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第192章每个人,都有他心中的马卡拉纳
3月1日,里斯本北郊,阿尔瓦莱德球场――这座历史悠久的球场,正是里斯本竞技的主场。
来到这里的朱球,看到这座比想像中还要破旧了许多的球场时,在不得不感叹时光的漫长,毕竟现在是1995年,记忆中葡萄牙人举办欧洲杯的荣光,还很遥远,经历了风雨飘摇的阿尔瓦莱德,已经到了要么“推倒”要么彻底改造一下的境地;而此时的里斯本竞技,相对于欧洲那些豪门球会来说,不过是个刚刚解决温饱的“贫困户”,甚至他们的国家,在整个欧盟范围内,也时常成为被“扶贫”的对象。
不得不说的是,米兰在冠军杯八强中抽签的运气,还没有一“背”到底,除了避开了强大的拜仁慕尼黑外,与里斯本竞技的主客场顺次抽签,也抽到了“先客后主”(这个赛季的冠军杯淘汰赛主客顺次,是通过抽签决定的)。
做客葡萄牙人的主场,是种什么滋味?忧虑,激动,还是战战兢兢?都不完全对。
有了这样一次亲身经历的朱球一定会说:在这里看球真是一种享受呀,如果有人把那些高危建筑尽快处理掉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很难得,让朱球眼界大开的是,不仅仅是葡萄牙的足球,还有看足球的葡萄牙人――竞技球员绿茵场上华丽的表演,竞技球迷看台之上热情的展示,让最近有些“审美疲劳”的朱球,大饱眼福,仿佛头一回领略到了期盼已久的异域风情一样。
足球、歌声、舞蹈――这三洋全世界通行的语言,被热情的葡萄牙球迷演绎的炉火纯青,身临其境地朱球,完全感受到了他们表达这种热情的真挚。
一如他们那些开辟了海洋文明的先辈,对于内心力量的驱动方式,总是那样的性感、奔放……
“这还是竞技的主场吗,我怎么觉得它有点像马拉卡纳?”朱球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那个曾经可以容纳20万人的球场,尽管那里他一样没有去过。
“或许这里就是竞技球迷心中的马拉卡纳吧!”
(注:马拉卡纳球场是巴西足球地象征,更详细资料大家摆渡狗狗吧,这里不浪费字数了)
沉浸在热情似火的阿尔瓦莱德,朱球渐渐明白为什么一个最有贵族传统的欧洲小国。却始终与“绅士”国度的名号无缘。
数万竞技球迷用他们最简单的表演,做出了最清晰的回答――足球场不需要绅士!
比赛不休,表演不止,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尽情演绎着他心中的马卡拉纳,这样地比赛,比分,还重要吗?
……
赛场之上。主队里斯本竞技最活跃的球员,无疑就是那个此前还在命运交叉口挣扎的路易斯*菲戈。
当欧足联宣布菲戈“死缓”的一纸判决传来时,善良的葡萄牙球迷才意识到他们地愚蠢与无知。于是,他们不再咒骂,不再去砸当事人的汽车。
他们唯一要做的,便是在一座属于他们心中的球场内,享受那个让他们引以为豪地天才菲戈,所带来的无限欢乐。
同样年轻的内斯塔。在“胆大”的老马尔蒂尼安排下,第一次登上了欧洲赛场。
表现中规中矩的他,在更多的以表演诠释进攻的对手面前,并没有什么出“彩”的机会,甚至因为缺少大赛经验,而犯下一个小疏漏地他,在不远的禁区线前,亲眼见证了同样年轻的菲戈。
完成了一粒精彩的进球。
尽管赛后,不少媒体对他的表现公式化的评价为“为年轻付出了代价”,可“固执”的老马尔蒂尼,直到比赛最后一分钟,都没想过把他换下,执着的老马,甚至用老迈地维尔乔伍德大叔换下塔索蒂地行动,告诉场上场下的所有人:我决定地事情。
没有人能够改变!
没有人能够改变。老马尔蒂尼让年轻的内斯塔接受“彻底”的欧战洗礼的决心,但“彻底”收到了主教练信心与决心的球员们。
却用他们目标一致的努力,最终改写了场上的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