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 - 农女喜绣 - 颐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女喜绣 >

☆、过节

林云拿着第二年的绣品合约和一车过节用的年货离开的长丰县城。

回到家中又一阵忙乱,先是召集桂花婶他们说了一下过年的情况,告诉他们绣品价格按以前的给,只做细棉的。如果愿意就送到林家由小翔带去县城,如果不乐意就自己卖,让他们想好再说。随后又结了帐,每人多发了一两银子作为奖金(小编:不要把现代语带过去),并发了东西,每人一份猪肉、一坛酒、两块布料、一包糖果,桂花婶家三份,笑着搂住林云,称年货都不用买了。

林云忙打躬作揖,连称“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林云请大家伸出援手,帮我一把。”

众人呆愣一会便打趣起林云,原来东西不是白给呀,不知条件是什么,还不速速道来。

在大家的哄笑中,林云捧出一摞裁好的棉布,“想请大家帮忙绣些枕巾枕套,衣服鞋袜,不着急

我成婚前绣好就成,也算是大家给我送份新婚贺礼,添个箱。”

桂花婶急道:“云丫头,你带我们挣钱,本来就应该给你送点东西,现在你拿出布料,这叫什么事啊!”别人也纷纷说着。

二堂嫂嗔笑着:“大家快拿着吧,她舍不得咱们花钱咱就好好绣,最好一针一句祝福,什么百年好合,什么新婚愉快,还有男人听话顺心了。”说着自己先乐弯了腰,被林云追着打了几下。

大堂嫂止住二人的笑闹,“好了,你们是即帮忙又送礼,不要阻了她的好意。”又转向林云,“再说我家小云忙着呢,还要做未婚夫的新衣,不知那个用不用帮忙啊!”说完脸露戏谑地看了眼林云,快步向外走去。

小草赶紧跑到门口,大叫着“姐,我帮你去追啊!”却在门外咯咯地笑个不停,引得屋内人一阵哄笑。林云红着脸分着东西,“都给我好好绣,不然跟你们没完。”要是他们知道她给那爷俩一人做好一套薄棉衣、一套厚棉衣,再加上鞋袜、衬衣衬裤,还不定被他们怎么笑呢?

腊月二十三过完小年,林云清理了一下挣的银钱,从九月到十二月一共挣了五百八十八两,扣除工钱、料钱、绣图、匕首、药品及送礼的花费后,再减去借大伯家的一百两,还剩下三百二十多两。

晚上林云拿着记帐本给全家说了说,娘赶紧说自己手里还有三十来两,小翔也拿出十多两说是做对联他家先分的,估计过两天还能分二三两。

林云将三百两交给娘,直接说:“这钱您收着,要有合适的地买点,庄稼人还是有地踏实。”

又将另外五十两拿出来,“咱家一直没钱,都没偿过手中钱的感觉,我想每人给点,算是私房成吗?”说完羞涩地看了眼大家,“其实是我想要留点私房钱了。”

娘叹口气,“要说吧钱还是攥在手里才踏实,都穷怕了。按你说的试试,就这一年,过年可不行啊!不过可不能瞎花。”

看着小远和小霞拍手称快,林云不禁一笑,“我手里有二十多两,小翔手里的给他,爹娘每人十两,小远和小霞每人五两,不过他们两的钱由娘收着,每人再给二百文钱自己拿着,同意吗?”

小远拍手并充满渴望地说“同意,能让我先拿一晚吗?”

“成”林云将钱交给他俩,“剩下的钱过节或平时用,由娘管着。”说着,看了看他们,又从随身的钱袋里拿出四张银票,递到爹手中,“这是我卖花样挣的,有二百两小翔知道,有二百两是卖这次花样的钱,给您。”

林云爹拿着四百两银票,手有些微的颤抖,疑惑地问道:“大丫头,几张图能卖这么多钱?”

小翔担忧地看了眼林云,又严肃地看向家人“这是我来说。”

他把林云讲的话和一些可能发生的事讲了一下,最后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现在爹的疑问也是你们心中的疑问,别人只会比爹生出更多、更坏的结论,所以姐不让你们知道。现在姐要嫁人了,才拿出给这个家,你们如果还有良心就不能对别人瞎说,把他作为这个家的救命钱保存起来,即使出事时,也要先说是借的,等咱家真的有钱了,就没这些事了。”

爹娘心中一怔,想起前些日子经过的事,恍然大悟般齐齐点头。“大丫头,我们现在才知道你的难处,放心,我们不说。”林云爹看看手中的银票,又看看家人,沉思起来。

娘不知怎么回事,“他爹,小翔说的不对吗?”

林云爹摇摇头,又点点头,好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拿起手中的两张银票递给林云,“大丫头,爹娘没本事,让你回家后受了很多委屈,还要靠你挣钱养家,这个钱是给你的,你留着预防外一。”

林云的心激动起来,爹娘对女儿还行,不是一碗水泼出去不管。“爹,我不要,我会再挣的。”

娘拉住林云的手,“孩子,这钱你拿着,你拿我们当家人,真心实意地对我们,我们也不是没良心,当初的事是爹娘软弱才让你受苦,今后咱家有就不能让你看着,放心拿着当私房。再说,今后娘家有事,你还不帮了不成。”

林云感受着娘手上的温暖,又看着爹和弟妹们也在点头,靠在娘身上轻轻挨了挨,含泪接过。

女儿的撒娇令娘心花怒放,伸手点了点林云的鼻间,笑着将林云搂在怀中。

过了一会儿,林云心情平静下来,转身走入自己的屋子,捧出一些东西。“你们看这些手饰,我要把它给你们一些。”随后,她拿出原林云带回的戒指递给娘,耳环递给小霞,“这是我以前攒下的,你们留着做纪念。”又拿出文府赏的银簪和银手镯递给娘,“这是人赏的,您留着戴或送给奶奶、姥娘。”又指着老夫赏的金镯,“这个您自己戴,一定会很好看。”最后指着文二奶奶送的一套银饰和玉镯,“这个我留下当嫁妆,都是新的,也吉利。”

林云娘一听,赶紧推回来直说不要,让林云全都当嫁妆。其他人也直说不能要。

“您们拿着吧,我如果陪嫁太多,让人说嫌话,何必呢,还不如将来买新的。再说,子安给我买了银簪,聘礼时说不定再买个银镯呢。”说完,林云嘻嘻笑了起来。

“姐,你可不能和韩大哥要东西,免得将来人家看不起。”小远忽然严肃地说,娇嫩的小脸绷

着,眼睛认真地看着林云。

大家被小远的表情惊住了。望向他,眼中含着疑问。

“我有一同窗的嫂子要了好多东西,让他家生活很拮据,所以总是骂他嫂子,很难听。姐,你一定不能要东西,我可以不花钱给你买!”

林云听了此话后一阵感动,伸手抱住小远,“好弟弟,姐不要,姐等将来小远有本事了给姐买,好不好?”

“嗯,我一定会记住,将来给姐姐买好多东西。”小远握拳挥了下,满含志气地说。

后来爹娘买什么林云没过问,不过听小霞说,娘给姥娘买了个银镯子,给姥爷买了个什么棋;爹给奶奶买了银镯,真没创意,给爷爷买了最爱喝的酒,都准备过节时单独送过去。

按部就班地送了年礼,过完三十后,正月初二,林家以丰盛地菜肴招待未来的女婿韩子安,这是韩子安送年礼时定好的。

林云抱着多多和小远、小霞一起玩耍,看也不看正甜言蜜语哄着未来岳父、岳母的韩子安,气得韩子安一个劲地瞪她,示意她赶紧来帮忙。“你想结婚我又不急”林云白了一眼韩子安,低头装没看见。

饭桌上,爷爷、奶奶笑眯眯地享受着未来孙女婿的奉承;老爹喝着韩子安斟的酒,美滋滋地说着,要给林云准备多少家具;娘配合地说着要做多少被褥,多少衣服。韩子安询问要给多少聘礼,需要买什么东西......

晚上,韩子安住在了林云家,是老爹安排的,让他初四早上和林家一块走,省得黑灯瞎火的道不好走有危险。

第二天,当韩子安和林云单独在一起时,他问起林云有没有特别想要的。林云笑着摇头,让他听爹娘的过得去就行。只叫他讲讲他家都有什么人,好准备一些见面礼,别到时出差错。

听了韩子安的话,林云吓了一跳,有老爹后娘,有哥姐弟妹。大哥韩子杰大嫂张氏两人在家种地,有二个女儿;大姐韩子晴姐夫冯木头生有二子住在洪口镇附近的冯家屯;二哥韩子良二嫂吴氏在洪口镇开了一个小杂货店,有一儿一女;四弟韩子智是后娘亲生的与老人一起过,已娶妻王氏还没有孩子,正在读书准备科考;家中还有一个五妹韩子玉,今年十三岁待字闺阁;另外还有后娘带过来的继子张才,比子安小两岁,妻子孙氏有一子,平时还韩家走的很近。“我的娘啊!咋这多人。”

韩子安看着林云大开眼界的样子,安抚地说:“别着急啊,我们已经分家了,当初就因为后娘偏心张才,疼爱老四,我才去当兵的。他们分家只留三间草房给我,你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林云瞪他一眼,“分家也是一家人,年节什么的不是还在一起吗。让他们别惹我,不然,跟你没完。”

“说清楚,是他们惹你可不是我,我只能保证你不受委屈,平时要你自己处理。”

“说好了,你要站在我这边。不过我也不会惹事生非的。”达成协议的林云开始准备见面礼,好难噢!人太多了,要不还拿荷边凑数。

作者有话要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