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成交“阆京的豁口,我们愿意献给您。……
不到半个时辰,城里头便来了消息,守城兵听了,向后打一个手势,拉长声音喊道:“开城门——”
一声令下,随着低沉有力的号角声,门轴吱嘎转动,响在每一个人耳畔,门缝逐渐扩大,使得一缕晨光透过缝隙,洒在城口斑驳的青石板上。南府军身披黑甲,分立两侧,沉默地注视着来人。
虎强拉紧了缰绳,军旗轻挥,谷东边军跟随在他身后。
邹允离他最近,用余光扫过城门两侧肃穆而立的士兵,低声道:“看来这就是叶氏重建的南府军。”
这是两排漆黑沉闷的重甲队伍,冷风过道嗖嗖响,黑甲盖住他们的眼睛,或许因为他们太过沉默,就连虎强这样魁梧的身影都感到一丝被恶兽盯住的压迫感。
“……很好的军队。”他吐出一口气,轻声道:“她总有这些能耐。”
刚出马道,便有一人笑嘻嘻地迎上来替虎强拉缰绳,堆笑道:“边军行了一路也累了,小的给诸位爷安排了人店马店,保准让诸位诸位舒舒服服的!”
邹允顷刻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这里是焱州,边军不被准许自由行走,若是虎强要谈事,那边军就不能随行。
说难听点儿,就是这一整支边军队伍都要被南府军网住,充作人质,只放主将一个人进去谈,也算是为他们带兵压城表现出的一些诚恳心意。你答应,事儿就能继续谈。不答应,好说的话原地返回,不好说的话,恐怕是……
但这曾意思毕竟没有明说,邹允还是对虎强的谈事能力放不下心,便开口试探道:“哎呦,真是客气了。可您不知晓,我们谷东这些马都是雪山下长大的,挑嘴得很呢。”
“您就放心好了,它们可是替咱们大周击退过北蛮侵袭的‘汉马’,小的自然是挑最好的喂,您不必担忧。”
话说至此,邹允只好点了头,侧眸看像虎强,低声问:“能行么?”
“可以。”虎强点了头,翻身下马,“我一个人去。”
南沙自入冬起便湿冷不堪,阴得桌案边许多书本泛了潮,都皱得蜷缩了起来。叶帘堂将它们一本一本拾掇起来,打算等午时日光最盛时将它们拿到廊下去晒。
“朝廷征调边军,本该和张枫详谈的虎强跑来找你。”李意卿将她拾起的书页都展开,替她将书角都按平了。旧书书页脆弱,他做得仔细,待抚平手中的这一页时才抬眼,继续道:“谷东闹灾荒时朝廷那态度可以说是不闻不问,如今要他们卖命却这般殷勤,怕是寒了谷东边军的心。”
“谷东做事一向稳妥为先,虎强此时过来,恐怕是朝廷连许好的东西都没能给足。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张氏却以为他们算不明白,仍把他们当傻子欺负。”叶帘堂弯了弯唇角,“这回他们是受委屈了,否则也不会来找我。”
语罢,叶帘堂凑近了些,问:“你觉得他会用什么来和我们谈?”
“我觉得?”李意卿接住她的目光,淡笑着点了点案务中夹杂的两个字。
叶帘堂垂眸,“我们想到一处去了。”
话音才落,外间的帘子便被掀了起来,长谷探了颗脑袋进来,“叶大人,边军的虎校尉来啦。”
“我知道了。”叶帘堂点了头,道:“请他进来。”
-
南府偏堂院落中新栽的草木还挂着霜,游廊被擦洗得干净,因此也显得空旷了许多。虎强小心翼翼地行于其间,生怕脏靴踩脏了地板。
等走近了,侍从将偏堂的堂帘向两侧撇开,虎强朝他点了点头,俯身跨了进去。
里间烧着叫人安定的沉香,他没有抬眼,直直朝着案前人行礼,“叶大人。”
“虎校尉,”案前人开口,语气里似乎还藏着笑意,“许久未见。”
叶帘堂的声音一如既往,听得虎强鼻尖一酸,差点没维持好礼数。说白了,叶帘堂怎么也算是他的大半个恩人,若是没有她,自己如今压根不能做这校尉。他喉间滚了滚,良久却只能说一声,“是。”
“校尉不必拘谨。”叶帘堂的声音不急不缓,“坐。”
“是。”虎强这才敢抬眼,目光却在瞥见另一抹身影时再次僵住,不可置信道:“太……太子殿……”
“这位是清也先生。”叶帘堂打断他未尽的话语,盯着他的眼睛道:“承平道的那位清也先生,三年前,他曾在谷东饥荒时救助许多人,校尉不记得了?”
虎强根本就没见过清也先生,对他的行迹也都是听来的,从来不会有什么记不记得的事情。思绪飞转中,虎强勉强找寻到一丝清明,顺着她的话接了下去,“是,是了。在下在外数日,一……一时错认,有失礼数,还请先生原谅。”
李意卿今日罩着狐裘,白色滚边毛绒绒地衬在颊边,虎强看不清他的表情。见他只是朝他微微颔首,平静道:“校尉奔波辛苦,这点小事,不必挂心。”
“多谢先生体谅……”
虎强擦掉汗珠,这才坐下。
“谷东做事一向稳妥为先,但是你们近来的所作所为都很不稳。”叶帘堂不打算同人绕弯子,便直说道:“校尉将重兵放在北边,自己却带少兵南下。您这趟来,为的是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但虎强明白,叶帘堂需要听到他的亲口承认。
从小苍潭一战中,虎强琢磨多日,终于看明白她心里在想什么。南府军打赢了张世景所带领的正规军,理应继续北上,不提供给张氏一刻的休憩,可叶帘堂没有,她按兵不动,就是在等。
不管怎么说,张氏毕竟没有坐上龙椅。那有朝一日叶帘堂踏进阆京,需要击败的可不仅仅是张氏,还有那个真正坐在万阶台上的人,永淳帝。
即使永淳帝是张氏借来操控朝政的棋子,但无论如何,他姓李,坐拥的是自家天下,是纲常伦理下的正统,而叶帘堂是大周枭主,是乱臣贼子,即便这社会崩坏到底,大周旧臣仍旧无法与她连为一心。
民心为根,朝臣为干。即使得到民心,却生出一根腐坏的干,天下就永远无法长成一颗真正枝繁叶茂的大树。
朝臣需要看清李氏的无能,需要彻底对他失望,正统需要被彻彻底底的遗弃,那么谷东边军也许会成为叶帘堂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调兵本是好事,可惜张氏做得太急,太粗糙了。岭原战火才歇,谷东又受洪灾重创,南沙被您控制,如今张枫只能去借贾氏的银子打仗,可这样一来,今年的耕耘就又要被耽误过去,就算张氏打赢了,粮食依旧是没得吃,银子依旧是还不起,这重担最终还是要摊到百姓身上。”虎强顿了顿,继续道:“苛政啊……这下,大周就陷入了苦与苦的循环。”
叶帘堂点头笑道:“不错,校尉认为该如何呢?”
“阆京疲于征调,浪费三城人力,百姓早已吃不饱了。”虎强抬眼,“叶大人若是愿意,谷东愿意将同阆京直连的马道让出,以南沙为启,挖通南北商路,这样一来,南沙和谷东两座州城便能缓解阆京三城黎庶的负担。”
民以食为天,就算叶帘堂从前的呼声再高,朝臣却仍旧不以为然。可等到叶氏所带来的好处真真切切落在了他们身边,这样明显的对比之下,保不齐一些“实干派”会动摇心向。
闻言,叶帘堂抿了一口茶,“据我所知,同阆京直连的这条商路,似乎并不在谷东的手上吧?”
“眼下是不在。”虎强眯了眯眼,“可如今阆京调派边军,他们想要保住这条商路,还得自己插得进去手才行。”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这是叶帘堂和朝廷争夺主动权的时刻。朝廷重臣一定会力保李氏,叶帘堂必须笼络住阆京除却皇城外剩余的三城,拿到话语权,先和大周朝廷的众位官员坐上同一张桌子,这才能留有谈判的可能性。
毕竟不到万不得已,叶帘堂还是想以相对温和的言语来结束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