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初见规模 - 修真庄园主 - 壮乡小仨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修真庄园主 >

第253章初见规模

第253章初见规模

徐颖因为要在家里陪着父母,一顺便板栗辞职手续,于是这一次就没有跟着岑佳华一起到舟山,只能等着以后了。现在两个人的关系基本上定了下来,岑佳华跑到蓝鲸群岛那边修建新的度假山庄,她也就不想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面了。反正徐颖家里也不指望她那点工资收入,每个月光是给一些机构翻译文件还有给杂志社写稿子弄的钱足够她生活了。  这一次岑佳华算是轻车简从,只是拎着一个小行李箱带着豆豆就直奔蓝鲸群岛。现在到了宁波之后,基本上每一天都会有货轮往蓝鲸岛上运送建筑材料还有生活物资,岑佳华倒是可以不用转道东极才上蓝鲸岛。

这一次徐颖离开之后,岑佳华也就把原来放在雷霆家里的行李都搬到了蓝鲸岛上,以后即在岛上常驻了。总是在别人家里呆着也不是个办法,毕竟岛上的工程任务很重,岑佳华也是不能完全放手给郑海他们。

由于岛上夏天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台风登陆,因此在建筑的设计上自然是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那种在致远山庄广泛使用的度假木屋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大面积推广,岛上的建筑只要还是以钢筋混凝土还有红砖构成。

光是港口和别墅区的建设,就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从宁波直接运抵蓝鲸,还有一部分就需要从舟山往岛上运了。

岑佳华是搭乘了建筑公司运送红砖的货轮前往岛上,这趟货轮上除了码得整整齐齐的红砖之外,还附带着一些生活物资。岛上主要的生活区,在岑佳华的设计之中可是要满足很多的功能,因此建筑的数量可是不少。

餐饮、娱乐、休闲、住宿,……,这些功能都要满足的话,岛上至少得修建起一两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才能达到目的。为此,需要的大量红砖也只能是从大陆上运过去了,光是数十万的红砖就得上千吨,运输的压力不小。

目前岛上的港口只是粗陋地修筑了一下,当然还是不能停靠大型的货轮,因此只能是用百来吨的小货轮运输建筑材料了。为此,岑佳华的目标也是先建立一颗具有良好吞吐量的港口,那样就会极大地加快岛上的建设。

小货轮因为满载的缘故,开得很慢,就是那些渡轮也是要比它快出了不少。平坦的货仓里面红砖码得满满当当,就是连一个落脚的地方也是难找。岑佳华也不计较,毕竟也就是几个小时的时间而已,自己还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贵公子。

他在船尾找了一块背阳的地方坐了下来,抱着豆豆看着身后不断翻滚的浪花。现在正好是早上,东边初升的太阳正好被高大的砖墙给挡住了,岑佳华刚好有了一个凉快的地方。坐在船尾,岑佳华心里的思绪可是不知道飘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

岛上的建筑工程虽说是规模浩大,工程量可是致远山庄远远比不上的,但是这一些都是有章可循,只要是投入了资金,建筑公司就能给办得好好的。唯一让岑佳华心里感觉到有些忐忑的就是在海底布置阵法的事情了,毕竟若是岛上不能形成独特的旅游项目,将来要想吸引客人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呢。

目前来说,在沿海地区的度假旅游不外乎就是阳光、沙滩、冲浪、外加一些摩托艇之类的娱乐项目,基本上都是千遍一律。当然了饿,最近几年也有的地方开始出现了潜水等项目,但是在岑佳华眼里,这些都远远还不够。

岑佳华的目标就是以蓝鲸群岛为中心,建立一个海生动物的乐园,吸引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在这里出没,然后让客人在休闲娱乐之后能近距离观察这些以前只是在影像资料之中见过的动物。

以前在庄园的时候,岑佳华也曾经想利用阵法灵气的吸引力吸引大山里面的珍禽猛兽到庄园的周围,但是在仔细思考之后,岑佳华放弃了这种打算。毕竟大山再大,密林再深,一旦那些珍禽猛兽在庄园的周围出没,那只会给他们带来灾难。

但是在海洋里面就不同了饿,即便是海底下出现的珍奇生物再多,人们也很难进行捕捞,这样对于大自然也不会太过残酷。

岑佳华闭上眼睛,脑海之中就出现了整个群岛海域的地形情况,要在哪里建设什么项目都在他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这些东西可都是需要他亲力亲为才行,毕竟谁叫他身上背负了如此惊人的秘密呢?

航程一片风平浪静,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只是几个小时之后,货轮就抵达了蓝鲸岛。货轮上的红砖自然有工人调动工程机械开始卸载到码头上,岑佳华不用去管这些。

现在码头已经从原来的简陋模样变成了一个比较规整的地方了,码头上栈桥、台阶等都已经是修建起来。岸边的水泥堤岸上那些高高的龙门吊,无一不在彰显着工业力量的强大。码头的规范还有这些机械的帮忙,让整个码头变得井井有条,工作效率也是高了不少。

知道岑佳华回来之后,郑海、李博军还有周毅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过来给岑佳华汇报工程的进度。

满打满算,岛上的工程已经是进行了一个月,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但是岛上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一次工程不仅量大,涉及的资金也很庞大,岑佳华自然不好像过去那样做甩手掌柜,只能是随时了解工程的方方面面了。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工程的质量,岑佳华在前段时间把周毅和他的两个同学叫了过来,放在项目组里面做工程的监理。有了自己人在帮忙,岑佳华这才算是放心了不少,毕竟专业上的问题自己还是不太懂,就交给行家就好了。

“这边的海滩上的开挖工程已经是完全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要开始回填新的鹅卵石还有细沙,当然了,海滩附近的植被也得植被才行。”李博军手里并没有什么本子,但是也很详细地把工程的进度给岑佳华说了清楚。

在这里忙活了一个月,他原本白皙的脸庞也便得有些黝黑了,倒是少了几分书卷气。作为景观设计的负责人,李博军对于整个沙滩景观的进度自然是了若指掌。

现在他们所站的位置就在一条延伸入海的山脊之上,山脊的左右两边就是将来的海滩浴场和港口码头。现在正好是夕阳西下的时分,附近的海面上都是一片金光闪闪,令人陶醉。

“郑叔,北海那边都联系好了吗?我看可以让他们发货过来了。”岑佳华转头看了看在一旁的郑海,询问道。

新沙滩上的鹅卵石、贝壳还有用于支撑的石灰石都可以在附近就地取材,但是要取到质量上乘的银沙,也只能是从外地调入了。为此,岑佳华在岛上选了一块地方,让建筑公司的人用炸药炸开,然后把里面的石灰石都挖空。至于挖空之后遗留下来的大坑,岑佳华就打算改造成一个小池塘,用来积蓄雨水,将来岛上的绿化工程可是需要大量的淡水的。

“这个没有问题,晚上回去我就让他们开始装船,几天以后就可以到这里了。”郑海点点头,很直接地回答道:“我看这两天就可以让他们开始回填石灰石,这样等沙船来了之后就可以直接铺上去了。”

“嗯,这边的事情你们两个盯紧一点,至于绿化的植被,你们多和张教授沟通,他是这方面的行家,应该可以给我们推荐最好的品种。”

看到整个工程的衔接是有条不紊,岑佳华自然是放心不少,如此的话,接下来自己就可以多花点心思在海底的布阵上了。

“张教授前两天来电话说等开始回填的时候就通知他,想来他对于这件事情还是很重视的。”李博军接过话头,笑着说道:“你还别说,别看张教授年纪有点大了,但是精力还是很充沛,整天在外面奔忙。”

“人家那种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现在这种文人风骨已经是不多见了。”岑佳华有些感慨地说道。

按着张教授的名声和学术地位,就是坐在办公室里面也是可以坐收大把的金钱,但是他还是选择整天在沿海各地奔波,就是为了能让沿海海域的环境保护多一点点希望罢了。

“佳华,岛上的设施修建之后,电力的问题怎么解决?”因着岑佳华的话,几个人都显得有些沉默,不过郑海的话很快就打破了寂静。

蓝鲸岛和最近的东极发电站还有十数海里的宽阔海域,想要从那边拉线过来实在是不太可能的。最近在岛上的生活用电基本上都是建筑公司自导的柴油发电机组,但是将来岛上正式运营之后,光是如此是不太现实的。一来柴油发电成本过高,噪音也很大,另外就是不稳定,需要专人看管才行。

“我们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岑佳华笑了笑,转身指了指背后延绵的山脉,说道:“山脊上就建起风力发电的风车,所有的建筑物顶上都才有太阳能光伏电,这样算下来应该足够了。”

采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岑佳华建设蓝鲸岛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毕竟旅游总是要和环保挂钩起来才好。虽说在初期的基础设施投入会稍显庞大,但是胜在后期的成本接近于零,长时间的分摊之下,也就不会让人太肉疼了。

另外,若是风力发电机组建成之后,又可以为蓝鲸岛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试想一个个高大的风车在岛上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能不吸引人们的眼球呢?

在对整个岛屿的时候,岑佳华早已经是把电站的建设纳入了日程,不过现在整个工程这才开始动工,岑佳华也就没有多说这方面的事情。现在郑海提出了这个问题,岑佳华正好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这几年,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技术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实用范例,这一次岑佳华回家,其中有一件事情就是通过关系找了一家清洁能源公司来到岛上进行实地考察。这两天技术专家就会过来,根据岛上的实际情况勘定地点、线路,进而建设发电站。

等到码头、沙滩和生活区的建筑基本完工之后,发电设备的安装和管线的铺设就会紧随而上,争取在建筑装修完毕的时候能够并网发电。

“这样就好,我原先还以为你还没有想到,想要提醒一下你呢。”郑海笑了笑说道。

一听岑佳华有了万全的准备,郑海等人也就放下心来,毕竟这么多的接触下来,岑佳华稳重的办事能力都是让他们认可了。

“周毅,工地上没有什么猫腻吧?”岑佳华看了看自己旁边也有点被晒黑的周毅问道。

“没有,我一直紧盯着呢。”周毅笑了笑说道:“再说了,宏鑫建筑大小在这附近也算是龙头老大,自然是不会做出自毁长城的事情出来。”

周毅虽说是一个工程监理,但是由于他还没有毕业,并没有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顶多只能算是岑佳华的一个特别代表。他存在的目的就是代表岑佳华在工程建设期间了解工程的进度,也观察一下建筑公司的人有没有偷工减料。

将来工程完工之后,还有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前来检验,验收合格之后,岑佳华才会把工程的余款付清。在这里,岑佳华算是人生地不熟,为了避免麻烦,他可是所有的事情都摆在的台面上,写进了合同里面。为此,项目组里面还有一位从公司调过来的律师专家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事情。

虽说在岛上的日子都过得比较艰苦,没有电视、网络,但是周毅还是颇为享受在这里的生活。一来是岑佳华给的报酬足够多,二来就是通过参与这样的大型工程,自己总算是能够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几个人有就着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交流,听到餐厅开饭的声音之后,这才一起回到驻地吃饭。

晚餐依旧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场面是相当的热闹,连带着岑佳华几个都是多喝了一点。建筑公司里面,除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之外,本地人极少数,大部分的工人都是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而来。其中大部分都是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到浙江打工的民工。

一般来说,建筑工地上管理技术人员和普通的施工人员伙食是分开的,形成了两个人为的小圈子。毕竟民工们都是希望剩下更多的钱寄回家里,因此在伙食上自然是不能和那些收入颇高的管理人员相比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