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登基
刺客走过去,从他的身体里拔出剑,又换上了自己的剑。然后看向西林婧,西林婧对他点点头,在那双黑沉的眼里看不到一丝属于胜利的快感,想必面罩遮住的,亦不会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刺客转身离去,黑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丛林深处。
风无尘,也许,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她走到西林无身边,单膝跪地,伸手探向他的鼻息,冰冷的风从指尖吹过,她的视线从西林无的脸上越过,任风拂去眼里的潮湿。
风无尘离开后不久,庞奎带着一队护卫匆匆赶到,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一个个跪倒在地,庞奎不住地磕头请罪,额上很快渗出鲜血。
“下官护驾来迟,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西林婧的眼睫上还有一滴来不及抹去的泪水,像是勉强支撑着主持大局。她让庞奎起来,命护卫将西林无的遗体抬下去,并将他身上的剑拔出,作为刺客留下的线索。
其实,这把剑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以风无尘的能力,现在应该已经安全离开猎场了。
风无尘最后换下西林无的佩剑,是真的多此一举。不会有人怀疑西林婧会用西林无的佩剑亲手杀死他,未造出自杀的样子。
她亲手布下这个局,唯一没想到的就是西林无最终会自尽,而不是自在风无尘的手里。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他自知身上的伤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医治时间,不会要他的命,也会毁了他的身体,那么骄傲的人,怎么会甘心顽疾缠身,在病榻上度过后半生?
或许,他见侍卫迟迟不来,就已经完全明白了。宁可死在自己手里,就算输,也要输的高贵有尊严,这就是西林无。
她问庞奎;“陛下和太后那边还好吗?”
庞奎禀到;“禀长主,刺客都以伏诛,陛下与太后都安然无恙。”
她暗暗松了口气。西林无的护卫都被她调去护驾了,按照西林无的计划,猎场中会突然闯入刺客将皇帝和太后杀死,等皇帝一死,群臣审时度势都会拥立他为皇帝。
没有别的选择。西林辰的凯旋的确是西林家夺取皇位的最好时机,也可能是唯一的时机。可登上皇位的人只能是西林辰,可只要西林无还活着,西林辰做皇帝又是将他置于何地?
这个道理十分简单,可作出决定却并不轻松。西林无的存在挡住了西林辰的路,也是挡住了她的路,可至少她还会痛苦还会彷徨。看着西林无倒在血泊中,她的心也像被掏空了一样,如果反过来,西林无将她视为威胁或是挡路的棋子,除掉她一定不会有一丝犹豫,将所有对他不利的人像杂草一样除去就像丛林法则一样自然。她终究做不到和西林无一样心狠,但后患已除,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等待西林辰归来,看他龙袍加身,君临天下。
西林婧在西林无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他的名义将护卫全部调到皇家的营区,又让皇家为西林无记上一功。群臣纷纷上书表彰,西林无在意外中遇刺身亡成了不顾自身安危拼保护御驾的光荣事迹。西林无以亲王之礼被厚葬,大宋缟素。
十一月底,西林辰率胜利之师即将返京的消息在朝野传开,太后不敢怠慢,已经准备携皇帝率文武群臣于宣化门外迎接。可谁知当大军抵达外城时又生变故。数名军官将一件龙袍强行披到西林辰身上,声称摄政王为保护皇帝和太后捐躯,皇家理应给予晋封,将其追封为帝,再者天子年幼,就该效仿尧舜将皇位让给对国家有功的臣子。
这一变故令满朝震惊。早在数月前西林无刚回到京城,就以凌厉的手腕血洗杜允在朝中的党羽。西林无在宋国为政几年,在朝中不断屠戮异己。朝廷经历几次血雨腥风的清洗,几乎再也没有人反对西林家。何况城中禁军都掌握在西林婧的手中,众臣听说军中生变,都劝谏太后同意皇帝禅让。太后终于妥协,在前任右丞相赵鄂的建议下请西林婧入宫,名义上和她一起商议禅位之事,说白了,也就是求西林婧能保护她和皇帝的安全。
长公主的车驾抵达外城的军营。
据说西林辰狠狠训斥了那些拥戴他的军官,强调西林家对宋国的忠心。可架不住拥戴他的人以死相逼,他在愤怒之下一个人呆在帅帐里,闭门不出。
事已至此,没有任何余地,他现在需要的只是一道禅让诏书。
寒风怒号,太阳是那么低的挂在天上,就像包裹在漫天的尘埃之中,仿佛随时会被风吹下来,橙黄色的光稀稀落落洒在雪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