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满200双更第二弹] - 皇长姐 - 小璃的木偶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长姐 >

☆、十六[满200双更第二弹]

寿康回宫并不是皇帝期待中的结局,就如寿康所说,他只是想看看太子对于自己命令的执行和对昔日徐家事相关人的态度。他并不希望寿康真的回来,在潜意识里,皇帝非常清楚,太子可能原谅薛、朱,却绝不可能原谅寿康。

“姐姐……今儿怎么想起来回来了?”皇帝面对姐姐时,觉得难以说出那句‘你回去罢,朕和太子都不想看见你’。

寿康低着头,仿佛听不出皇帝的尴尬,“臣之前心疾难愈,才去了恩晖园养病。如今病愈,臣不敢再偏居偷安,让陛下担忧。”皇帝闻言更觉不好意思,他既不能直接说‘姐姐不呆在宫里,朕才能放心’,也不愿意违心地说‘姐姐回来了就好’,迟疑片刻之后,只得道:“姐姐……太医之前说姐姐得静养,所以朕一直没派人去打扰姐姐。如今姐姐果真病愈了么?”

如果是早几年,寿康听出皇帝言下之意后,无论愿不愿意都会附和一句‘未曾真的大好’,然后仍旧退居恩晖园。但世异时移,寿康今天偏偏不肯如皇帝所愿,“臣本觉得还该静养一段时间才好,但后来偶然听说和顺减俸一事,自觉久居恩晖园糜费甚多,故而颇为不安啊。”皇帝笑容更加勉强,“朕……其实减俸什么的,倒还都是其次,国库虽不说十分丰裕,但还不至于就缺这几个钱儿。说到底,和顺一事,朕还是为了姐姐。”

寿康微微一笑,竟然抬头看了皇帝一眼,柔声道:“陛下圣德,臣一直感怀于心,未尝有一日敢忘啊。不过,虽然和顺昔日的确与臣有些过节,但毕竟是亲姐妹,而且她近来也颇有悔过之意,故而臣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陛下能饶她一次,给她个机会。”

和顺近来有悔过之意?她如果真有悔过之意,大可以递个请罪折子给皇帝,何需舍近求远,给寿康写信呢?念及此事,皇帝心里难免又有些不自在,“和顺减俸也是为了赎罪,朕特许此事,正是为了给她一个悔过的机会。”

“哦?”寿康轻笑出声,又低下头,“那是臣蠢钝,未能体悟上意。请陛下责罚。”

皇帝看了寿康一会儿,“咱们姐弟,何必谈什么责罚不责罚呢?不过,既然谈到和顺,朕也的确有一件事儿想问问皇姐,只是不知道皇姐愿不愿意坦诚相告?”

“臣事君,一向坦诚无私,不敢有一事不据实相告。”寿康答得稳重,仿佛真的多年来从未有一件事隐瞒。皇帝心想,如果果真没有一件事隐瞒,那我们姐弟又何至于到如今这个地步呢?――他虽然不说,但其实心里还是把如今的窘境,归结为是寿康不再坦诚事君。他心里这么念叨着,当下便闷闷地道:“那请皇姐告诉朕,和顺这几年来给皇姐写过几封信,都写了什么?又为何近三年来,皇姐竟从未将此事告诉朕?这算是‘不敢有一事不据实相告’么?”

“臣以为此事不过是姐妹间的私事,没想到竟惊动陛下。这是臣的过失。三年来,和顺一共给臣写过十三封信,大多不过是讲些姐妹间相处的旧事。不过第一封信,倒的确有些与陛下相关之事。和顺说,当年太后告诉她,太子已经知道徐家一案,臣是主谋,并称太子对臣怀恨至深,必有一日欲置臣于死地而后快。还说,太后相信,为了太子好,陛下定会放逐臣于荒野,令臣终生远离宫闱,最终客死异乡,埋尸于外,永不得归故里。”寿康抬头看了看皇帝,“臣一直想问一句,陛下会么?”

即使寿康不说,皇帝只要想也迟早能知道和顺到底写了什么。与其如此,不如寿康自己说出来,一来是显示自己无所隐瞒,二来也是把所有话都说绝了,占领所有仁义道德的至高处,让皇帝无路可退。

寿康一旦失去了对皇帝的亲情,自然也就有了充足的理智来分析皇帝的想法。

昏君可以凭着一时喜恶立定一人甚至一族的生死,但只要是想做明君圣主的君王,就都势必要逼着自己事事都占个‘仁义礼智信’。所以昏君劳累别人,圣君累死自己。

皇帝一时语塞,他不止一次地想过是不是该找个理由让寿康回松江府,永不归京城,但当这句话真的从寿康嘴里问出来的时候,他却不能答一句‘朕会’。因为当年给寿康上了无数溢美的尊号的人是他,给寿康题匾写‘天下为公’、‘辅弼社稷’的是他,下令为寿康建恩晖园,永记其恩与晖的,还是他。他无法推翻自己过去十几年的恩眷,也无法向世人解释,他为何要放逐他这位于‘社稷有功,于朕有恩’的姐姐。

在一番张口结舌之后,皇帝只得说道:“太子忠厚仁义,岂会怀恨自己的嫡亲姑姑呢?朕也不会无缘无故就让姐姐到那步境地……”

“臣已一无所有,此身能存于天地之间,惟仰仗陛下怜悯。”寿康跪了下去,“故而当臣听说太子对臣心存恨意时,着实不知所措。既怕跟陛下说明之后,惹了陛下烦恼,又怕不说,让陛下疑心臣不忠。左右为难之中,臣还是没及时呈奏。因为臣总想着……哪怕让陛下觉得臣不忠,也不能让陛下为了臣的事儿,再有一星半点儿的为难,更不能为了臣这微末之身,使陛下和太子生隙。若是如此,臣虽万死亦不能赎罪。”寿康说着,便伏在地上,肩膀微微抖动,似乎是泣不成声。

皇帝心中固然有一万种不满意、一万种疑惑,但眼看着寡姐如此,心里还是不禁感慨,亲自过去扶起了寿康,“姐姐不必如此。朕说了,太子忠厚仁义,即使当年年幼一时的确为小人蒙蔽,但眼下他也长大了,明白道理了,再不至于对姐姐还有什么怨言。”皇帝这话说的也是心虚,但寿康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哪怕仅仅是为了面子上好看,皇帝也不得不这么说。

太子忠厚仁义?殴伤亲妹,算计重臣,逼走姑姑,这要是都算忠厚仁义,那盗跖也可以叫圣人君子了。寿康心中冷冷地嗤笑了一声。

“不过和顺不但挑拨姐姐和储君之间的关系,还离间朕与姐姐,实在该死。”皇帝死死地盯着寿康,“朕不杀自己的姐妹,但也不得不略施薄惩,以儆效尤,姐姐说呢?”

寿康似乎有些迟疑,“可和顺……毕竟也已经知错了,陛下……不如看在以往兄妹情份上,饶她一次罢。”

这个回答对于皇帝来说,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也是意料之中,“可朕心里不痛快。”他冷冷地答道。寿康似乎咬了咬银牙,“和顺之过在于令太子不安,令宗室不安。臣以为,惩罚和顺在其次,消除她带来的影响才是最要紧的。”

寿康太了解皇帝了,自己刚才那番话固然能打动皇帝,但也足以让皇帝感觉到自己的变化。此时如果再落井下石,附和皇帝处置和顺的想法,皇帝势必要警觉。所以无论她愿不愿意,她都要保和顺一次。反正来日方长,她今天阻止了皇帝,不意味明天在她‘看不见’的时候,皇帝就不会以迅雷之速找个由头就处置和顺了。

皇帝面无表情地看了寿康一会儿,然后渐渐缓和了表情,轻声叹息,“姐姐到底还是疼我们的……那姐姐不妨说说,如何消除影响。如果姐姐说出来了,那朕这次就饶了和顺。”

寿康兜了这么一个大圈子,说了这么半天口不应心的假话,为的就是这一句,“太子不安不过是为了徐家旧事,一来恐怕是担心陛下来日迁怒,二来怕也是担忧无外家支持,朝臣心生他念,最终成为众矢之的。臣以为,这第二点是最要紧,最可怕的。但要如何消除……此乃朝政,臣女流之辈不敢妄议。”

“姐姐今儿都说了这么多了,该不该议也都议了,不如就一次都说完了罢。”皇帝似乎笑了一下。

寿康抿了抿嘴唇,心知来日成败皆在此一举了,便益发斟酌起言辞,“臣斗胆了。臣以为,太子之所以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无外乎是因为其他皇子内有位高之母,外有有势之外家,独无超然之身份。而太子恰恰相反,太子有超然之身份,却即无生母在世,也无外家可做支援。故而……既然不能给太子一个外家了,不如就给其他皇子添一个对头……”

寿康心中忐忑,她何尝不知道这个说辞的疏漏?何尝不知道这有可能被皇帝认为是要引起他们父子之间新矛盾的计划?

皇帝皱了皱眉,但随即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突然大笑起来,“姐姐说的真好,冲着这个,朕也该饶和顺一条命。不过,姐姐,朕今儿如了你的意,也希望你记住,朕和太子都是你的骨肉至亲,也只有朕和太子才是你的骨肉至亲。”

“骨肉至亲必会相互照顾,但如果谋算骨肉,那也是不睦之罪,当决不待时。”

作者有话要说:不睦就是第一卷里提到过的十恶第八

决不待时也就是传说中的这罪大到可以随时砍了,不用等秋后

虽然今天东主是哭哭啼啼的放了两章,并且为了满足自己‘存稿箱里每天有三章存稿’的强迫症,在后台‘不得不’加写一章……

但东主真的非常感谢各位客官的厚爱,如果不是有各位客官,东主不要说日更……这个坑可能都早已经扔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