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卖到香江去
厂房里。
钱东来和老季两个老头,更是围着那口大锅,眼睛瞪得溜圆,像两个等待开饭的孩子。
“成了!绝对成了!”
钱东来激动得老脸通红。
他用筷子夹起一根炸得金黄的鸡枞菌,还没等吹凉,就迫不及待地塞进了嘴里。
“嘶……哈……好吃!太好吃了!”
菌身酥脆,菌柄柔韧。
入口的瞬间,浓郁的菌香在味蕾上轰然炸开。
咸、鲜、香、麻、辣,五味交融,却又层次分明。
那股子鲜美,直冲天灵盖,让人欲罢不能!
老季也夹了一筷子,他细细地品味着,半晌才吐出两个字。
“绝了!”
能让他这个倔老头说出“绝了”两个字,这已经是最高的赞誉。
卡捷琳娜更是早就按捺不住了。
她直接下手,抓起一把就往嘴里塞,吃得两腮鼓鼓,满嘴流油。
看着众人皆都赞不绝口,王大山的心里,终于落下了最后一块大石。
他知道,他的第一个爆款产品,落地了!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罐头厂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
十几大袋的鸡枞菌,最终被制作成了三百多罐成品。
没有像样的包装,王大山就去县城里,定做了最朴素的玻璃瓶和铁皮盖。
没有商标,他就请村里写字最好的教书先生,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下“靠山屯”三个字,歪歪扭扭地贴在瓶身上。
这第一批罐头,看起来有些简陋,甚至有些土气。
但王大山知道,当瓶盖被拧开的那一刻,它足以征服任何一张挑剔的嘴。
罐头生产出来了,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天晚上,开完工,孙德福和钱东来、老季一起,找到了王大山。
孙德福愁眉苦脸地搓着手,第一个开了口。
“大山,这罐头是好东西,咱都知道。”
“可……可这玩意儿,咱们卖给谁去啊?”
“虽然有张团长说,他们会订购一批,可这也不够啊!”
“咱们这穷山沟,一罐卖个三块五块,谁买得起?”
“拿到县里的供销社去卖?”
“人家国营厂的水果罐头才卖一块多一瓶,咱这个,人家根本不会收啊!”
钱东来也点了点头,补充道:“销路,是所有工厂的命脉。”
“没有销路,咱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堆占地方的玻璃疙瘩。”
这是一个极其现实,也极其致命的问题。
的确,就如三人所说,哪怕张团长那边,每个月都会订购一批。
那才多少?
一个厂子,若是没有其他销路,那必定是死路一条的。
看着三人脸上凝重的神色,王大山却笑了。
他从炕头的枕头底下,摸出了一张有些褶皱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一个香江的地址和一串电报码。
“叔,钱师傅,季师傅,咱们的销路,不在县里,也不在省城。”
王大山将那张纸条在三人面前展开,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香江”两个字上。
“咱们的第一个买家,在那儿!”
当三人看到“香江”二字时,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孙德福、钱东来、老季,三个加起来快两百岁的人,此刻皆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王大山,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香江?
在1983年的靠山屯,这个地名,遥远的就像月亮上的广寒宫。
那是一个只存在于报纸和广播里的神秘世界。
他们一个刚刚成立的、连牌子都是用毛笔写的村办小厂,要把东西卖到香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