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夏接秋:两家爷们的图谋
秋桐其人,原著中赦老爷赏给琏二,以奖励他够胆偷纳二房,给了凤姐大大的没脸,后秋桐做了凤姐弄小巧杀尤二姐的刀。这里也是赦老爷赏的,奖励琏二令凤姐积郁成痨,秋美人会有什么作为则不得而知。
宝玉惧秋桐是搅事精,以贾环为例告诫琏二“婢妾子要不得”。
琏二惊讶:“要婢妾子做什么?我疯魔了才要。”宝玉便郑重告之避子汤不保险,琏二贼笑:“难怪听闻晴雯姑娘眉心未散,你不会是不敢碰她吧?”
宝玉对此十分疑惑,他仔细对比过姑娘眉和妇人眉,恰好这阵孝连孝,女不上妆,恕他眼拙看不出有何区别,于是不耻下问。
琏二笑疼肚皮,怜悯地传经送宝。原来此眉非彼眉,乃“下媚”,指女人被折腾太过,次日走路时有异。而“避子汤”对下流种子们来说无必要,取乐手段太多了,男人只愁正室生不出嫡子,不想让玩意儿们怀上,容易之极。
宝玉受教,顺便进一步认识到下流种子们除非遇上超蠢超~贱的女人,有点脑子、自尊没死绝的都不会拿他们当真。
却说宝玉漏夜将琏二从秋桐榻上挖起来,琏二听罢原故很是不快,他别提多想让贾瑞去死一死!倒不是贾瑞令他戴了顶莫须有的绿帽,而是贾家三个秀才贾瑞祖孙占两个,却全然无用白捞便宜,这让准家主情何以堪。宝玉老说要裁减冗奴,他恨不能裁减冗亲。
宝玉一瞧,附耳嘀咕一番。琏二黑脸稍霁,乃不大起劲:“五五数,要看夏家接不接招。有贾瑞这种女婿他们也受够了,多好的时机,有足够理由不管。”
虽不起劲,琏二也不得不打着哈欠“去给儒司塾上香”,谁让瑞秀才被革了功名荣府丢脸。他恨不能趁机将贾瑞驱出宗,又嫌费事,这么个东西不值得费大手脚。
难兄难弟至贾瑞家,还没到五更。儒太奶已顺利驾鹤西归,虎狼医回家补眠去了。小夏氏手脚快,已帮祖婆婆装裹好,摆在贾代儒身边。一众下仆连李贵在内皆抓紧时间打盹,只有锄药带着几个上夜的等二位爷。
琏二宝玉候了没一会,更仍未敲五,夏老爷夏大爷带着下仆匆匆赶到:不来才傻!瑞秀才算什么?不是他夏老爷看扁了族女婿,贾瑞能金榜题名也是个废物,否则他不够胆将夏金桂嫁给贾瑞,那摆明是结仇不是结亲。未料宁荣二府跳出来,致令坑人反被坑,贴了诸多银子又舍了个旁枝嫡女。这回是荣府理亏,岂能不借机攀上琏、宝二位爷。
所以说女人和男人的立场天差地别、错,是能人和庸人的眼光天差地别,在小夏氏主仆乃至李贵张若锦们的眼中,彩云是最紧要的,即刻灭了万事大吉。而在夏老爷们的眼中,彩云无足轻重,贾瑞和小夏氏也无足轻重。
四位满肚诡计的爷一照面,立时各自有谱了,连装样给贾代儒夫妻上枝香都没干,即往侧屋品铭开谈:时间太紧,辰时初就要往各处报丧,贾家族亲们就在近旁,必须赶在报丧前谈定若干事宜。
例行的寒暄试探一举省去,琏二开门见山:“贾瑞其罪难恕!我之意,他往荣府家庙为他祖父母守灵三年,再扶柩回金陵安葬,由夏家派人服侍他。”
夏老爷即刻点头,接了荣府示好。你问琏二宝玉为何不让贾瑞马上滚?贾珍会送敬老爷入贾家祖坟,以贾瑞之蠢,遇上贾珍不知出什么妖蛾子,到时收烂摊的还是他们两个,不若关入铁槛寺省心,连看守都不用他们出。
琏二爷第二示好是彩云任由夏家处治,荣府不过问。
假石头虚伪地说了几句上天有好生之德云云,但夏家父子不是柳湘莲,一眼看出他没什么诚心,无非因为儒司塾是其挂名之师,顺口说点场面话。
再是场面话夏家也乐意买账,夏老爷明确道:“留子去母,子记夏姨娘名下。”
注意:彩云所生的孩子是记在小夏氏名下,为妾生子女。而小夏氏生的子女,按纳妾时所议是记在主母夏金佳的名下,为嫡子女。夏家有何必要计较?只彩云不能留,这么蠢的贱~婢会坏事。
为此夏家下任家主夏金银额外解释了几句:六月那会,彩云以其母生病为借口回娘家,因彩云是荣府给的,小夏氏随她去了。今晚、不,是昨晚了,彩云由其父母送回,彩云的娘以彩云怀子有功,要儒太爷夫妇做主,趁中秋佳节抬彩云做姨娘。儒太爷又惊又气一命归西,彩云父母趁乱逃走。而彩云和贾瑞抱一起互诉衷肠,全然不管儒太爷夫妻一死一昏。
琏、宝羞惭难言,宝玉招李贵问话,李贵禀告彩云一家逃走了。
宝玉冷笑一声:“算他们见机快。即成了逃奴,不用管了。”――量他们不敢冒头,逃奴抓住最轻是发卖煤窑子。他们会逃,大约也不是畏惧气死贾代儒,而是贾母怒杀孝期违禁的奴婢,那几十具尸身招摇过市,血腥味还没散呢!
琏二加了句:“通房彩云伺病偷懒,已被发卖。”
夏老爷颔首。两件小事就此敲定,双方进入实质性会晤。
琏二虽是借薛家商线“隐身经商”,夏家也是皇商,没可能被蒙。他们不知琏二后头还藏着一位高参,在夏家父子眼中琏二堪称鬼才,恨不能送个嫡枝嫡女给琏二做妾。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夏老爷只隐晦表示夏家愿为琏二爷效犬马之劳。
琏、宝对搭上夏家商线喜闻乐见,当初不敢是省亲太敏~感,畏惧夏家的姻亲贾雨村大人看出端倪,现今叫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于是约定改日细谈。
接着夏老爷盛赞贾家义学,恳请给夏家一个助学机会。
这摆明是想送子息附学。宝玉笑言:“恭敬不如从命,晚辈代学子们敬领了。只贾家义学是私塾不是书院,若有孩子要附学,人数不能多。”
夏老爷深为认可:私塾谁都可以办,书院是栽培士子即文官之地,贾家为武勋,涉入办书院绝对招忌。
宝玉又言贾家义学以教出秀才为宗,考上秀才入书院,他可荐人(妻族孔家、座师吕家都是以教书育人为宗,恶师兄张驸马以后也是书院儒师)。
夏家父子滔滔感激,顺势问到贾代儒之后谁做司塾。
琏二告之第一安排是举人单塾师做司塾,荣府女婿武举子、文童生柳湘莲做副司塾;第二安排是瑞秀才顶祖职做司塾,湘莲宝玉为副司塾(贾瑞太蠢、柳湘莲太直,宝玉明公正道当副司塾,可唬到贾瑞不敢沾家塾之边)。
夏家父子对善骗人和瑞蠢货都不满意,夏金银眉微皱:“少年司塾多着,乡间不提,京里家贫小秀才教蒙童的比比皆是。”
宝玉笑而不语,琏二代言:“且看族亲们如何说。无论谁做司塾,家塾不会变。”
夏家父子明白了,这是要族亲中辈份高的来提,琏宝二位爷抛出的是一看就不妥的。此为贾家的家事,父子俩不再置言,转而议谈贾代儒夫妻丧事的操办。
说话间天色见明,李贵打点好了早餐,张若锦则安排人手往名处报丧。
又一时柳湘莲领着早读的学子们来了,宝玉赶紧跑出去领哭。
转眼但闻哀声齐整,悲伤弥漫灵堂……
话说假石头别提多想当司塾,即有清名又安全。但假爸假妈指着他科举入仕光宗耀祖,师门虽要求不高,至少待他年纪稍长得去书院读书,没法当家塾的司塾。、
他难以死心,试探着在王夫人处做铺垫,果然假妈妈好办,竟“主动”认为司塾就该是她的儿孙当。
座师那边,前些时他估贾代儒时日无多,也试探着漏了点口风,未料吕毅中当即首肯,并提点了他一二:私塾只是为蒙童启蒙,司塾无需学问多深,要的是仁心诚心耐心。贾家私塾又是不收束的义学,学中除贾姓蒙童,还有附学的外姓学子,某小秀才当义学司塾,可累积十分需要的好名声,将来更易赢得文官群的认可。
吕毅中对小弟子的安排是:首次考举子落第,以冲淡十二进学的光环。最佳入仕时间在二十三四,迟至二十七八也无妨。众所周知文官是什么玩意,尤其太平年间的文官,其特色决定了宝玉以低平入仕为上,万不可做高调天才。书香世家子顶上“天才”的头衔都要平添诸多坎坷,何况宝玉是武勋之后,又属外戚,贤德妃再不得宠也是娘娘。
在吕毅中的安排中,小弟子就没有入书院这一环。明面上的理由“会读成书虫”只是说给人听的,实质是贾宝玉不宜堂而皇之地广交士子。未来人脉,不是非要在书院结交同窗,避忌为上。
吕毅中从没担心过小弟子不能金榜题名,若资质不行,北静郡王的面子也不好使,他的入室弟子无一不是两榜进士,才不要因水溶小辈坏了自家名声,大不了挂冠回家。
座师的肯定令假石头信心倍增,其实细想想,他在21世纪好歹是本科毕业生,不能一朝穿越,读书的能耐凭空降低,无非自己肯不肯下功夫。
名师让他明白只会死读书没好收场,为什么寒士虽有冒尖儿的,整体拼不过世家子?这是重要原故。故此他安心循序渐进,在这过程中将为人处事的手段练圆滑。
吕毅中能看中他也因他认时务,搞销售的特质是圆滑。缺点也明显,别的不提,七情六欲露于形(面部表情太丰富)。但劣势也能成优势,老奸巨滑之辈不会生出忌惮之心,此子由无关江山社稷的“工”低调入仕,可望一世平顺。
师如此费心地为小弟子盘算,假石头自是感恩戴德。原本他还担心座师要他抛了家塾一心读书,做好了两手打算,那个“第一第二安排”就这么来的。未料顺风顺水,那他当然要将司塾之帽捏手中。
宝玉当司塾的阻力有二,一是族中迂腐闲人,免不了唠叨司塾应为白胡子的“德高望重之辈”。但他们的话起不了决定作用,关键在于第二阻力政老爷,他是最大的迂腐,且眼神不大好使,自欺欺人地认为儿住家塾,只是为了清静地读书,“素日不问闲杂事,拜在师前苦用功,只朝蟾宫图折桂”。
琏二是行动派,他亲往宁府报丧,与他的珍大哥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