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李建成和李元吉探测秦王隐私希望借此弹劾,最终常年未曾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一怒之下转而对尉迟恭下手,又是贿赂又是暗杀,最后尉迟恭实在是忠心不改,便将之下狱,秦王也懒得去找他们争辩,唯一的反应就是带着无容去求李渊,长跪不起,李渊如今见不得李世民伏低做小的模样,本是歇在了张婕妤宫里,当日本是个不用大朝会可以安安稳稳睡觉的时候,一听到秦王带着王妃长跪太极殿,整个人就迅速的从张婕妤宫中出来,又是一场父慈子孝的模样,最后尉迟恭被放出。
尉迟恭出来之后,便入秦王/府,劝说秦王“何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夜,秦王态度不改,只是好生安抚了尉迟恭。
再之后,是程知节被调离。
秦琼如今身体已经渐渐弱了,已经安安稳稳的在家中养老,便未曾有什么变动。
房玄龄杜如晦也被调开。
如今,秦王/府中,唯一一个信得过的臣子,便只有长孙无忌。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依旧每日在秦王/府念书,足不出户。
几乎每一日,长孙无忌,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恭等人都会轮番上阵,劝说秦王干脆动手,不可继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下去,秦王每次都不语,不反应,而臣僚们也不嫌麻烦,就坚持着,每天劝说,然后劝说不果,离去。
“你就这么看着他意志消沉?”长孙无忌今日进府,李世民早就得到了消息,也早就习惯了长孙无忌直接来书房,给自己劝说一通,然后自己固辞,长孙无忌说累了自己就会走。
而今日,长孙无忌来看的,是无容。
看自己妹妹,李世民无论如何都不能拦着。
无容才给长孙无忌倒了茶,便听到劈头盖脸的一句。
她抬起盈盈双眸,无比冷静的看着长孙无忌,一句话让长孙无忌满腹的愤怒瞬间消迩无踪:“那哥哥看,应该如何?”
长孙无忌才感觉到这件事其实可以从无容下手。
便听到无容无比冷静的继续:
“哥哥如今,是以一个臣子对殿下,还是以一个郎舅对妹婿?”
无容本来就没打算等长孙无忌反应:
“臣子对殿下,秦王忠孝仁义,您劝秦王诛杀太子齐王,且不说失败了会如何,便是成功了,之后,秦王为太子、为天子,等到做了天子之时,你们这些让陛下诛杀兄弟手足之人,会是个什么结果?”
“郎舅对妹婿,我倒是不明白,妹婿家里自己有矛盾,郎舅不帮着劝解也便罢了,无论如何也不该反而劝说妹婿诛尽一家兄弟,自己为家主吧。”
长孙无忌看着这个妹妹,觉得这画风不大对,冷冷道:“如今说不上一家之事,便给你说家国,如今与秦王利益维系之人的身家性命,尽在秦王身上,若是秦王还在犹豫,如今程知节已经外放,过个几年,放到突厥战场上,‘被意外’身亡,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皇权争斗?”
无容没说话,等着长孙无忌的下文。
“房玄龄杜如晦是何等人才,如今被贬谪出长安,以太子心胸,他们能有个安稳终老之局已是不易,这满腹经纶,就因为秦王的一时不忍而最终归于一g黄土,谁都不记得?”长孙无忌冷笑,“如今军中多为秦王旧部,若是秦王倒了,军中清洗,与秦王有些关系的,便多半最后被派往前线,你也不是不通军法战阵之人,在战场上排除异己手段万端,生死便系于他人之手,即便是九死一生活下来,栽赃一个造反,哪家天子不忌讳?哪家天子不怀疑?”
无容深吸一口气,依旧不做声。
“如今突厥何等凶悍,你真的以为就靠齐王便能抵挡突厥,为大唐守住国土,秦王就能用最光风霁月的法子得到储位?”长孙无忌声音愈加冷冽,“且不说秦王没了爪牙之后你们会死的有多惨,也不说李元吉是不是一个能够好好给大唐守住疆土之人,光是说你们想光风霁月,那么多年了太子秦王谁更加贤德,你真的以为陛下加文武百官都瞎了看不见?”
无容抿唇,闭眼,轻轻摇头。
“如今,是秦王为了保住老兄弟们和大唐的万世安康去行那杀兄弑弟之事为好,还是眼睁睁看着秦王倒台之后,太子和齐王一番夺嫡之争最后毁了大唐为好?”长孙无忌几乎声泪俱下,“即便是秦王不成功,我们这些跟着他的老兄弟死了也觉得值得,毕竟真的最后挣扎过,也不枉此生,而不是现在,等着他们一点一点,磨掉秦王的棱角,最后弄垮整个秦王/府,让所有曾经为了大唐跟着秦王拼杀的兄弟们跟着秦王陪葬!”
长孙无忌霍然起身,留下最后一句话:
“孰轻孰重,你从来都明白,不需我多说,如今再不动手,就真的毫无还手之力了。”
无容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整个人软软坐着,一言不发。
半晌,李世民慢悠悠从后面转出来。
苦笑:“本来呢,我们试一试交出兵权之后会如何没什么错,可是试了才知道……凉薄至斯。这些日子我都在想,若是没有我们教会了元吉,他们就会一直觉得我还有用,至少这些跟着我的老兄弟们,最后能有个活路。”
无容看着李世民,微微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二郎啊……”
李世民止住了无容:“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天下从来就不只李世民会兵法,现在无人能比得上秦王不代表以后不能,齐王现在不会不代表以后不会,与其把结果给予那完全不可想象的未知,还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中,至少来自无容手中的兵法,他们举手可破。
当然了――也没有人会甘心永远依靠别人,李元吉学成不过早晚之事,如果情势愈演愈烈,现在秦王的现状会更加糟糕。再说了――即便老兄弟们因为他没有交出兵权得到了善终,年轻的将士们依旧还是秦王旧部,该清洗的时候别人从来不会手段。
李世民缓缓坐下,苦笑:“我都知道,不必多言。”――
我只是不愿意把这些归责于他们,宁肯算是我们自己教会了元吉打仗,宁愿算成是我的错。
“我知道你在顾念兄弟之情。”无容叹息,靠在他怀里,缓缓道,“可是――是与你有血脉之亲,现在在琢磨如何让你死的人是兄弟,还是与你奇袭八百里无一句抱怨,与你深陷敌军尚自笑颜不改,生死相托永不相负的人是兄弟?”
李世民无比熟悉的搂着无容的纤腰。
无容的声音依旧响在耳边:
“我当年被安业赶出家门,那个时候我心里什么兄妹情谊都没有。”无容声音带了些许哽咽,“那时候,只恨不得自己能够亲自掐死这个辱我长孙家门风的纨绔。哥哥估摸着和我差不多,他之所以如今如此劝你,便是也经历过亲兄弟的背叛,然后遇到了你这个兄弟,当年哥哥年轻,想着安业毕竟年长,应也不会如何为难我们兄妹,便没有好好握住族中权利,甚至什么产业都不曾置办,若非舅舅收留,如今就没有我。”
李世民搂紧了无容的腰。
每次无容提起当年之事,他都恨不得回到过去,亲自灭了那个赶他好友爱妻出门的纨绔。
“哥哥之所以对劝你如此坚决,是为了诸多僚属没错,同时作为好友,他也不希望你有什么时候会和那天我和哥哥被扫地出门一样举目无亲。”无容深吸一口气,尽力控制自己已经到了眼角的泪水,“毕竟,当年舅舅还敢收留我们兄妹,如今你若是握不住家产,那所有人,都会为了你陪葬。”
无容脸上绽开了一个妖艳到了极致的笑容:“包括和你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包括如今你的好多孩子,包括偌大秦王/府,也包括我。”
她反手搂过李世民:“我长孙无容从来不怕死,但是也觉得,你我死了便是死了,我能与你生同衾死同穴,那是我的福气,但是带了那么多人一起,实在是不值当。”
声音又带有无比的让人信任的安稳:“如今,你倒了,太子和齐王一定不会放过我们,但是如果太子和齐王倒了,你可以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至少,如今聚集在他们帐下的英才,不会因为你小肚鸡肠,从而一身文采武功,最后还未为天下人造福,便成了一g黄土。”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只有一个字,却说得格外沉稳,让人放心:“好。”
作者有话要说:我本来是不希望无容出现在劝说李世民造反的情节内的(不然从仰月钱开始就是个不一样的打开方式了,既然参加了就要负责到底)。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