斑斑鲜血。虽早干涸,却仍惊心。

楚正越说:“太后可认得此物?东临王初抵京面见太后时,犹戴此佩。如何现在落在臣的手上呢?”

太后的眼珠僵硬地移动,悲痛欲绝。如何不认得?这是楚灏十一岁生辰时她赐的。当时得绝世美玉,雕成两佩,一给皇上,为九龙佩。一给东临王,为凌雁佩。

上面刀痕错列,血迹斑斑,皆如无声控诉。

楚正越说:“臣上京之时,与十九叔相逢于瑜成的松阳。臣得知十九叔逢难,遂行相助。不想于兴成桐川泊阳河畔,遭逢行务属暗局以及影月门的联手追杀。臣侥幸逃生,可叔叔却长眠于河川之下,至今尸体尚未打捞上来。此事,有东临王妃以及一众随从为证。而杀手的尸身,亦被臣掩埋,随时可启出为旁证。”

太后捂紧胸口几近不能呼吸。楚澜微踉了两下,一下子跌坐在榻上。

楚正越道:“臣联络到东临亲护赵逢则,督护童星虎以及疆护王祺。三人俱被暗局频频追杀,只王祺与少量亲随侥幸安返东临,余者若非臣相援及时,只怕亦难逃生天。皇上犹嫌不足,密谋于千秋之宴以设杀局。令程玉伏精甲死士,只消王祥等人一入宫闱即成刀下亡魂……程怀素父子,同谋者苏晋天、袁鼎碌、洪典星俱受缚,若太后不信,可诏来亲问!”

太后怔了半晌,惨笑出声,泪与笑皆在一起,形容凄厉。

楚正越撩了袍子跪在地上,说:“王祥是怕太后有危险,这才与臣护驾。臣等俱不敢逆上,唯求太后垂怜!救臣与王氏子侄于水火之中。”

太后像是不能呼吸,挣扎着想要抓什么东西。

楚正越抬手,太后抱住他,痛不欲生:“他毕竟是皇上,是哀家的儿子,他是哀家的儿子啊……雁行死了,哀家追悔莫及,但是……你让哀家如何忍心?”

楚正越看着太后,眸中是无尽的幽黑,轻声道:“王氏子侄,亦也是太后的子孙。臣……亦也是太后的子孙!太后,当真忍心不救吗?”

太后盯着他的眼,喉间发出一声微哽,整俱身子软软颓倒下去。

楚正越托扶住太后,向着早吓瘫成泥的胡应权说:“愣着干什么,扶太后去歇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