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殿试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浣水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61章殿试

皇帝先不表明态度,现在才传下嘉奖圣旨,追封韩德昌夫妇,经这些读书人的传颂,韩余氏顿时名动天下,而因她的故事《昭雪记》所编的新戏也吸引了无数的百姓前往观看,百姓们为韩余氏的故事鞠了一把同情泪,又为戏中的钦差心生敬佩,对皇帝的赞扬也到达了顶峰。

三天内考官们阅完所有的考卷,将认为优秀的答卷呈递皇帝御览,最后由皇帝钦定前几名的名次。

殿试之后的名次,才是最后的名次。通常会试成绩好,不一定殿试成绩就会不俗,你过了乡试得中举人,不一定就能一跃成为进士,但参加会试的一定有秀才的功名,而参加殿试的却一定是过了会试者。

贡生,通常都是指有资格参加会试的秀才。而寻常情况下,大多的贡生会选择过了乡试成为举人再入京参加会试,但也有的秀才若对乡试不满,不参加乡试,或者因乡试没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也会参加会试。

温家二房的温绯便是过了秀才,却在去岁秋天时没中举人。他原就是抱着下场历练的想法参加会试的,不想竟然中了,这对温子林来说是个天大的意外,竟然过了会试这殿试一定是参加的。

温红兄弟回府时,迫不及待去寻了温子林。

温子林听闻殿试题目,微微诧异。

转而又想温彩问的那话“韩余氏是不是节妇?”,这与今儿殿试的题目也不同,一个问是不是节妇,殿试却涉及吏治,这是完全不同的角度,但都是因韩余氏的故事而引发的,温彩这么问一定是同情韩余氏。

温红道:“我们出宫时,皇上诏告天下追封韩余氏夫妇,又赏其儿女百亩良田、黄金百两。”

无论温彩昨天问的那些话是无意还是有意

,得益的都是温家子弟。

温子林不想生出事端,此事还是谨慎小心些的好,温子林叮嘱道:“昨儿雍王妃问你们话的事休要外传。”

温红兄弟应了。

温绯更是感激温彩问了那个问题,他的年纪最小,原最没有什么政治认识,正因为听父亲、卢先生等人争论一番,才有了新的看法,否则今儿殿试上的答卷不会答得如此轻松。

董氏一路快跑,远远就叫嚷道:“二老爷,吏部官差送来了官文。”

她脚步飞快,一张脸跑得通红。

温子林转往上房大厅,早有吏部官差候在一侧。

吏部官差抱拳道:“可是温子林温大人?”

温子林恭敬答道:“正是。”

吏部官差照例要进行一番询问,也确认官文没有弄错,道:“京城西山县人氏,三年前任安徽毫州知州?”

亳州因非直隶州,知州是从五品的官职。

温子林又道:“正是。”

吏部官差道:“此乃温大人的任职官文,详情见文书。我等既将官文送达,这就离开。”

董氏立马令婆子奉上银两,这是自来的规矩,但凡是送吏部官文的,就跟高中报喜一般,都是要打赏赏钱,无论赏钱多少,送吏部任职官文的官差都会照收不误,这也是一早就有的惯例。

温红恭敬地送走了来送官文的官差。

温子林夫妇迫不及待地解开系着红绳的官文,看罢之后,夫妻俩喜上眉梢:任温子林为工部郎中,主掌农局,这可不是虚职,而是实职,早前从五品现在直接任正五品的工部郎中,这是升职了,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是留任京城。

温子林接过扫了一眼,“我留任工部郎中?”

工部虽不如户部、吏部,却这农局却是好差使,至少在未来几年是极好的差使,这不是朝廷要推广种植苞米、木棉花和土豆。

这主掌农局的工部郎中,现下可不比在户部、吏部这些油水部门差啊。

温红轻声问道:“爹,你说这差使是不是雍王妃帮你谋的?”

温子林摇头,“应该不是,但与她定有因由。”

苞米、木棉花都是温彩弄出来的,这主掌农局的工部郎中旁人任还不好办,但若是他行起来倒也方便。是不是朝廷知道这点,才让他做了执掌农局的工部郎中,一定是这样,否则他解释不通。

所以,这实缺还是因为温彩的原因才得到的。

他到底是沾了侄女的光。

温绯道:“在镇远候府时,我听梁兄与卢先生说朝廷还要建农技书院,已令户部拨银,由工部督造,爹去工部还得帮忙督建农技书院。”

温子林定定心神,忆起温红说的殿试题目之事,“我得去趟镇远候府,得叮嘱那两个族侄一番,便是卢先生那儿也得打声招呼,免得闹出误会来。”

虽说那是巧合……不,其实温子林觉得殿试题目的事并不是巧合,一定是温彩早前得到了什么消息,否则她怎会突然回到娘家,又冷不妨与他们问了那么一个问题,引得他们争论不下一个结果。

董氏追着温子林道:“二老爷,你把官文给妾,妾帮你收好。”

温红摩拳擦掌,虽然早前温子林就是知州,但现在是留任京城工部,还是主掌农局这个肥差,换成旁人也许不算好事,但却是在朝廷推广苞米的东风之上,于温子林这就是锦上添花。

董氏如藏宝贝一般将官文收到自己装银票的锦盒里。

刚放好,又有下人来禀:“二太太,巧媒婆和唐家大姑太太到了。”

唐大姑太太是唐宛芹的姑母,唐侍郎因唐太太身子弱,特意请胞姐回唐府主持唐宛芹出阁的事宜,一并让唐大姑太太负责与董氏商议婚期之事。

唐家选了六个吉日,最近的订在四月,然后是五月初六、五月二十八,再次是八月、九月的日子。

两人一商议,吉日就选定在五月二十八,正离此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

巧媒婆说了一些吉祥话,与唐大姑太太离开。

*

二房的好事一桩接着一桩,温子群听说温子林拿到了户部官文,心里跟着一阵着急,又听二房的下人说温子群在四月初三前就要到工部赴任,又是一诧,当他听说温子林是上任工部执掌农局的郎中时,真真是又嫉妒又羡慕。

温子群直说温子林这运气好得冒油。

然而,他却深深地明白,这是温子林与温青兄妹交好的缘故。

他这个亲生父亲反被温青兄妹给疏远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