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 - 农女喜绣 - 颐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女喜绣 >

☆、平静

第二天一早,镇上的人又回来了,幸亏小翔发现情况不同,怕家中吃食不足,早起就去镇上酒楼订下一些炖菜,又买了不少零食及青菜。一直忙乱到下午申初,韩子安他们才回到家,又带回两只狼、两只鹿和一些其他小动物。

韩子安看天色不早,直接将猎物装上车,待众人稍事休息后便送文府众人离开了,言说明天上午去镇上给众人送行。

洪枫简单地吃口饭后,拿了两只野鸡两只野兔,便上马直接回长丰县了。

韩子安看林云累的有点走神,心疼地拉她进屋,让她上炕休息,拍胸膛保证后面的事由他解决,让她放心睡一觉就缓过来了。

林云只关心地问了下进山没有什么大事后就无力在言,躺在炕上睡了过去。

野猪已经分割好了,据张才说是文府的人想看看怎么杀猪,虽说死的和活的不一样,也凑合了。韩子安让张才将猪肉分成份,让几家帮忙的人家各拿一份二十来斤的猪肉,其他由自家留下,小猎物看着拿。然后便说大家都累了,先回去休息,有事明天下午在说。

今天只有小翔去了镇上,韩子安让小霞、小远和多多在西屋休息。他自己洗漱了一下,上炕搂住林云,不多时就进入了梦乡。

早上,林云从睡梦中醒来,感觉自己竟是枕在子安的手臂上,脸靠着他的胸膛睡的,韩子安的手紧搂着她的腰。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声,林云觉得脸有些热,赶紧收回手抬头看向子安的脸。一道含着温柔怜惜的目光映入眼中,她微感窘迫,结婚都十多天,她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或者说是不习惯,只好挪了下身子,想离开他的怀抱。

看着怀中那娇红的小脸,韩子安在次想起洞房夜的绮丽,美人在怀哪能允许她轻易离开,轻笑一声,翻身附了过来,直接堵住林云的小嘴,搂腰的手上下活动起来。

前天夜里韩子安打猎未归,林云竟有些不适,疲累的身T迫切地想有个依靠,诸多的事想让人帮着理顺,可韩子安不在,她有些惦记,一夜未曾睡实。昨天只是看到了他,感受到他在身边,就轻松地睡着了,直到天亮。

林云想到这里,是啊,他是自己的男人,是陪自己共度一生的枕边人,虽仍感羞涩却伸出手臂搂住了她的男人,并在他的嘴离开向下行去的时候,抬头凑近他的耳边,“子安,我想你了!”她感到韩子安似乎停顿了一下,更加热情地动起来......

林云想到西屋的孩子们,紧咬着双唇,不敢让欢愉的声音溢出口。

子安好像感觉出林云的压抑,用力用舌尖撬开林云的双唇,他想听她那令人销魂的□□,想听到她用颤抖的声音说想要他。

林云被子安的热情熏染得理智见失,抑制不住地配合着他扭动起来,可心中的那一点清明还记着那屋里的孩子,她用力推开他的头,用一只手捂住自己的嘴快速止住随时要迸发出来的娇吟。

林云的动作和身上的滚热愉悦了韩子安,他更加地想要她,粗重的喘息有力的律动持续着,当一切终归平静时,林云已如散架般瘫软在炕上,韩子安却神采奕奕地给林云擦拭着身T,俊朗的面容更加精神。有这样的老公也不错呀!她笑眯眯地闭上眼睛。

辰时,韩子安和林云带六食盒糕点、六竹篓小点心,一大袋干蘑菇干香菇、一大筐鲜野菜赶到镇上,送走了文府一家。

回来的路上,小翔说昨夜和文府二爷、三爷聊了很长时间,长了不少知识,还明白了一些考试技巧,临别时二爷送了一个笔架和一盒紫檀木镇尺,三爷送了一套笔墨纸砚和一幅字帖。

林云看着东西想着上午收拾出来的文府礼物:一套文房四宝、一盒镶红宝的赤金头面、一个七宝璎珞圈、一盒五件的儿童金手镯脚镯长命锁、六匹绸缎、六匹棉布,还有些点心、熟食、水果、酒等物,还有二奶奶临走时递给自己感谢帮忙人的十两银子,虽然自己付出了劳动,可这些东西也让林云感到汗颜。

回到家中,张婶正将清洗干净的碗盘擦干码摞,林云让韩子安将嫁妆中的大竹箱拿出一个装这些。

真要感谢韩子安结婚时嫌麻烦,直接采购了各一百个盘、碗及大小盛菜盆子二十来个,有事时只需借桌椅就好了。

下午韩子安请帮忙的人吃过饭,林云拿出银两给大家分了,又给了每人一块面料,家里剩下的点心、熟食给他们分了些,随及便让他们各回各家了。

林云让小翔赶着马车家走,有时间在送回来。

客人走后的韩家终于平静下来,在林云感叹,多多留恋的时候,韩子安抱过他们两个,安抚了半天,才各自下地快乐地自由活动。

林云忙碌地将储物间收拾了一遍,清理了一下韩子安原有的东西。

韩家的厢房说是一间,其实相当于别人家的两间占地。

厨房那里中间砌了隔段,分成洗漱和厨房,隔段只有一人来高,上面挂着粗布帘。隔段与后墙的拐角处是两个灶台,中间夹角打了个木架,码放油盐酱醋及各种调料,盖着布帘。

后墙砌着条案,上层搁着面板下层是一些小锅洗菜盆等,山墙放着碗柜、水缸。

洗漱间搭着地炕,灶台的火能串进来,椭圆形大澡盆放在炕中央,烧过热水后屋子都是暖的,边上立着衣架,门上挂着青布门帘。

两间厢房大小相同,只不过储物间未隔断。

林云在中间拉了两个竹子编的挂帘,可屋拉的,用了孙叔好几天功夫,幸亏厢房较低。靠进上房那边放着粮食、两只竹木箱,一只装林云陪嫁的厨具,一只装韩子安买的碗盘盆具,韩子安也刚回来,虽说不怎么做饭,可东西也置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后买回来的,根本用不上林云的陪嫁。

中间放着整治好的毛皮,因需要搭在木架上防潮,不时还要拿出来晒晒,所以林云把它放在了中间。

另一侧是些酱菜坛子酸菜缸,架子上挂着腊肉薰肉及风干之类的东西,还有些干蘑菇干青菜。

随后的日子,林云过得异常宁静。

每天教子玉、兰花、映梅、山杏编编结子绣绣花,教小蝴蝶、芹儿、苇儿及村里的其他女孩子编编大结子的绳,会点的手艺较弱,还有几个是初学的,所以她教的很舒心。

有空时同兰花她们上山挖点野菜,摘点蘑菇。多半时间是陪多多玩耍,带着他上山下河,捕鸟捉鱼,当然工作是韩子安完成的,多多是添乱的,林云是摇旗呐喊的拉拉队员。

徐方和张笑在林云安排、韩子安的带领下,将峭壁边和小溪间的空地种上了黄姜和地瓜,在菜园边上又开了几分地种上了辣椒,只为了吃用方便不是。

不过兰花和张婶是真的勤快,林云的菜园是张婶在指挥更多是参与,有时甚至菜是洗好后拿过来的,兰花是林云家的卫生监督员,却又时刻上阵参加整理工作,林云基本成了甩手掌柜,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积极性,林云要求韩子安打猎时打出那两家的份,自己时常下厨做些新鲜的吃食满足大家的味口。

不过,进山打猎危险系数太高,林云虽一直未说却很担心,但没想好韩子安的第二职业前,只能不断给他补充药品和进山工具,为他的安全提供保证。

经过三家的共同努力,自林云嫁过来后一直和谐共处,欢乐非常。

至于韩家老宅,林云在韩子安打了猎物后会送去一些,或有新鲜吃食时叫老爷子他们吃一顿,总之老爷子和他们还行,后娘仍旧喋喋不休念叨林云不该让张家和徐家的人过去吃饭了,应该多叫下弟妹了,一家子才应该相互关心照顾了等等。

反正林云是过耳不入,韩子安干脆不理。

四弟韩子智和妻子王氏两口子是高贵人(这是林云说的,并反复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四弟读书读的是凡事不理,四弟妹是秀才家出身,看不起林云为奴为婢,所以不常来往。

韩子安大哥韩子杰、大嫂张氏是老实忠厚的农家人,平时干活不惜力,只是家中只有两亩中等田和四亩坡地,其中有一半是二哥家的,大哥家管种分点粮食,大嫂因没有儿子,所以平时采山货打猎的钱都拿去看了病。

林云让她别瞎吃药了,有机会去趟县城或府城认真看看,也放心不是。

张才家和韩子安关系说不上好坏,据韩子安说当初后娘就是要照顾他所以没管过子安的。但张才人老实能干,打猎技术也挺好,儿子张立山和多多是好朋友,两人经常一起玩耍,孙氏性格稳妥,办事快性,所以林云和张才媳妇孙氏比较谈的来。

一个多月后,林云和三婶和她大儿媳妇赵氏、周大嫂、村长家的老大媳妇王氏、老二媳妇李氏、张才媳妇孙氏、大嫂张氏几人成了交往较多的人,平时一起上个山,缝个衣服什么的总凑在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