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 幕僚生存法则 - 墨然回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幕僚生存法则 >

☆、第七十二章

李英知看完白露交上的药方一直缄默不语,初夏的日光缓缓从竹帘间隙渗入,可堂中却是寒气逼人,全无半分暖意。

白露的心是瓦凉瓦凉的,随便浇股水立马就能冻成个冰坨子。要是此时能吱声,他一定会哭泣着哀唱:做个侍卫好难~~~~

两头都是主子,一个是自家公子爷,一个是未来主母。瞒着公子要挨罚,不听主母的回头还是要被公子罚,白露风雨凄凉,早知道还不如小时候一刀割了入宫去做个倒夜香的太监!

药方上的每个字李英知都认识,可串在一起看在他眼里却是如此陌生。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与谢安已经有了骨肉。可那个孩子却连见也未见上他一面便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是被他的母亲亲手扼杀……

浑身的血液沸腾着又冷下去,冷得全身血液仿佛都一寸寸凝固住,李英知深深吸了口气,仿佛想吸入一些暖意融化肺腑间的冰雪。浑身的冲动都在叫嚣着让他立即将那个狠心如斯的谢安揪过来质问,她到底是有多厌恶他多恨他才不愿拥有他的孩子。

然而他终是强迫自己松了松蜷满青筋的手背,发出的声音依旧镇定如初,只是音尾的一丝颤抖泄露了他难以平复的心情:“少夫人可说了,为何……要如此作为?”

而这声音听在白露里不啻于天籁之音,他本以为以公子的行事风格早该在知道此事时就把他丢进牢房先来个八百鞭“青椒炒肉丝”,然后渔网缚身千刀万剐,最后丢进乱葬岗喂狗……

不过现在没被喂狗不代表之后不被喂,自觉要戴罪立功的白露赶紧一五一十将内情道个详尽。

原来谢安初到靖州那日郎中替她疗伤时便得知已有身孕,然而她尚没惊喜上片刻,随即一道晴天霹雳横空而下。

郎中说得很委婉:“以夫人现在的体质不宜有孕……”

惊愕住了许久,谢安艰涩问:“所以呢?”

“夫人前后疗伤所用之药皆属性刚猛,对胎儿损伤极大,因此腹中胎儿至多留存月余。”

白露说到这也有两分伤心,毕竟那是公子第一个孩子:“少夫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等公子离开靖州之后才命小人找来红花。说是长痛不如短痛,两人之痛不如一人痛,并以性命相逼要我等瞒下此事。”

白露的视线随着声音越来越低,李英知的脸色他完全不敢去看了,吊着个七上八下的心等了许久,终于听到他发话了:“你下去吧。”

咦??白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他究竟不是没事自作死的白霜,李英知话音一落他二话没说立马退到堂外。

李英知在堂中一个人默默坐到了天黑,奴仆们挑亮了檐下的灯他才宛如从梦中惊醒般抬起了头,往常这个点谢安早该回来了,可是现在却没有见到人影。

┉┉∞∞┉┉┉┉∞∞┉┉┉

李颀稚声稚气的一番发问,让谢安自感对他亏欠许多。他年幼登基,皇位周围虎狼环饲,在这风雨漂泊之中她这个“姨娘”却没能陪伴左右,想想也是可怜。虽然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完全不能同“可怜”“软弱”之类的词沾边,更遑论“要姨父不要他”这样幼稚的话语了。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谢安未必会这般心软包容。李颀是谢心柳留在人世的唯一骨血,从小也与她亲厚,看着他就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因而谢安花了好一番功夫将他哄得高高兴兴,并答应以后会经常来宫中看他,方才出了宫。

出宫前遇上曾经的皇后如今的王太后来紫宸殿看望李颀,如今王谢两家是盟友关系,谢安又是皇帝依仗的得力人,王太后连忙未让谢安见礼:“谢尚书可算是回来了,你不在时陛下可是心心念念着呢。”

她这么一说,谢安心里又是叹了一口气,面上却纹丝不动地笑着:“陛下厚爱,臣无以为报只能为陛下与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王太后夸奖了几句谢安的忠心,看看时辰便道:“陛下这个点该饿了,哀家去给他送些吃食。”

“谢安恭送太后。”谢安走出几步,回头看了看王太后迤逦而去的身影,皱皱眉。

出皇宫时谢安瞅见驾车的人换了,并不是白露而是李英知府上鲜少露面的另一个侍卫,一问,说是白露被派去执行个特别重大而隐秘的任务去了。

“……”谢安还想再问问“这个特别重大而隐秘的任务”是什么,结果被匆匆赶来的一小厮打断了。

小厮是谢一水府上的伶俐人:“老爷请女郎回府,有特别重大之事相商。”

“……”今儿是个什么黄道吉日,特别重大之事都赶集着凑一块了?

就这么谢安半道被截去了谢府,弦月入云,星子如棋之时才姗姗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府上。因夜已入深,她没如前几日去李英知那边骚扰他,而是沐浴更衣之后独身一人上了床。

可能很久没有一人独寝了,谢安辗转反侧久不成眠。一会是李颀泪痕满面的脸,一会是童映光怒目相向的脸,又一会是谢一水语重心长的叮嘱。

“你与李英知的事情其实我们早有猜测,你是朝臣而非寻常女子,风花雪月几场也无足轻重。可逢场作戏是一回事,怀孕生子便是另外一回事了!”谢一水瞄瞄屏风后浮动的影子,“本来我没指望你有这么大的出息,但既然走到了今时今日这一步就容不得你肆意妄为。不过呢,好在你头脑清楚,知道那个孽种留不得。”

郎中是谢家人,瞒着李英知可以却无法瞒住他们,谢安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只是在听到孽种之词时面色微变。

谢一水见她脸色不好,立时朝屏风处使了使眼色,咳了好几声。

谢安沉默许久,道了一声明白了。谢家效忠的不是她,而是梁氏正统,假设当时她有能力保住那个孩子,日后只怕也会惨遭他们毒手。

之后再去见童映光,可就没谢一水那一关好对付,指着她脊梁骨骂了个狗血淋头,要不是顾念着对梁帝敬重,只怕要把她祖宗十八代都从祖坟里刨出来骂一遍:“你可还记得你姓甚名谁,还记得你身上流的是谁的血??又可还记得,当初是谁帮着同庆老贼夺去先帝江山?你要是还记得这些,就趁早同李家那小子一刀两断,再鬼迷心窍老子亲手打死你!”

童映光与审时度势的谢家又不同,他韬光隐晦这么多年,门下弟子遍布朝廷内外,从一开始便对自己寄予了重望。她不能辜负他的期望,也不能辜负堵上满门性命支持她的谢家……

重重叹了口气,只盼着李颀那小子争气一些,做个长命贤君。

今夜难以入睡的又何止谢安一人,李英知久久没等到谢安,看到小苑中灯火暗灭知晓她已自行入睡。不知为何,他松了口气。今日得知的真相给他的冲击太大,他竟然有些不愿或者说不敢去面对谢安。

脉脉良夜,两人隔着一堵虚无的墙,各怀心思直到天明。

┉┉∞∞┉┉┉┉∞∞┉┉┉

入夏的西京热得令人焦躁,李骏一干反贼伏诛之后太平了一段日子的西京官们又蠢蠢欲动,想借着夏祭的名目谋划点乐子了。

这些时日来谢安与李英知甚少碰面,一个忙着应付小皇帝和陪伴即将临产的赢娘,一个则做着日理万机的中书令,除却上朝时的短暂会晤,两人几乎没有多余的时刻说上一句话。哪怕是下值回府,谢安也不常露面。

首先发觉不对劲的是李英知本人,丧子之痛的影响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对谢安的愧疚与怜惜。她孤身一人承担失子之痛,自己在知道后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安慰她,反倒是怀疑与埋怨她,李英知愧疚得无以复加,所以很想找个机会倾诉衷肠,补偿她。

可是!!谢安居然躲着他?对,在他刻意在下朝后等她结果等了一场空后,李英知确定谢安有意避开她,避得明目张胆!

直到一日谢安领着军情急报进了政事堂,李英知恰好同一干宰相们制定大秦下半年的总体规划,一见她来愣了一愣,心中难免小激动了一下,面上却还是淡淡定定的:“谢尚书……”

话没说完被谢安面无表情打断:“下官有急奏上报。”说着将袖中信函双手呈上。

李英知被她公事公办的口吻贸然打断,不禁噎了一噎,面色生硬,接也不接,只管冷眼瞧着她。

这两个刺头赌气,其他人不能当没看见啊,老好人王允将信顺势接过,打开一看顿时一惊:“北方打起来了?”

北方四镇常年乱象丛生,因地广人稀,资源贫瘠,经常为了抢地盘打得头破血流。前一任朔方节帅史氏才被现在的节帅王向谦叛变没多久,这会功夫又传出来了史家旧部卷土重来,和王向谦干上了。

节镇争斗在大秦属于家常便饭,中央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王允之所惊呼,是因为这王向谦据说同李英知有些交情。

所以这次要不要帮上一把,就成了个现实难题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