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 农女喜绣 - 颐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女喜绣 >

☆、第 88 章

当然,最令林云满意的是韩子安的态度。

海边的小姑娘们看见这么有风度的英俊男子,不由得心生好感,时不时会出现巧遇、送东西的事,最感人的是一信小姑娘送了他一个编织的手串,一看就是男子戴的样式,粗犷厚重,不过最后落在了林云手中。

因为韩子安冷漠的态度,犀利的眼神,冰冷的话语把小姑娘吓哭了,林云只好上前安抚,直言他性格如此,让人家不要在意。

至于为什么只能当着林云面送,那就要说韩子安了,这次出来后,除有事必须出去,一般情况下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所有出入都是两人同行。

只不过,韩子安也是为防他的云儿受骚/扰,因为在来的路上,林云采购东西时被人调戏过。虽然韩子安没让那人好过,可毕竟是......

防火、防盗、防小三是林云的出行时的重要工作,好吧,她只负责前两项的提醒工作,最后一项才是她的工作重点,当然,这三项对韩子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挣钱在继续,海菜在晒风铃在穿,珍珠也按时送来了;生活很快乐,风轻吹海涌浪,游山玩水陪孩子乐。

逍遥自在的林云不由叹道:

青山翠谷藏瑰宝,绿水碧波送珍馐;

同是天下纳福地,美煞沐水游乐人。

直到八月中旬,在收获千丝藤后,韩子安带着林云他们离开利牙村赶往海宁府,准备将挂饰、盒装手帕、竹制工艺摆件以及风铃卖与外国人。

同时还带着非要卖身给他们的北风,经与他家人商量后,签下北风卖身契,也不是了,应该说是用工契约,如不犯大错,二十年后原价赎身。

北风没让他们拿钱,只让韩子安用卖珊瑚的钱给换了六十两碎银分给家人后便跟着他们走了。

临走前,他给利牙村、临溪村以及镇长、镇长小舅子留下不少的棉花和布匹,海边这东西贵,用此答谢他们的帮助也说得过去。

******

海宁府紧临大海,区域内的河流很多,就连府城内也有大大小小的河流通过。他是个对外贸易的府城,元昊国各地的货物在此多有贩卖,蓝眼睛白皮肤的人也数不胜数。不过这里的民风比较开放,街上走的小姑娘小媳妇挺多的,但也不敢象外国人那样拉着手。

找了间客栈,在一个雅致秀气的院落住下。

绿树掩映下,整齐的瓦房显得格外静谥。房间收拾得很朴素整洁,只是与海边大多数房子一样,地面即使铺着砖但仍很潮湿,这也是林云来海边后最烦的地方。

在次感谢小云给备了花露水和痱子粉,多亏她去过南方,不然多多和米粒起的潮嘎达真没法弄了。

随后的日子,一家人便在府城闲逛起来。

坐小船游览府城美景,登岸品尝佳肴海珍;今天虔诚拜庙聆听教诲,明日赏山观景畅游亭榭廊塔;买些珠宝装扮自己,送个玩具哄哄孩子;大人乐孩子笑,累坏了拿钱陪伴的韩子安。

几天后,林云他们终于停歇下来,韩子安才开始找买家准备卖货。

韩子安和林云让李河他们在家看着孩子,他们俩带着北风和苍松去寻找买主。

海宁除了密集的客栈酒肆外,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货卖集散地,如连港市场、城东海鲜市场、平安路市场、宝通市场等等。

今天他们要去的是海宁最大的海宁中心市场。

市场内买货卖货的人很多,有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也有国外的各种珍宝、药材、毛棉织品等。

林云对丝绸布料看的很仔细,她想买点回去,对绣品的制作能有些提高。

当两人走到市场一头时,听见一阵嘈杂的低语。

“快看,又出来了”

“听说了吗,已经给到二盒宝石和他的全部财产了”

“别人都好了,他怎么就不好呢”......

两人定睛一看,一块木板抬着一个外国男子走了过来,至少还能看出是男子。高大的身材已瘦成麻杆,脸色腊黄,两颊消瘦,双目凹陷,看样子已病入膏肓。

边上跟着个身形高大,头发卷曲,面容憔悴的外国女子,着急地扶着木板紧走着。

韩子安向身边的人询问了一下,只说是几天前船靠岸后,有好几个人闹肚子,别人吃些药都好了,只有这个翻译连吃五天也不见好,海宁的医馆都看过,都没人给瞧了,听说今天早上已昏过去不醒人事,现在是上外面街上等能救他的人。

林云与韩子安对视一眼,翻译是与外国人做买卖的关键人物,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林云能说英语,但现在不能暴露不是。

两人退出人群低声商量着,韩子安直问林云有多大把握。

林云说:“估计是急性痢疾,用百年人参吊命,喝两瓶庆大霉素及思密达如果能控制就没问题了。”

“不行就试试,如果能成最好。”

“可不能让人看见药,拿人参挡一下成吗?”

“应该没问题,百年人参也够吓人的了,我们自行熬药。”

“成,那就试试,你让人回去告诉一声,这两天我们可能回不去,他身上人病菌,小心点好。”

跟北风他们说了情况,让他们回去告诉李河,这两天尽量不上这里来。

两人向那个人走去,韩子安直接对那个女人说:“我这里有支百年人参,或许能救这个病人,你们要试试吗?”

女人激动地说:“成、成,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救他就成。”

一阵叽里呱啦的话韩子安听不懂,只摆摆手。

女人这才明白自己用了家乡话,急忙用元昊国话结结巴巴地说:“成,你救吧。”

林云大约听懂了,说的是英语,只是口语较重,各别句子林云听着费劲。

这时,边上抬木板的人挺机灵,直接跑出去,一会拉来三十来岁的男人。

只见他走到韩子安跟前,抱拳拱手,“这位兄弟,你们能救他吗?有什么条件请直说。”

韩子安对他说:“找个清静地方我们亲自熬药,其他救活在说,把握不大,你们要愿意试我们会尽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