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抽蚕丝线索终出现难猜透源见承安 - 红楼之沧海横流 - 磨教觉主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八章 抽蚕丝线索终出现难猜透源见承安

想要知道南安郡王是怎么被人约到行刺现场的其实并不困难。

司徒晟一行人是因为司徒烨喜欢糖画,这才临时起意进入玉泉斋的赏玩古董的,他们在玉泉斋逗留的时间约合一个时辰左右。

玉泉斋所在的闹市中心距离南安郡王府上不算很近,跟踪他们一行人的家伙确定他们短时间内不会离开玉泉斋,然后从闹市中心迅速离开,自己前往了南安郡王府或者通知了其他人前去邀约南安郡王,之后,受邀的南安郡王没有乘车,而是选择步行来到玉泉斋旁边,那么计算起来这样一来一回无论如何至少也要花费半个时辰才有可能到达。

南安郡王出门之前为了隐藏身份,曾经改变过服饰,装扮成平民百姓的样子,换下整套衣服再小小修饰一番的时间最快也要两刻钟左右。

靖朝一个时辰等于八刻钟,减去半个时辰路上耗费的时间,再减去两刻钟更换衣服的时间,那么剩下的两刻钟的时间就是跟踪之人投讯之人进入南安郡王府的时间范围了。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投讯,并且将南安郡王成功约出来使用书信是不可能做到的。南安郡王这个人过于谨小慎微,胆小怕事,这样性子的人做起事来必然有些优柔寡断。若是只是用书信约人的话他就算会去,也绝不可能这么快就下定决心前去的,就是拖到几个时辰之后才下决心都有可能,肯定不会那么快就赶到了行刺现场。

既然书信这种方案不可能,那么就只能是有人亲自前去邀约了。

有人就好,有人就容易找出来了。

司徒晟曾经派人严密监视着四位异姓王的动向,这倒不只是为了报他自己的私仇,更是怕这四个异姓王利用手中的兵权闹出点儿什么事情来,找人监视也便于防患于未然。

既然已经划定了时间范围,只要去询问负责监视南安王府的探子就能知道这段时间有谁曾经进入过南安王府了。能够这么快便约出南安郡王,此人必然是他的熟悉且相信的人,过去一定经常出入王府。对于经常出入王府的人,探子都会打探他们的具体身份的,因此监视之人必然会知晓这人是谁!

不过一会儿,监视南安郡王的探子头目就将答案交给了江源,在预计的时间内曾经进入过南安郡王府的人只有三个,一人是王府内负责管理一个院落的管事婆子刘方氏,一人是东平郡王府上的管家崔呈,最后一人是府上养着的一个男旦戏子,叫做伶官。

翻了翻后面记录的这三人的资料。

刘方氏,南安郡王府的家生奴仆,从爷爷辈就在南安一脉手下为奴。年轻的时候是服侍老太妃的丫鬟,后来年纪渐长便被老太妃指给了府中绸缎铺子上的刘掌柜为妻,生了孩子之后选择留在府里面做了管事的婆子。

刘方氏个子有些矮小,略有些驼背,面色发黄发暗,与丈夫养育了两个儿子,她这两个儿子都在王府里面做小厮。因为她的丈夫住在绸缎铺子那里,因此老太妃体谅她,特意恩典准许她来往于王府和绸缎铺子,可以自由出入王府。

行刺的前一天晚上她离开了王府前往绸缎庄,行刺当天于圈定的时间内返回了府中。

东平郡王府的管家崔呈,没有卖身,不是奴籍。福建人,东南方军队的老兵出身,曾经做过东平郡王的亲兵,后来受到东平郡王信任从而成为了东平郡王府的管家。

崔呈肤色黝黑,是个五短身材,四十余岁,没有娶妻生子。他备受东平郡王的信任,平时东平郡王需要交给南安郡王的请帖和信件都是由此人亲自送来,因此经常要前来南安郡王府送信。

行刺当日,崔呈受东平郡王之命,给南安郡王送来了重阳节的请帖,邀请南安郡王九月初九于东平郡王府一道品雄黄酒,赏菊吃蟹。

最后那个男旦戏子伶官,出身一个小戏班子,因为扮相优美,从小就被南安郡王养在府里,专为府中唱戏,已经住在府上超过十年了。听说南安郡王已经嫌弃他年纪渐长,没有小时候的柔美,估计明年就要放他出府去了。

这个男旦伶官个子不高,相貌柔婉,面容白皙,皮肤吹弹可破,不过弱冠之年而已。年幼时,家中过于贫穷才把他卖去戏园换银钱过活的,现在父母双亡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伶官时常出府去看这个正在私塾读书的兄弟,偶尔还在那边停留一整天。

行刺当日,伶官一早拎着一个小包袱离开了南安郡王府,在圈定的时间内回来,手中什么也没拿。

那探子头目谨慎地问道:“江大人,是要监视这三个人吗?”

为了调查南安郡王的事情,司徒晟特意拨给了江源一部分探子做为辅助,这位探子头目接到命令自然要以江源马首是瞻。

在他看来这圈定的三人都有嫌疑。此三人都是能够经常出入王府的人,而且都有机会见到南安郡王,在这段短暂的圈定时间内又都恰巧进入了王府之中,可不是都有嫌疑吗?

江源没有回答,静静思考了一下,嘴角勾起一丝笑容,这才缓缓说道:“不用那么麻烦,你们只要继续紧盯着一个人就足够了。”

“一个人?”那名探子一怔,不是有三个人有嫌疑吗?怎么又只用监视一个人?这人显然还没转过弯儿来。

江源伸出手指,点了点这三人之中其中一人的名字,说道:“是的,除了南安郡王以外只要再严密监视他(她)一个人就好,其他两个人不用去管。他们两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向我汇报,千万要小心谨慎,不要被他察觉了踪迹,绝对不能打草惊蛇!”

“是,大人。”探子首领没有多问为什么,有时候知道太多没什么好处,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躬身一礼便默默退下。既然弄不明白,那就按照命令去做就是了,胡来的话反而会弄出差错来。

三个嫌疑人,哼,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有嫌疑的人。这三人之中可能去约南安郡王前往玉泉斋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东平郡王府的管家崔呈!

首先那个管事婆子刘方氏就不可能。

刘方氏身为南安郡王府的家生子,全家人的卖身契都压在南安郡王府的手中。若想脱离南安郡王府,除非主子开恩,交回了卖身契,否则就算他们偷回了卖身契也解决不了问题。

在靖朝,奴婢的卖身契在官府是有备案的,户籍档案这种事除非主人交出卖身契消去底案,否则一个字都改不了。

刘方氏自己是王府中的管事婆子,她的丈夫是店铺里面的掌柜,两个儿子又都在府中做小厮,仗着南安郡王府的体面,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奴仆,可是日子过得比普通的平民百姓好上百倍。

既然已经过得这么好了,还有什么理由去坑南安郡王呢?万一南安郡王因为“行刺太子”的事情倒了,他们全家都得跟着南安郡王的家眷发配去边关,甚至还有可能被官府卖到深山老林里面去开矿。会有那种傻子去干这种损人害己的事吗?想来不太可能。

若说是别人假扮成她的样子,那就更不可能了。

靖朝又不是武侠小说,可没有什么易容术之类的bug,特效妆什么的就更没有了。普通的易容改装根本就不可能躲过认识之人的眼睛,一眼就能认出不对来。

这位刘方氏乃是老王妃的身边出来的人,如今又做了颇有油水的管事婆子,多少人都在巴结着她,向她这么被人注意的身份,就算有人改扮成她的样子也早就被人识穿了。就算府里面的人全都眼睛瞎了认不出来,她每日都需要回到绸缎铺子里面住,难道她丈夫还能认不出自己的妻子来吗?驼背这种特殊的特征就算在外人面前能够用填充物之类的东西对付过去,同床共枕的丈夫又怎么能瞒得过去?

破绽实在是太多,随便一想就一堆,因此根本不可能是她。

伶官也不太可能。

伶官不是奴才,是个戏子,南安郡王虽然买下了他,却不愿意养他一辈子,等他年岁再大一点儿,到了岁数就会把他放出府来。只要再有一年,他就可以带着这么多年来辛苦积攒下来的赏赐出府和家人过好日子了,他会愿意这个时候功亏一篑吗?

他若是挺到被放出府,那么与南安王爷就还有一份面子情。别人看到他是从王府里面出来的,就算心中鄙夷他的伶人身份,到底不敢太过欺凌他,总是要给南安郡王留面子的。那么伶官凭借着多年的赏赐,或是开个小铺子卖些什么,或是盘下个庄子租出去种田,都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他还有个正在私塾读书的弟弟,既然他经常去探望,就证明他与弟弟之间兄弟情深。出门之时带着一个包袱,回来时那个包袱却没有了,证明他曾经将府里面赏赐的金银或者点心、玩物之类的东西带给了他的弟弟。若是借着南安郡王的势力,他弟弟将来说不定能有机会做官,再不行起码也能凭着郡王的面子做个文案、小吏,这样不比去做账房或者开私塾更舒服吗?

既然他和他的弟弟都可以接着南安郡王的势力获得足够的好处,他又有什么理由在这时去坑害南安郡王呢?

好,就算有人抓住了他弟弟,故意逼迫他去坑害南安郡王,或者给他一大笔钱,许诺他什么更好的前程,收买了他坑害南安王。可是一个堂堂郡王爷,还是一个出了名谨小慎微的郡王,会因为一个小小戏子的话就乔装改扮独自一个人跑到玉泉斋门口吗?绝对不可能。

若说这么个小戏子是刺客一方的人物,故意放在郡王府传递消息的,这也不可能。

一个能把郡王都逼迫得要命的机密是能够交给一个入府之时还是小孩子的人传递的吗?他们难道就不怕小孩子嘴不严把整件事情说漏了吗?

就算这个伶官真的天赋异禀,三四岁就是个人精,简直聪明绝顶,情商吓人……那也不行。若是他能够传递如此重要的讯息,他的地位真的如此的重要,甚至掌握着南安郡王和另外一股不知名势力的联系,那么王府之中就不会传出明年要放他出府的消息了。

所谓机密的事情,少一个人知道都是好的。既然如此,南安郡王就一定会把这个伶官留在府里才对,又怎么会决定放他出府呢?那一股神秘势力也是不可能突然决定换人传递消息的,这样岂不是会多生事端,暴露机密?

刺客一方找人易容假扮成伶官就更不可能了。伶官是个男旦,而且是个非常优秀,业务娴熟的男旦。他从小就受戏班训练,无论说话还是行为都有些偏向女性化,这样的人很难模仿。至于唱戏这种特殊才能就更模仿不来了,从学戏到唱好至少要几年苦功,否则别说唱腔,就是架势就摆不出来。与其选他作为易容改扮的对象,还不如随便选一个男仆、杂役呢。

因此总的来看,伶官也不可能,前后的矛盾之处太多了,绝对不会是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